写两道题,愣十分钟;憋两个字,去趟厕所;背几个单词,不是喝水就是吃口水果。
妈妈说每次陪孩子写作业都是煎熬。
老师说,孩子上课听讲也不认真,走神、开小差是常态,但课间特别活跃,是跑跳打闹的高手。
妈妈说孩子在家玩游戏、看电视也挺专注的,就是不愿意学习。
那问题来了,孩子既然不愿意学习,那我们还有必要逼他们吗?
我们先通过逻辑推理来看看继续逼孩子学习会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
无良工厂为了获得鹅肝,是用机器往鹅肚子里泵食物的,而且是过量的,他们不在意鹅的痛苦。“填鸭式教育”估计就是这么来的,把人的脑袋看成了和鹅肚子一样的东西,只要往里塞,就能装的下。
这就是对学习的误解了,是不了解脑袋运作规律的一种误解。学习是过脑子的事,凡是过脑子的事都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当事人愿意才行。
孩子的学习意愿粗略可以分成三类,愿意学习,不愿意学习,以及无所谓愿意不愿意。在这三类拥有不同学习意愿的孩子当中,只有“无所谓”的能填鸭,因为他们没有喜好,他们的脑袋像一只没有生命的口袋,装多装少似乎也无所谓。另外两种,愿意学习的自己就能吃饱用不着别人来填,不愿意学习的孩子脑袋像一只实心的皮球,打死你也填不进去。
那不愿意学习的孩子继续逼他们还有意思吗?没有了。继续逼下去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在逼的过程中,弥漫的一定是鸡飞狗跳的亲子冲突,而且这种冲突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一定还会升级。到最后,轻则亲子关系出现严重问题,重则孩子将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
我们再反过头来想想,如果我们不逼孩子学习会发生什么。先说确定会发生的,就是亲子关系不会恶化。好多父母都是用“母慈子孝”来形容他们和孩子不学习时候的状态的。一家人,快快乐乐的过生活,我们少算一点,就说小学初中,一家人,愉快的共度九年的美好时光,不值得追求吗?不值得拥有吗?如果再加上这九年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收益将会变得更大。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了:那孩子没知识没文化长大了怎么办呢?
我们刚才分析了,逼孩子学习的结果是不好的,是确定的,你逼孩子学习九年甚至更长时间,孩子在大概率上也是没知识没文化,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其它严重的问题。那不逼孩子,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呢?准确的说,我们不知道。就是说,孩子在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最差,也就和被逼学习的结果一个样。请瞪大眼睛看清楚,这个最差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了,而不是被逼学习的那种确定性了。
如果我们极理智的来算账,把孩子将来的状态用数字来表示,1代表最好,10代表最差,那孩子将来最差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和最好的概率一样。其实,只要孩子的将来比最差的情况好一点,不逼孩子学习就是明智的选择。而这种好一点概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
确定的良好亲子关系、多年的幸福生活,加上大概率的美好未来,再逼孩子学习是不是就有点不理智了?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