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4日,入冬提前供暖的前一夜,望着窗外的污浊的空气,我心里突然间有了这样的一个疑问,我们究竟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多久?其实我已经忘了,除了这挥不去的雾霾,还有抗生素、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其中任何一样都可以让你少活几年。今年跟往年没什么不同,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之所以叫“突袭”,主要是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雾霾已经完全笼罩了我们的生活……此刻,才明白什么叫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或许明天“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又会再次成为无奈时苦中作乐的戏谑。如果你还没睡,不妨看看一看窗外,我想,祖国大江南北的你们应该跟我有着同样深刻的感触吧。
正当我陷入沉思,这时朋友圈一位朋友在我朋友圈给我这样段子般的回复:哈尔滨雾霾太严重了! 平时哈尔滨干仗:“你瞅啥?” “瞅你咋的?”“再瞅一个试试!” “试试就试试!”今天哈尔滨人干仗:“你sei啊?”“你管我sei呢?”“不服你过来!”“你搁哪呢?……!于是我到网上查询了全国城市的污染指数,才发现不止是我所生活的城市,原来大家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无一例外。
还记得小时候,入冬的清晨,醒来看到外面白茫茫一片,新奇之余带点恐惧,又有一种身处梦境的感觉。我就傻傻的问母亲,这是什么?母亲告诉我这是雾,为什么会有雾,也没有给我明确的回答。是的,有时老人说出的老古话,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因为都应验了以后的生活历程,所以都很相信。冬天,尤其是下雪前,浓雾频频发生,几十米或者十几米能见度,下雾的时候我总会推开房门去感受那种什么都看不清又很奇特的感觉,在向无限或叫无极奔跑,直到太阳渐渐出来,这种幻觉才消失。
长大以后,如今的雾已经不是儿时熟悉的雾,在这个名词之后又加上了一个“霾”,课本里学到的“霾”只知道是形容天气污浊的,现在才明白什么叫感同身受。大概是从2011年左右开始,美国大使馆持续播报PM2.5以后,加上国内的几个大V(潘石屹、薛蛮子等人)的直言不讳和积极转发把事态扩大化,才引发了社会的集体关注,半年发酵以后人们逐渐认可了PM2.5对于健康的影响,加之政府终于承认了“雾霾”一词,导致公众对雾霾更加关注了,五年后的今天雾霾已成常态。关于它的形成,专家与其说是机动车尾气、燃煤、工业排放导致,倒不如说是大自然的报复。尽管政府想办法在解决,可始终想不出办法,但愿这个顽疾不要像中国足球,变成绝症。
今天一天,从早到晚都是灰蒙蒙、阴森森的,只不过晚上更加“浓烈”。从单位到家,手机软件也在不断的推送信息提醒我们注意防护,减少户外运动,似乎这也是常态了。但我和大家一样,依旧无能为力,对于那种蓝天白云的向往也仅仅是在幻想里或是国外的生活里。这时,六岁的儿子拉开窗帘对我说:爸爸,你快过来看外面,雾霾越来越厉害了,马路上的汽车都看不到了……儿子问我这是为什么,我回答不出。
前几年每当遇到雾霾天气,总会看到大家在朋友圈抱怨,迫于现实且在无可逃避的情况下,人们只能自嘲或他嘲,齐齐做出“同志们再坚持一下,大风已经吹到张家口啦!等风来”的祈祷状。大家也都在朋友圈编出各种花样的段子,说生活在雾霾城市的人,到了海南都会“醉氧”,雾霾已经成了人们心里挥不去的痛。如今,却鲜有人再做无畏的吐槽了,习以为常之后抱怨也就随之销声匿迹了,因为我们似乎除了抱怨也解决不了什么,只能是在国家还没有想出治理办法之前,做好自身的防护,虽然我也知道发布个人雾霾应对措施是非常没有出息的行为(我正在做)。
我没有任何信仰,可我依然相信善恶因果,昨天的因就是今天的果。中国在寻求高速发展之下,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可是却留下了一个破坏的、病态的环境。似乎百姓的幸福指数单靠GDP来衡量,殊不知没有了健康的空气、食品、水,这对百姓来讲虚无的这些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中国是在凌辱中成长,需要强大起来,发展势必会带来牺牲,但请不要忽略了环境的承载力,违背自然规律势必要受到惩罚的,今天的雾霾就是严厉的警告。在这些辉煌的账面数字下,再去看看外面灰蒙蒙的天空,你是否还能拿出那自以为然的那种傲娇。
深夜,空气中还弥漫着呛嗓子的味道,思绪万千,想多说却又欲言又止,因为除了当一个键盘侠用文字来抗争,我真的不能改变什么。
今夜,你的城市是否也被突袭的“雾霾”笼罩?是否也成为你心里挥不去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