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孙武是一名隐士,在隐居时,已经写成了《孙子兵法》;伍子胥知道这位厉害的人物,对强盛吴国非常重要,就向阖闾七次推荐孙子;就像三国时期司马徽和徐庶向蜀汉刘备推荐诸葛亮那样。
孙武带着所著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赞叹不已,任命孙武为吴将;常常与军师探讨各种各样的军事及政治问题,然后这位大师开始在历史上大放光彩。
吴王阖(hé)闾(lǘ)九年,吴军采取”因粮于敌”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继续追赶;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yǐng)。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孙武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点上火把,向越军袭击,越军很快大败;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勾践只得向吴王夫差屈辱求和。
《孙子兵法》非常精彩,6075字,道尽了博弈的精华;孙子也非常洒脱,有机会做事就做事,不能做事就算了,就不玩了,退而再隐居。
简要介绍下这位历史老人的一些思想精华:
1.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shì),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zú)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部队前后不能相互策应;往往战线拉得太长,导致整个战役的最终失败。
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主力和小部队不能相互依靠,官兵之间无法相互救应,使得敌军上下失去联系。
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能使敌人士兵散乱而无法集中力量,队伍集合起来却不整齐;一乱自然就危险,乱了就容易被击溃,乱了就能被取而代之。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符合我军利益就行动,不符合我军利益就停止。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仅仅为了争一口恶气,而去与人搏斗,白白消耗精力和时间;输了内心更加嗔恨,赢了也没实际好处。
2.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lüè)于饶(ráo)野,三军足食;谨(jǐn)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进入敌国,已然深入敌境,士兵自然会专心作战,孤注一掷,敌人因此不能取得胜利。
掠于饶野,三军足食:在富饶原野上掠夺粮草,使得三军有充足的粮食。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对部队保障是非常重要的,缺乏甚至没有,那就想尽办法吃敌人的。
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小心保存士兵体力不让他们劳累,提高士气积蓄力量,部署兵力施展计谋,使敌人感到我方实在是深不可测。
3.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xiáng)去疑,至死无所之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士兵在死地作战,不需要治理,自然就有戒备之心。
不求而得:无须要求,就有作战意识。
不约而亲:不加约束就能亲近团结,此时此刻,团结就是力量。
不令而信:不必严肃下达指令,就能信守纪律。
禁祥去疑:禁止迷信思想,消除疑虑。
至死无所之:士兵到死也不会逃走;因为在敌人境内逃跑,那就落单了,更麻烦。
4.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zú)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yū)其途,使人不得虑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将军要做到,冷静而又深不可测,公正而又善于治理。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能够蒙骗士兵耳目,使他们对军事计划毫无所知。一旦知道,势必就会讨论,就会散播,更可能被敌军捕获;或者内部讨论来讨论去,觉得根本不可能取胜,而动摇军心,对于整个战争非常不利。
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不断变化作战任务,经常改变行动计划,使人无法识破用意。
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不断变化军队的驻地,挑选迂回的行军路线,使人无法捉摸真实意图。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因被夫差怀疑谋反,而赐剑自杀;他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兵法著作。
明代吕天成《曲品校录.能品》:孙子十三篇,兴吴,吴几霸矣;功成身隐,盖不欲为胥(xū)江之怒涛耳。
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寿终正寝,葬于吴都郊外。
东汉袁康《越绝书·记吴·地传》: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