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来到杭老师的工作室做正念修炼了,原因是最近一段时间很忙,忙着写书,忙着上课,忙着录课,忙着N项事情,忙的都没有休息的时间,但是自己越来越感觉到状态不好了,但一个人在家修炼总是感觉缺少些什么,因此反思后决定来到团体的氛围中去释放自己,为自己减压。
今天的主题是正念减压一人一故事剧场之初心,正如两年前第一次听说正念冥想,今天的一人一故事剧场也是新出现的事物。怀着期待和好奇开始了2个小时的心灵探寻之路。
1.
首先杭老师带我们进行正念冥想的练习,让我们沉静下来,感受着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内心。很久没有这么近距离的关注自己。随后我们进行了加上动作的正念修炼,随着姿势的变换,我们感受着微妙的变化。
2.
接下来我们围成一个圈进行接力游戏,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用唱出来的形式做自我介绍,用动作来展现自己,第一次模仿的这么开心,整个人已经进入了另一种状态。
3.
杭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题目,把数字6,7,8,9用自己的舞姿表达出来,每一组都进行了讨论和展示,原来不会舞蹈的人也能在短时间用自己的舞姿表现的很棒,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舞者,只是由于越来越受到固定思维的限制,受到别人的评论,不敢做最真实的自己。面对着十几个人,我一开始还有些内敛,但后面慢慢放开了,最好的展示自己的身体语言,慢慢体验着,享受着。
4.
接下来我们开始互相分享自己的初心故事,以采访的形式进行,自己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其它人在认真的倾听,听完后倾听者要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然后分享者需要反馈这些感受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境。这其实是一个最好的练习倾听和共情的过程,在不断的练习中,我们可以成为很好的倾听者,感受着分享者的情境。
5.
最后来到了我们的高潮环节,一人一故事剧场拉开帷幕,那先介绍一下。
一人一故事剧场(简称“一剧场”,英文名为“PlaybackTheatre”,简称PB)于1975年由美国JonathanFox及JoSalas等创立,是一种即兴剧场,着重观众与演者之间的互动。观众于剧场上分享个人经验及感受,演员在聆听后以形体、声音或话剧形式实时呈现,作为礼物回赠观众。在一场演出里,观众会欣赏到不同人士的故事被演绎,故事与故事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仿似互相对话的微妙关系。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演员”并以这种剧场形式去服务社区。
诞生历史与发展
在七零年代的美国,那个实验剧场运动兴起和政治解放的时代,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发起人强纳生·福斯(Jonathan Fox)当时是即兴剧团It's All Grace的成员,因为大学时期研习过口述历史、以及心理剧的训练,福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说故事的必要和需要,于是与剧团团员们开始玩了起来,他们即兴演出彼此的故事,渐渐地发展出一人一故事剧场雏形,于是,福斯和他的妻子乔·莎乐思(Jo Salas)及其他创始团员,在1975年正式创立了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原始剧团(The Original Company),他们四处演出并且持续地发展一个人一故事剧场,一直到1986年原始剧团才告解散,但福斯和莎乐思不间断地实践他们对一人一故事剧场的理念,夫妇俩又创立了其他的一人一故事剧团和一人一故事剧场学校,并且致力于推广经营相关组织与网络,至今仍非常活跃。
“一人一故事剧场”把艺术与社会元素元素结合,将戏剧带进不同的社区,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演员和观众,无论在台上还是台下,都是在积累着丰富的经验。“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发展深受口述故事的传统、传统社会部落的仪式及J.L. Mereno所创的心理剧场所影响。“一人一故事剧场”尊重每一个人都可以分享其感受和故事的权利,引起社区的共鸣,以此把人与人联系,凝聚社区。“一人一故事剧场”现已被推广至全球,与世界各地超过50个国家或社区,在不同的语言和环境下,广泛地被应用于社会服务、教育及社区文化发展。
“一人一故事剧场”在香港、台湾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广泛用于不同的社群服务,及服务专业(helping professional) 发展上。2005年被引入中国大陆。在除了能促进个人成长、社会教育外,更广泛地被应用于各种极俱挑战的层面,例如探讨:移民及难民、种族歧视、残疾与非残疾人士融合、不同性取向人士的互相了解、跨代、语言及文化等沟通议题。
理论架构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理论架构,常被形容为三条支柱,缺一不可。艺术、仪式与社群或称社群对话。
艺术就是音乐、乐器、也许有视觉艺术的东西,道具有乐和乐器,在台上的艺术呈现就是这么多。一个好的一人一故事剧团,它会有艺术的追求。
仪式:一人一故事剧场有一些基本而重要的仪式,而这些仪式的存在承载着当晚分享的故事。它承载着也许是开心,也许是不开心,也许是轻松,也可能是沉重的故事。这些仪式让演员与观众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下,慢慢、慢慢有这个经验。这个仪式也许包括,我们有不同的位置,这里是观众席,这里是演区,这里是领航员坐的位置,这里是乐师做的位置。
仪式还包括,你看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出常常听到的,Let’s watch.[请看]。这句话告诉大家,有东西看,有东西会发生。不说这句话,没有东西看,还没有开始。仪式也包括,领航员就是讲这句话的人,领航员就是与观众交流,采访观众的人了。演员不会出来做这件事情,就算作为演员听故事,有些部分我也很想问,我也很好奇,你对领航员的信任与尊重,你不会这样做。乐师负责给音乐,不会无端端地走出来做演员。当然在一场演出中,我们会有变换的时候,上半场做乐师,下半场位置调换,这是可以的。这是在仪式结构下进行。
仪式也包括,我们有分享者的椅子,他会出来。有的形式,分享者会留在位置上分享。我们每一次都是一个人分享,我们表演给一个人。我们有不同的表演形式,流动塑像、转型塑像、一对对、三段故事、V型叙述,四元素、大合唱,最重要的“自由演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剧团因应自己的情况创作新的形式。
演出角色
1. 领航员1位,他引领着整晚的演出,他负责问问题,他负责主持,他负责与观众交流,他负责提取一些元素让演员表演,他负责决定用哪一种表演的形式,他负责整晚的气氛与节奏,他负责场上的每一位。每一位包括正在分享的观众,没有分享的观众,包括准备表演的演员,包括乐师。
2. 演员通常是3-4名,有时也会有5位。只是负责表演,在台区里面,用声音,用语言,用身体,用表情,用各种的方法,用布,用椅子来站在高处,用以各种用途,用来做表演。3. 乐师。通常1位,有时可以2位。乐师负责音乐,有的时候音乐提供结构。当领航员说:请看,他要给音乐,让演员有步骤。有时是帮助气氛的。乐师常有乐器,不要忘了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身体,也是可以作为乐器的。
基本理念
每个人都有分享与聆听的欲望与需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人都有自己的经历。而这些都是值得被聆听和尊重的。它相信每个人都有分享的欲望,都分享的需要,被聆听的需要。相信透过人与人之间的分享。和彼此的聆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近一些。
观看演出的作用
分享者可以在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中,通过艺术性的呈现,重新回看、经历自己的故事,演员提供的不同角色,帮助分享者在很短的时间里面,从多几个角度去了解自己的经历,也许是一种释放,也许是触碰到观的人,他们看着别人的故事,也在看着自己的故事。
不批判
以一人一故事剧场很注重不批判。“你不孝顺父母,太离谱了。”“国庆你不去看阅兵去了上课”不会有这种批判。取而代之的是接纳与尊重。我们尊重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选择。我们尊重他做一个选择,会面对他选择的结果。他有他的后果,而这是属于他的。
我们很喜欢多元,我们喜欢很多不同的声音能够被听见。我们喜欢有不同的能力、国藉、性别、处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地位,不同的可以多些在一起,我们喜欢这样。所以我们喜欢有一个很包容的气氛。同时,我们也要付出代价,让这个过程包容多一些。语言上的包容,时间上的包容,文化差异适应的包容,我们要有这样的触觉。
公民演员
一人一故事剧场有一个这样的概念,叫做“公民演员”,它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员。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的,而在这个多元和包容的气氛之下,反而我们有更多有元素和火花,有更好的效果。当然,这些都是需要时间、耐心去磨合,相互适应,这些是需要的。
6.
看完了介绍,我们熟悉了什么是“一人一故事剧场”,但在现场我感受到了一种天性的释放,演绎着别人的故事,而且是即时表演,考验一个人的表现力,以及默契,我在想如果是我在演绎着别人的故事,我能不能很好的呈现出来。最后在“我记得”中结束了2小时的活动。
7.
这次活动对我而言这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正如当年学正念冥想一般,一个是静下来修炼,而现在是一人一故事是动态的呈现。喜欢这种静态和动态的平衡,希望自己能加入成为一个一故事剧场的一员,一起来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