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状态,大概是如此。产品经理,朝九晚六,公司不远,半个小时差不多能到。每天早上电梯口都是乌压压的人,拎着包子的,端着豆浆的,早餐的热气也把人蒸得暖了一点。坐在电脑前,压力是有一些,但总体还应付得来,基本不会再加班到很晚了。下班回到家吃完饭也就近了八点,有时去新房子转转,然后回来洗漱,读书,检查一下闹钟,想想明天穿什么衣服。
自觉过得还可以,但流水帐似的记下来,文字看起来并不令人愉悦,为什么?我想大概是文字中的那种“一成不变”的感觉吧。其实,身处一种四平八稳的生活中,青蛙确实会觉得水温还不错,但若文字描述体现出一种恒常又反复的状态,读起来就总会觉得哪里不大好了。
所以作家们要描写“生活在别处”啊,热门文章里谈论着“诗和远方”啊,但我今天想的是:到底要如何,才算是过上了“另一种生活”?
先从时间上考虑一下吧。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哪里?最大块的时间就是工作了,那么“另一份工作”是否等于“另一种生活”?
记得看过一本卓别林传记,原来卓别林在正式从影之前,做过一大堆看似与电影毫无关联的工作,拳击手陪练,排字工,标本制作者,字幕撰写员……如果换一份工作就是换了一种生活,那么能说卓别林过了十几种生活吗?
可每份看似不相干的工作,都让卓别林成为了卓别林。他说:“我在几个月内还从事了很多种行业,体验了数不清的情况与性格,储存了我整个生涯所需要的点子。我的皮肤获得了比乌贼或变色蜥蜴更多的色彩。”斑斓的色彩成就了他的黑白电影,每一份工作共同组成了他的人生,这看起来,好像就是“一种生活”。
我们无法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准确地判断出它是否有意义,能做的只是在经历之后,尽力将其变得有意义。卓别林在经历了每一段零零散散的工作之后,把它们糅合进了电影艺术之中,在“将其变得有意义”的同时,使它们进入了同一条生活的轨道。
那么,其实这是一个悖论?要使“换一份工作”有意义,需要让这份工作与前后的生活经验相连接,而一旦连接起来,不就并没有“换一种生活”了吗……
那再看看空间上呢,空间的变换是最简单易行的,换个城市怎么样?
短期的,去云南看看苍山洱海,去西藏摸摸转经筒,去热带小岛的海滩上日光浴?长期的,搬去另一个城市,找一份工作,租一所房子,慢慢迁移自己的朋友圈?
你们旅行的感受好吗?实话说我并不很好。若赶上全国的大假,总会将许许多多时间花在等待上面,让人身心俱疲。每一天莫不是有意无意地在倒数着日子,抓住一切机会用力地体验和记忆,却也因为太过珍惜而丧失潇洒了。
至于换城市,颇有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短暂的新鲜感过后,剩下的难道不是在半生不熟之地穿行的寂寞?一个城市的气氛,对某一个人的影响总归是有限的,不一定到上海就小资了,到杭州就文艺了,我还是我,你也还是你啊。
再把时间和空间加起来吧,像电影电影Eat Pray Love那样,《纽约时报》的人气作家对工作和婚姻不满,空虚和恐慌之下,干脆不管不顾跑去印度灵修。离开繁华的NYC,盘腿坐到印度佛堂里,在乡间骑着自行车,这可算是换了一种生活?
也不大对,毕竟看电影的时候我们都清楚得很,女主不可能长久地停留在这里。一定会看见些什么,经历些什么,然后明白了什么,就能够回去解决她原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了,不然,就成了纯粹的逃避。我们知道故事不能这么写,也就知道生活不能这么过。
所以问题是,要把生活颠覆到何种程度,才能脱胎换骨?
那我们不说时间,不说地点,说说人本身,说史铁生吧。一个好好的二十来岁小伙子,腿脚突然就不得用了,于是只得告别了陕北的牛群和老乡,回到北京,坐上轮椅,在小院里拿着笔描彩蛋,这可算过上了另一种生活?
的确,这变化太大了,但我想,史铁生真正“换一种生活”,并不是从瘫痪那一刻开始的。瘫痪不只是生理上的改变,它还包括暴怒无常,包括自杀冲动,它是一个巨大的黑暗漩涡,人是被裹挟其中的一条游鱼。一边天旋地转着,一边思考接下来该怎么走,死,还是生?我想史铁生的新生,是从他决定“用纸笔碰撞出一条路”开始的,而后脱离了生与死的漩涡,开始认真地过新的生活。
那么是不是应该这样说,不管做什么改变,时间的,空间的,短期的,长期的,一切的一切,结果都应指向自己的心境。换一种生活,是从想通了的那一刻开始的。不管当下是什么处境,终于能够脱离开来,自我观照,相信日子是可以过下去,并且过得好的。至于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并不重要,一年的“别处”生活能够带来些许转变,一句话也有可能使人醍醐灌顶。
想到这里我觉得,最能够让人心安的,并不是真正转头去过另一种生活,而是在这一条生活的路径之外,还有一个,起码一个,别的去处。不管去向哪里,结果如何,只要身在此处之时,既有继续前行的动力,又有潇洒转身的可能。即使此岸崩塌,彼岸也只有一步之遥。这样,对此岸的所有不满足,都不会因为它是唯一选而被放大,我想这才是“别处”存在的意义。
瞬间的出戏很简单,读本书,看部电影,写篇小说,此刻就脱离了此处。至于长期的去处呢,比如有能力以另一种方式谋生,写文章,做设计,换个行业,从坐班到SOHO,或是到另一个城市,在那里有朋友,有资源,有立足的基础,或者有些启动资金,有个点子开个什么店,都好。多一种可能性,心情就会大不一样,而为了这种可能,我们需要做出很多努力,在现有的生活之外开辟一条并行的线,在活在当下的同时积累出另一种生活的经验,这大概就是它的极难又极美之处了。
大致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