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一起共读希阿荣博堪布的《次第花开》。相信很多人对这本书并不陌生。“次第花开,花开见佛”。它帮助我们坦然地面对心的本性,并从各种困惑中解脱出来,获得重塑心灵世界的力量。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自己也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虽然分享完了《正念的奇迹》,在碰到了焦虑和困惑时,还是未能安住当下,所以修行的道路是漫长的、渐进的,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在家中的修行是最困难的。也有幸能走在圆满自我内心的道路上。好了,现在我们就开始共读第一章:珍宝人生。
佛陀说: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一年当中非在愁中即在病中,可往往我们的反应是逃避或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佛陀说:诸漏皆苦。人生本来充满着无常和痛苦,人类的痛苦往往来自于:自我的执着,以为自己不会经历别人的痛苦。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变苦(由追求快乐转换成的痛苦,比如过度饮食让人肥胖,过犹不及);行苦(对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而我们人间的痛苦又分成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
无论贫贱富贵,我们都无可避免要经历以上这些痛苦,逃避它们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直面它的存在,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我不会陷于无益的情绪当中。寂天菩萨说:“问题如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只要有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经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里还有贪、嗔、痴,我们就必定会感受到痛苦。
我们认识到了痛苦的本质,就应该去实践离苦得乐的方法。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其外部事件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所以,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要克服这种恐惧,一是要熟悉无常;二是要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倘若没有无常,离别的人就永远没有相聚的机会;生病的身体就永远不可能痊愈;黑夜永远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远快乐不起来。知道了这些,就会令我们的内心真正放松而开阔,更加珍惜人生。我们恐惧无常,是因为它让我们觉得我们自己的内在是“无我”的,没有永恒的、固有的、实存的性质。而实际上,世上万物都是“因缘合和则生,因缘消散则灭!”因此,包括我们自己的肉体,不过是一种幻觉。
然而,无我并非断灭。过去的“我”决定着现在的“我”的状态,这是一个因果的传序,而因果的传递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所有的物体都是可以再分解,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我既不是肉体的我,也不是心里的我,佛说:“诸法无我”。
我们知道痛苦的根源在于“我执”。有一个佛弟子,一次不小心割破手指,他说:我执真强!他并没有抱怨或者是悔恨,而是静静的观察和接受这个事实,用旁观者和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已经发生的事情,能够帮助我们更轻松的面对和承受痛苦。无也有助于减弱我们对外物的贪执。
不知道大家相不相信因果?简单地说,相信因果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也许你会说那么为什么好人不是必然有好报,坏人却能活得那么久呢?这就像野草的种子,播进土里不久就会长出草来,而青稞播种后却要等来年才开花结果一样。“欲知前世因,今生果便是;预知后事果,今生作便是。”
了解了“无我”,可以帮助我们淡化分别念,让我们能够更加理解别人,和谐相处。普贤菩萨曾发愿:“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这就是菩提心——成佛的心。意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众生离苦得乐。
我们了解了“无常”、“无我”,随之而来的就会有“同理心”、“同情心”,继而就是“菩提心”。
我们在永远的安逸(天人)或者永远的痛苦(地狱、饿鬼、畜生)中是得不到修行的。所幸,我们身为人,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历都是在启发我们觉悟。世间有佛法,我们又恰好是修行的人身,这就是暇满人身。比如:我们在生病时,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观察,体会痛苦、无常、修出离心、菩提心,把疾病转变成解脱的契机。我们的人生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寻求解脱。
有很多人会误以为轮回是一件浪漫的事,觉得在下辈子还能当人,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这里我有必要指出一下,轮回是有六道的。这六道轮回指的是:地狱、饿鬼、畜生、人道、天道、阿修罗。
我们这辈子成为人是有多么的来之不易!佛经上说: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海洋中,漂浮着一根木轭,上面有一个小孔,我们成为人的机率,就是一只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的海龟刚好漂到这个小孔里。所以在轮回中,人身犹如昙花一现,来之不易的暇满人身一旦失去,想再得,千难万难。
最后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暇满难得今已得,人寿无常,死期不定,一定要精进修行,才不辜负这珍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