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电影好坏的评价标准,并不在于题材是什么,是战争片、艺术片、爱情片、科幻片还是动画片,根本无所谓,关键是电影的内核是什么?一件东西包装得再花哨再精美,再用心,但是它的内核却苍白无力,传递出的东西很浅显,那它对我来说,就是一件外表鲜亮的次品。我们的时间、生命、精力这么短暂又宝贵,谁愿意浪费在无意义的事上呢?
谁愿意把时间花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呢?梦想、爱情,这两个因素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人的整个人生,也不足以支撑起一部电影,如果在前进的路上遇到挫折就跌倒,遇到质疑就否定自己,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放弃了,那只能说明他的野心不足以支撑他的梦想。
昨晚是个无眠夜,半夜打的去了24H书店,抱着笔记本找书看,正好看到一部kindle在推的新书《巨婴国》,然后就坐下来看了1/4,直到天光大亮,困顿的浑身乏力。一开始我会以为,像我这么无聊的人没几个吧,书店里人一定很少,结果到了那地方,发现几乎满座,零星有几个位置空着,到处都是枕着书沉睡着的,抱着笔记本还在工作的,和捧着书读的聚精会神的人,才知道原来半夜去书城熬夜的疯子,真不是一两个。
巨婴国,大部分成年人虽然身体长大了,细胞在分裂,身体在发育,但是精神状态却还停留在婴儿时期,还停留在6个月之前的口欲期,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世界是围绕着自己旋转的,就像《楚门的世界》里那种鲜亮到不真实的画面感,人们脸上个个儿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想法带来的结果就是两种极端了。梦想轻易的哭两下,就能一脚跨过去,然后香车宝马金钱美女,鲜花与掌声,梦想与渴望,一切来得不费吹灰之力。或者努力坚持几下,被人责备几下,在支离破碎的梦想破灭之后,生活并没有回馈给我们想要得到的,就像要不到糖吃的小孩,从此一蹶不振。
那他并非是真的喜爱他所追求的东西,而是为了成功而喜欢,为了仰慕而喜欢,为了结果而喜欢。那么沿途的精彩碎石,就全都化成泡影。到最后,可能失去的远大于得到的。
相比起来,今天看的另一部电影《海洋奇缘》,在主角遇到几乎不可能渡过的难关时,支撑她继续走下去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她在这一路上,已经收获了太多,她的成长,她的经历,她逐渐强大的内心。到最后,拯救他们的不是天神,不是成功,而是自己。I got it。我做到了,我尝试了,我能坦然接受结果,并愿意全力以赴。在我看来,这才是没有白白浪费,才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而《爱乐》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就是,它几乎省略掉了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我没有看到主角在面对梦想时,如何坚持,如何努力,我没有看到在面对失败时,如何审视自我,直面的面对自己和梦想的距离,如何去一步步完善,甚至现实的残忍也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了一个巨婴,胸有大志却野心撑不起梦想,在遇到一点点现实的失败和质疑之后,就妥协了自己,就放弃了自我,就开始沉迷在失败与成功的意淫之中。
我想起朋友曾说过一句话,你根本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梦想是什么,梦想这么珍贵的东西应该藏在自己心底。因为归根到底,你的梦想,你的成功,你的努力和付出,你如何在黑暗中艰难跋涉,坚持或放弃,痛苦和迷茫,那都是你自己的事,与他人与社会压根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痛苦不能滋养出玫瑰,如果痛苦不能产生任何思考,不能带来任何成长,那痛苦就只是痛苦,它毫无意义。曾经教表演的一个老师说,演员千万不要在观众面前,陷入自我陶醉式的感动中,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电影中两个主角,爵士钢琴乐手男主角和话剧演员女主角,都能在我生活中找到人物原型,所以在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脱戏,就像是看到身边两个朋友的生活状态,被搬到大银幕上,还交织在一起,莫名的接吻了,恋爱了,失恋了,成功了失败了。这是一场很诡异的观影体验。我身边两个朋友,并不是这样子的,她们压根就没时间去谈恋爱,她们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基于自己的目标,一步步的在前进着,即使跌倒了痛了,一蹶不振过,也能想明白重新站起来,继续朝着目标前进。她们花大量的时间,练习,寻找,探索,压根就没时间像影片中的两个人,把时间浪费在深情凝望,吵架争论和无意义的社交上面。
这不是电影,这只是我身边真实的生活,只是电影过分荒诞,过分戏谑,它呈现的只是一个外人的视角。生活远比电影真实残酷得多,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它应该成为平淡生活的一束光,展现真实,又不仅只是在展现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