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科学研究证明,任何领域里真正的专业水平的标志就是具有丰富的“格局词汇”,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中的“常格”是客观存在的;“入格”教学在作文教学中具有基础地位;积累作文的“格局词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作文“入格”教学的基本方法有:通过范例让学生“识格”;通过讲解让学生“明格”;通过训练让学生“入格”。
(一)
美国著名学者、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为编制用计算机下象棋的程序,专门对棋手下棋时的运思情况进行了研究。西蒙请来一些棋手,让他们用十秒钟的时间看一下正在下的棋。西蒙发现,象棋大师基本上都能回忆起所有棋子的位置。而低于大师一级的A级棋手的成绩则差的多。但是,不管是大师还是A级棋手,都记不住随便摆在棋盘上的棋子的位置。这说明,根本不是短期记忆在起作用。西蒙的研究结论是:棋手们只是下意识的记住了许多棋局的形式,或者说积累了许多象棋的“格局词汇”。他们在对垒是只需要想:以前我见过这个棋局吗?在什么情况下?以前是怎样走的?经过研究,西蒙发现,A级棋手拥有2000个左右的象棋“格局词汇”,而象棋大师们却拥有50000个左右的象棋“格局词汇”。
西蒙进一步探讨这项研究的意义时吃惊的发现,这种“格局词汇”的概念几乎适用于任何领域。他发现任何领域里真正专业水平的标志就是具有丰富的“格局词汇”,而这些“格局词汇”是通过多年的教育和经验积累形成的。出色的医生、艺术家、机械师或有经验的工厂领班,都具有丰富的“格局词汇”——用西蒙的话说,它们就象一群“老朋友”,随时会告诉你,在面对实际情况的时候该怎么办。①
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格局词汇”应该成为技能教育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仅仅试用于作文教学研究。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中的“常格”是客观存在的。大到各类文体的结构模式,小到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构思线索、描述表达……都有许许多多的“常格”存在。仅以结构模式为例:且不说格式严格的应用文,更不说被称为“洋八股”的科技论文。就说一般意义上的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就是“常格”;一般的叙述文讲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要求“卒章显志”也是“常格”。
其次,“入格”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在《程门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有这样一段话:“读书如消铜……作文如铸器,铜既消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这里所说的“模”,即是“常格”,即是西蒙所说的“格局词汇”。铸器要先有模子,学棋要先掌握基本棋局,练武要先学基本套路,学习作文当然也不能例外,不掌握基本的“常格”,则难以成篇。学生作文,最常遇到的烦恼是面对题目无从下笔,这不全是素材和思想准备不足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命题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学生总有一些话可以说,无从下笔的重要原因是学生不“识模”,无“常格”。把“入格”教学作为作文教学的基础,及早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作文“格局词汇”,实在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笔者曾参加1984年、1994年的高考作文阅卷,1984年高考小作文是根据一幅漫画写一篇说明文,因写成记叙文被判零分得考卷将近30%;1994年的高考作文是题为《尝试》的记叙文,因写成议论文而严重失分的占10%以上。这是否从反面证明了作文“入格”教学的重要意义呢?
说“入格”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并不是说这仅仅是权宜之计。笔者认为,“入格”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的始终。换句话说,作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不断地积累有关“格局词汇”(忽然想起美国哈佛商学院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这同作文“入格”教学原理岂不是异曲同工)。因为西蒙的研究已经证明,“任何领域里真正专业水平的标志就是具有丰富的格局词汇”。象棋大师正因为掌握了50000多个象棋“格局词汇”,所以才有高超的棋艺,在对弈时才能左右逢源;武术大师正因为对各种武术套路、招式了然于心,所以才能进入“化境”,“以无招胜有招”;鲁迅先生等文学大师之所以能够在写作时挥洒自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除了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阅历之外,具有丰富的写作方面的“格局词汇”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岂不是在倡导“新八股”?其实,“新八股”也没什么不对。八股文在创立之初,自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只是在发展过程中走向了极端,科举考试又使之变成教条,这才受到后人的批判。人们对八股文最常见的批评是“削足适履”,愚以为,“削足适履”的根本原因是鞋子太少了。如果你拥有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鞋子,“什么样的脚全能对付”,还用得着“削足”吗?可以说,医治“八股病”良药不是不要八股,而是建立更多的八股,交给学生更多的常格,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格局词汇”——只有辩证的头脑才能理解这种方法。顺便说一句,人们对八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