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语电影圈最劲爆的,一定是郭敬明的《爵迹》预告。
号称“首部华语全真人CG电影”。
效果,怪得让人不能直视。
演技,更是让人不敢抱有期待。
不信你看——
无论是,悲哀。
还是仇恨。
都是一个(想睡觉的)表情。
郭导的特长之一,就是毁演员。
无论在别的戏里涨了多少经验值,在他的镜头下都一秒变白纸。
例如郭采洁。
除了造型不同,脖子长了些,胸大了两倍。
难道不是跟她的《小时代》顾里一个样。
但在这几年的新生代演员中,郭采洁其实是有点演技的。
虽然商业片老让她御姐御姐。
但曾经,她是演御姐的反面——萝莉起家的,吃的饭碗叫小清新。
演技最细腻的一部是,2014年《不能说的夏天》。
她在里面演一个遭到教授性侵后,产生自毁倾向的音乐研究生。
个性内向、懦弱。
发现自己无意识自残后,恐惧到歇斯底里。
她的语气语调神情,都很符合一个对世事无知,对现实怯懦的受伤小萝莉。
连逃跑的碎步里,也有戏——
软弱的女孩,没有大步前进的勇气。
《不能说的夏天》是Sir近年来看过最大胆写实的青春片之一。
它屏蔽了同类电影中,无病呻吟的幼稚病。
直面一般导演不敢挑战的社会题材——校园潜规则。
当然,这个故事开头还是很明媚的。
大学毕业生白白独自一人离开台北,到台东读音乐研究生。
校园风景美。
同学友善。
学弟木宏,阳光帅气,温柔体贴,还任劳任怨。
教授风度翩翩,诙谐幽默,看着是位良师益友。
如果剧情就这么顺势发展,大概就是另一部《爱情白皮书》。
大不了出点岔子,木宏和白白在一起后又因误会分开,不过就是另一部《那些年》。
可《不能说的夏天》的导演不想这样。
他不想给你一个温暖呵护的大叔,和能帮你摆平一切的年轻男友。
抱歉,那些不是现实。
现实是——
白白去应聘李教授的助理。
在办公室,李教授向她聊起自己在台北参加学运的过去。
并向她指出“为什么一直独奏吹不好的原因”——
你就是太放不开了!我来教你!
前一秒还文质彬彬,后一秒就如狼似虎。
这叫小清新怎么防?
然后教授就得逞了。
你喜欢音乐,不就是因为音乐可以证明你的存在吗?
说完——
师生交流,走的是心。
没错,这位教授走的也是心……然后是走肾。
白白就彻底糊涂了嘛。后来这事儿还两次三次地发生。
到底自己是被强暴了,还是爱老师没反抗呢?
她走进思维的牛角尖,想不通,开始不自觉地伤害自己。
看到大海,就猛往里冲。
点个火柴,都想自焚手指。
最后发展到割腕。
学校辅导老师意识到不妥,请来强悍女律师(徐若瑄),要证明性侵事实,起诉李教授。
接下来——
唇枪舌剑、互揭短处的法庭戏自然少不了。
后面不剧透了。
Sir觉得最可怕的,是片中那些周边的误解与指责。
那种凶猛程度……大男人看了都怕。
白白上课,被同学议论,甚至当面谩骂。
手机收信箱里,全是“死女人”“臭八婆”的短信。
连白白她妈,都指责她“勾引老师,不要碧莲”。
现实的压力种种,不禁让Sir联想到不久前“记者性侵实习生”的新闻。
其实,《不能说的夏天》来自另一则新闻——
2006年台湾暨南大学教授性骚扰女学生案件。
当时不仅有加害人和其家属的否认。
也有受害者同学不友善的揣测。
这些素材到了导演王维明手里,就变成了这部青春现实片。
王维明师承杨德昌。
不但参与制作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时代》《麻将》。
还曾主演过师父杨德昌的《独立时代》。
(当年也是一枚小鲜肉)
2000年,他离开渐不景气的台湾文艺电影圈,做起广告导演。
但其实,他的心里,一直想着“做电影”。
我没有一天放弃过要拍电影,我不断问自己,如果我重新出来做电影,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filmmaker(电影人)?一直到2010年,开始有这样一个主题,我决定做一个全新的filmmaker。这是个很重大的决定。
这个主题,正是06年暨大教授性骚扰案。
它令王维明产生了一种“不得不说,不能不拍”的冲动。
这股冲动,也影响到了主演郭采洁。
她觉得,自己也有责任,要替那些弱势的人,把白白的故事说出去。
但王维明不只想要讲故事。
在这部电影里,他更想带着观众,看到社会中各类人物的困境——
真实的事件永远会给我们反省。我想告诉大家,(校园女生被性侵)这件事发生后,这些人会有什么变化,而且这件事本身也是世界性共通的,跟这件事有关的人,都不愿意触碰这件事。我也有更大的企图心,想要用这件事把更多人的困境表现出来。
而认真看就会发现,
在《不能说的夏天》里,不仅是白白一个人的困境,大部分人物都有困境,都在逃避本心。
好玩吧?都知道问题在哪,却没人能坦诚面对。
女学生白白,不能面对自己被教授侵犯的事实。她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在法院问询时,还帮教授说话。
把这段扭曲的关系,在心中硬生生地拗成一个“爱”字。
李教授,不能面对自己平庸无聊的生活。
眼看当年一起学运的朋友,基本都高升。
自己却成为一个偏远地区的老师。
心有不甘,就寻求发泄,还以“我要帮你进步,让你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为借口。
连那个强势的女律师,打起官司威风八面,其实她也在逃避。
因为她当不了好妻子、好妈妈,就索性离开先生跟小孩。
还有教授的律师妻子。
你以为她对丈夫的“风流韵事”全不知情?
其实她早在白白的病房里,看到丈夫种的花时,就都明白了。
但为了保全家庭,她选择自欺欺人。
宁可在法庭上将矛头对准白白,也不愿撕破丈夫斯文败类的假面具。
你为什么要诬告李教授
是不是发现你得不到他?
而其他同样被教授侵犯的女学生,也无一不选择沉默。
这一切,和电影的另一个名称《寒蝉》很贴。
还记得白白刚来到大学宿舍,窗户打开,那一片蝉声吗?
白白出事后,它再没出现过。
直到最后,自杀未遂的白白从母亲怀抱里醒来。
我们才再一次听到。
噤若寒蝉。
事件中的所有人面对困境,都像深秋的蝉一样默不吱声。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情,会怎么选?
当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王维明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它的青春片一直在装睡。
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只满足于用肥皂泡一般的轻飘故事,来遮掩本来残酷严肃的社会逻辑。
王维明却想用这部青春片,唤醒各个年龄层,那些装睡的人。
我们从故事里感到那股效应,并不是我们有多害怕,而是我们把自己说话和直面困难的权利都湮灭掉了。我希望透过电影传递给大家一种面对困境更有勇气、面对选择更有思考、面对人生更加坦然的启迪。
这也是他加入电影圈的初心——
用电影反映社会,唤醒观众。
就像他说的,坚持初心。
就是要——
坚持你要去走的这条路,不要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