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直觉,靠直觉做事很方便,不用苦思冥想,一拍脑门,甚或是一看见就有一个判断。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你的直觉准不准,是不是足够靠谱呢?
我自己就有这种经历,别人提出一个问题,自己马上去抢答,抢答的结果有时正确(获得肯定),有时错误,后悔没有深入思考。失败的情况反复出现几次后,自己便对直觉不太相信了,因为从靠直觉做出判断到查证判断真实性的过程中,心里遭受着挺大的煎熬,但这并不是说直觉不重要,相反,直觉很重要,好的直觉是理智的快捷方式。
在判断自己的直觉是否有效的过程中,元认知起了巨大的作用。如老师在专栏中所说,欲望灵魂是黑马,意志灵魂是白马,理智灵魂是马车夫,三者之间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关系,而是互相和睦相处的关系。黑马更像是我们的直觉(一根筋),白马像是情绪(喜怒哀乐,会有变化),而骑手是我们的理智(元认知),靠直觉过多,黑马越强大,马车便不能平稳的前进。所以我们的方法是:
想尽一切办法改进战车的性能;
想办法让骑手尽快成长;
想办法让白马和黑马一样强大;
让他们三个配合的很好……
我们的身体里有不止一个自我,每一个都有其特点,充分利用才能形成合力。
回到之前的例子,经常靠直觉做出判断,直觉是由长期的积累形成的,由于形成过程中根基不牢,导致理智到情绪到直觉的快捷方式路径不稳,因而做出的判断自己也不是十分肯定,往往需要愣一下,思考一下,“哦…不对”“哦…对了,就是那样”,这个愣一下的过程,就是我们需要准备的过程。
仔细想来,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深入思考不足,三者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朗,马车夫的意念在白马黑马上的传递出现了偏差。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就看他脑子里有没有足够多正确、清晰的概念且概念之间有没有正确清晰的联系,而这就是一个不清晰的联系。
昨天宁向东老师讲了“硬权力”的领导者,自己也经过了思考和留言,今天老师讲“能力型”领导者,明显就是与昨天的形成对比。我猜想,昨天晚上,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一定有许多个聪明人在看了“硬权力”领导者后,举一反三,思考“能力型”领导者的工作思路,而我,今天看到标题时还没有与昨天的课程联系起来,直到老师明确地提到“昨天讲了…今天来讲…”才将两者放在一起,真是有些滞后啊,怪不得自己没有知识体系了,这效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事例一:
昨天考试,在看干气密封的隔离气来源,我说的是“这股气好像是从哪哪接来的…” 领导回问一句:“怎么这么不肯定,走一下流程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吗?” “哦…” 脑子里像是被雷劈了的感觉,为什么不去确认呢?
为什么不去确认呢?
答案是:“习惯了”
这个“好像”在自己脑子里已经存在很久了,当自己觉得这一块的知识点大部分已经知道了之后,大脑对这一块的定义从“我不会”变成了“我基本会了”,但是存疑的部分没有明确,甚至逐渐习惯。更可怕的事是,我还以一个“老师”的身份给好几位同事讲过这段流程,即使这样,他们居然也都没有提出疑问?
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我在给别人讲的时候是以一个“我已经掌握了,我把我知道的教给你们”的心态,而不是“我借这个机会抱着空杯心态跟你一起把这一块学习一下,有什么问题现在解决一下”的心态。前者相当于把自己脑子里的一个已有的知识块拿出来,复述一遍,而后者,则是将原来的知识块揉碎了,重新建立新的联系,重新思考,显然会收获更多。 第二,我讲解的对象没有认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想要彻底搞明白的欲望也不强。
事例二:
在去年用CAD画图时,我有好几个问题没有解决,今年与同事一起做,打开了不少疙瘩。这些疙瘩自己能够解决吗?肯定是能的,他们用的办法 也很简单,一个是自己摸索命令,一个是向搜索引擎求助。那自己为什么没有去尝试解决呢?
自己为什么没有去尝试解决呢?
答案是:习惯了。
我习惯了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好像它本来就是这样似的。细思极恐!
这两个案例是一样的,都是自己主动尝试,未果,再次主动尝试,未果…然后放下了,别人问起时,自己的想法和回答是“我尝试过,没有成功,你可以试一试”,其实潜意识里面已经放弃抵抗了,“这个问题我努力过了,解决不了,放着吧”,可是,自己是什么时候尝试的?一年以前?过了一年了,自己一定是有更多的途径和办法,更高的认知效率去探究,不是吗?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稻盛和夫说: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来评断能与不能,那么任何新的、困难的事物无论再过多久,也不会有完成的一天。
一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了。
“我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大量过去积攒的问题,都会在未来某一天自动出现解决方法。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还要记得那个问题。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都不记得这个问题了,估计它也已经从你的生活里消失了” ——李笑来
我相信这句话,所以,我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写下来,电子化,然后用新的方法一遍遍地审视它,而不是让直觉这匹黑马自由地冲撞,黑马白马与骑手,建立起一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