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幸参加了书会的阅读马拉松,在图书馆静静的读完了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 说实话,这本书两个月前便开始读了,可是断断续续一直没能读完。前几天看到知乎上说有两种人不需要看这本书,一种是志向高远而且高度自律的人,另外一种是小富即安且安于平庸的人;心里一琢磨,觉得自己属于这两种人之外的第三种人: 既渴望变得强大,但又时常犯懒,内心希望找到有效并系统的成长方法。于是意识到采铜的这本书其实还挺值得一读的。书中采铜提到了诸多观点,是我在原先的生活工作中未曾想到或未总结但又殊为重要的东西,这些观点把我头脑中一些模糊的概念用手术刀一般的描述,精准恰当地表达了出来,有的甚至在观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操作的模型,让我在生活中得以运用。作为心理学博士的采铜,在论证方面也做得极为细致,观点之后各类实例能娓娓道来,理解起来通俗易懂。
全书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七个侧面,讲述了采铜的经历和对经历的思考,有心理学,也有不同学科,不同实践领域的经验和知识。书中启发性的观点随处可见,而且带着不同心境和际遇去阅读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摘录一下几点和大家分享:
如何对待时间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这是困扰很多人已久的问题。 书中提到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Philip Zimbardo的建议,就是根据不同的场景采用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以及未来视角来来看待时间。比如工作的时候,为了完成接下来的目标,你需要放弃当下的享乐专心工作,这是用未来视角看待时间;当疲惫一天下班回家后,你不必再为明天的会议或报告而担心,而应该放下工作,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这是便是享乐主义视角;而当一年到头的时候,亲朋好友团聚一堂,你不必急着想新一年的计划,而是先回望总结并分享这一年走过的时光,这时便是积极过去的视角。人有时候可能会由于环境原因过于沉浸在某个时间视角里,逐渐学会灵活地在不同的时间视角里转换能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感知时间,进而影响我们对生活的看法。
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对于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采铜有着自己的评估体系,这个体系叫做收益半衰期:一件事情在当下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和物质层面的,称之为“收益值”;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半衰期”。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两个维度衡量,由此可以得到这两个事件组成的四类事件,即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生活中,我们喜欢做的一类事情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比如玩一晚上网游,一顿吃撑的自助餐等等。而长半衰期的事情,我们经常会不情愿做,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这便造成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发现自己总是很被事情填满,可是忙的不可开交的成果似乎并不明显,或者刚获得的成就感稍纵即逝。症结便在于我们很少做半衰期长的事情,比如组织一次读书会,尽管过程繁琐,也许终将被人淡忘,但是在过程中你的沟通组织能力却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还有的长半衰期的事情比如坚持运动,学会欣赏音乐,读经典,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等等,都是能够带给人长远影响和意义的。
如何选择
谈到选择,首先大家可能会想到的便是如何确定选择的标准。书中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于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我们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考虑他人的看法,与环境的冲突,而容易忽略自己内心的渴望。比如高薪的金融工作在大多数人眼中是自带光环,但是对你来说是最渴望的吗?或许你像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一样期待能选择一条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但是你是否有勇气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呢?采铜在这一章提到了人的四层格局,即:看不见,看自己,看天地和看众生。 看不见的人只会盲从并随波逐流;看自己的人是精致的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看天地的人毕生的行动在追求并捍卫真理;而看众生之人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随着阅历和生命的积累,我们的人生会慢慢经历不同的格局,大多数人最终可能没有机会走到看众生的格局,但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只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进行选择,都能够在自己现有的格局上,稍微往上走一步,看到更大的天地。如果选择太多了怎么办?采铜在这一章介绍了维度分析法,即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就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估。作者在书中以挑选工作为例就维度分析法进行了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原书看到具体的阐述,在此就不赘述了。
如何处理繁琐的任务
当我们身处一项繁琐的任务时,我们时常纠结从何开始。多数人可能和我一样会随意找一个切入点开始工作,往往发现做到最难的部分会容易卡壳,甚至会需要推倒重新来过。而采铜提出来的“核心思考区间”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工作中的任务要分清主次,对于每一件任务要首先理解最核心的部分。通常最核心的部分要在最先开始着手,这样把核心部分-通常也是最难的部分处理好后,接下来的操作性或者支持性的工作就不会那么紧张。举个例子,领导让你做一个PPT,你第一步准备做什么,是先挑一个漂亮的主题模板吗?不是。是马上去百度谷歌查资料吗?也不是。正确的答案是:设计PPT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以及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然后PPT的架构就出来了。
如何对知识进行操练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平日里接触的信息若加以总结便能成为知识,知识指导实践便能慢慢培养技能。采铜认为,不管我们想学或者正在学的某一领域的知识,我们不需要把它当做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躺在书本里的知识,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动态的,可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如何能有效的操练知识呢?我们可尝试写作式操练,游戏式操练,和设计式操练。在写作时,我们会必须分析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依靠缜密的逻辑将观点表述出来,这样可对模糊的知识点进行内化与参悟,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而游戏式操练主张通过游戏或者挑战来锻炼思考能力,从而培养技能,比如【穷爸爸富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推出的Cash Flow可以提高玩家的理财能力,大航海时代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地理和文化知识。最后一种是设计式操练,即调用已有知识,设计解决方案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比如大学里常见的机器人比赛,商业Case比赛,都是通过设计式操练让人利用知识培养技能。
如何突破工作记忆的限制
英国的谚语里有句话说: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可见英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图像能表述的巨大信息量。其实图像对于人的思考也有促进作用,比如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能随手画下来,会发现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新的思路蹦出来,最后的解决方案会更多元。那如何选择合适的图形呢?采铜的建议是基于所思考内容的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之拼配的的图形试样,比如思维导图,流程图,结构图等等。 流程图表达的是动态过程,通常有箭头表示时间或事件的流动方向,而结构图代表静态结构,显示不同元素间的结构关系。 关于不同图形表达的实例样式,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在书中找到。
如何不痛苦地坚持到底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通过实验发现,在兴趣这种内部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完成同一任务的表现比在物质驱动下更好。我们平时谈论意志力的重要性,但其实意志力并非万能,大多数人能够长期坚持一件事情,通常是因为这件事给人带来的满足感和丰盈感超出了所有的付出。那么如何坚持一件事情呢?采铜提出了三点方法,其中增加互动这一点我颇有感触。比如徒步,对于一个人坚持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是如果和三五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一个徒步团体,定期选择不同的线路进行徒步,便是一件有趣的过程。在徒步中不仅可以相互扶持,也可以有思维的碰撞,灵感的火花,最后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朋友间的友谊。 读书也如此,我们如果把读书与分享结合,那读书就不仅仅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在分享中我们与伙伴们互动,甚至帮伙伴解答疑惑,不知不觉我们对于书中的观点会有进一步理解。互动其实可以运用在很多看似枯燥的事情上,只要平时多留意地加以运用,我们也会把看似难以坚持的事情持续下去。
如何保持独特性
在大千世界,独特性可以让你更容易被发现,被牢记,并且变得不可替代。更加重要的是,独特意味着你的形象,个性,学识,经历,技能中的一项或者几项是别人无法复制,无法轻易模仿的,意味着多元的世界又多了一种可能性。那么如何创造独特性呢?作者提出来的建议是:尽量去做酷的事。 一件“酷”的事情往往是给我们带来不确定的回报的,因为它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所以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们的潜力和创造力会得到激发,完成一件“酷”的事往往意味着重新发现事物的新特性和自我的价值,最终你会让因为与众不同的选择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结
看完全书的第一个感受是酣畅丰盈,就像一个模糊的昨夜之梦被一个路人精准地讲述了出来。后来看到知乎上有人提到他的写作模式其实借鉴了西蒙·斯涅克的黄金圈法则,在每一节都先讲为什么,然后再谈怎么做,在章节末尾甚至还有实践练习可以参考。这样让读者可以在理解-内化-实践的方式中更加轻松地消化知识。 当然,广袤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探索一套可行的理论指导,而采铜的建议也只是众多的指导理论之一,更多的功课是在实践中的应用,希望大家通过应用得到的反馈得以不断完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