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这样评价李子柒的作品:“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李子柒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她不仅得到了央视的高度评价,还火遍了全球。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规模经济使得物品的生产制造远离了我们的视野,万物生长在我们看来也变得遥远而陌生。
因此,当看到视频里出现的“盐”、“棉被”、“蓝染”、“羊毛披风”、“古方红糖”等等的日常手工艺时,我们不由得赞叹李子柒的才能。
但是,这些制造方法是近现代才开始被发现的吗?其实并不是,它们早在1637年已被宋应星编写在了《天工开物》中。
《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章,是中国古代极为完备的关于农业和日常手工业的综合性著作,是令人意欲复现传统手工制艺和农业栽培技术的首选读本。
正如央视评论的那样,李子柒视频神还原《天工开物》,无疑把中国文化推向了世界。
01 立言:做一个让天下衣食富足的美梦
神农尝百草并发明了翻土用的耒耜,开启了耕播农业,使人们得以慢慢摆脱游猎进入定居生活。
神农氏为百姓做的一切全被一个人看在眼里,他励志要学神农氏,种好五谷,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
他就是《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
提到宋应星,不得不提他的哥哥宋应昇和好朋友涂绍煃,若没有两位友人的鼎力支持,或许这本书也将与我们失之交臂。
学有所成造福天下一直都是他们三人共同的理想。
乡试中宋应星、哥哥宋应昇、好朋友涂绍煃均上榜,三人一行从南往北走,到北京考试。
可是天公不作美,宋应星和哥哥一连考了六次都没考上。
不过,尽管每次科考他们都是落第而返,但对宋应星来说又是“满载而归”,正如他所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六年的科考路,他的脚步踏遍了大江南北,老百姓的生活和生产技术的使用都被他一一记下。
正因为有着与众不同的志向,落第而返倒成了他著书的助力,他在一次次往返中不断成长。
每篇开篇的“宋子曰”都可以品读到宋应星豁达乐观的态度和感知万事万物的智慧,发现了自然的生长规律以及天地之间的孕育。
摒弃功利,回归自然,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他的梦想至死不渝。
02 践行:秉持初心毫不动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基就是让每个人都衣食饱暖。宋应星早早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他发下豪言壮志,要把所有有用的实学全部集中在一起写一本书,写一本有利家国、有利百姓的好书。
他确实也做到了,只是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他五十岁完成了第一版《天工开物》的印制,而后晚年回到家乡耕读持家,教文化传技术,把书里总结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都传授予相邻。
作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初版《天工开物》距今已有三百八十五年。
他在《天工开物》中梳理了一百三十多种生产技术和工具,在对古代各项生产技术的系统总结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他在书里还配了一百二十三张手绘的图,把细节画得非常清楚,以至于我们现在看见这些栩栩如生的图案,就能真的明白,处在十七世纪的明朝工艺,达到了怎样的水准。
03 传承: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
如果谈梦想,我想应该很少人会把农民这个职业作为自己的理想。
现代人是这样,宋应星所处的时代也一样。
他在乃粒的“宋子曰”中表示,读书的人把“农夫”看作是骂人的言语,太多的人忘记了食物的来源,但偏偏有这么一个人无论功名如何,始终把自己扎根泥土,终日与水稻打交道。
他发现了第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天工开物》中的养蚕业利用杂种优势使他得到启示,将研究方向重点放在为自花授粉作物水稻的杂种优势上,从此年轻的袁隆平开启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也正是这个开端解决了数亿计百姓的口粮。
“禾下乘凉梦,百姓衣食无忧”不再是梦想,由宋应星先生手里递来的交接棒,稳稳的落在了袁隆平先生的手中。
每本书都是一根交接棒,每个实践的人都是接力者。
04 写在最后
在《典籍里的中国》里,老年宋应星和老年袁隆平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让我内心颇为震撼,他们对视的眼神中满是坚定。
相隔三百余年的袁隆平和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而连接起这场跨越古今对话的,正是一本典籍《天工开物》。
物自天生,工开于人。
只要还有一人传承,中国文化就不会断,请握紧我们手中的这根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