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春天,中国当代艺术之父栗宪庭先生说要去一趟苏州看园林,如此难得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立马买了机票从上海转到了苏州。栗先生说他要下午才到,让我自己先随便走走。
知道栗先生他们只看小园子,我自己就奔拙政园而去。也是鬼使神差,进大门就拐进了左边,抬头一看,第一个院子就是苏州园林博物馆,后来得知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文馆。馆内的园林艺术厅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借景、对景、分景、隔景,步移景异诸多词语一古脑儿涌了上来。迈出了博物馆的后门,眼前的楼台亭榭,游廊小径蜿蜒,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了然于胸,一片清明。读书轩的木门窗用的是冰裂纹样式棂花,象征坚冰出现裂纹开始消融,寒冬已过,大地回春,万物开始复苏。当年书生十年寒窗苦读,坐于此中,心中一定是满载着这样的期盼。
后来发现拙政园游览图的导游路线是最后进园林博物馆,那是大错特错!之前走马观花的看着,最后出来前再给个专业教育,于我可能就要再进去看一次。
下午的沧浪亭又有奇遇,前一晚在网上大致搜了一些园林资讯,得知沧浪亭内曲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共有108种式样。进得园中,虽然紧跟着大师们看着庭园建筑,自己眼中暗暗寻着漏窗,出得这个院子进了那个院子,猛然发现眼中走廊墙上的两个窗户怎么形状不一样,回头一看,廊上每个窗户都不一样,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那个108种式样的漏窗吗?兴奋得绕着各种窗户看来看去,如同掘到了宝。
回北京后,心里惦记着园子,刚好自己家的前面还有一小块地,就琢磨着实验一下,当然不能没可能建亭台楼阁。我用了青砖做了一段墙,没有全部圈起来,是因为门前就是小区的水池,我把它借景进来,坐在家里,围墙挡着了其他建筑,于我就只看见水池,好像是自家的呢。
我还在右边的围墙上用了一段木栏,因为围墙边就是园区建的小水沟,夏天会放水,因为有“窗”,我在房子里能听到流水的声音了。
太小的一块地,还是种菜吧,把地用砖头在地上写了一个“田”字,分成四块,既可以种不同的品种,又可以寄托一点心思。
今天北京下雨,海棠树因为去年休息了一年,花也没开,果也没结,今年结的果就把树都压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