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听吴晓波老师讲了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老人怎么解决熊孩子捣乱的事儿。
老约翰喜欢安静,然而最近有几个熊孩子天天跑到他家附近的垃圾桶那里玩,无聊了就踢垃圾桶踢的哐哐响。邻居老头也烦不胜烦,又是骂又是赶,熊孩子们却越踢越大声,天天来和老头子对着干。有一天老约翰想了个办法,跟邻居说你先别管,让我来解决这些傻小子。邻居半信半疑,好奇老约翰要怎么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于是当孩子们又在那里踢垃圾桶取乐的时候,老约翰走过去对他们说:“孩子们,我觉得你们踢垃圾桶的声音很好听!我想每天都能听到。这样吧,你们每天都按时来踢半个小时,我给你们一块钱,怎么样?”熊孩子们一听,踢垃圾桶还有钱拿,这么好的事当然很开心就都满口答应。果不其然,之后每天熊孩子们一放学就准时跑来踢垃圾桶,半个小时后老约翰也按约定给每人发一块钱,然后孩子们就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就这样过了几天,孩子们来踢垃圾桶的时候,老约翰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我老了,靠失业保险过活,现在手头比较紧。所以之后你们再来踢垃圾桶,我只能付每个人5毛钱了。”孩子们一听很不高兴,但是好歹还有5毛钱,于是也答应了。只是踢起来就没那么起劲了。
又过了几天,老约翰又对孩子们提出“降薪”:“我现在实在是没钱了,所以之后你们来踢垃圾桶我只能给每人1毛钱了……”没等他说完,熊孩子们就怨声载道,抗议说才一毛钱谁要来干啊!纷纷骂骂咧咧地散了。从此以后,就没有熊孩子再来踢垃圾桶了,这片小区的住民们终于得到了久违的安宁。
我是回忆着吴晓波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在这里自己编的哈,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吴老师用它来讨论的,是“内部动机”(主动因)和“外部动机”(被动因)的问题。最早,孩子们踢垃圾桶是出于内部动机——只是觉得好玩,还有喜欢看骂他们的老头“看我不爽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老约翰则用了一点小钱,把孩子们踢垃圾的动机从单纯的取乐变成了“赚钱”。这样一来,孩子们踢垃圾桶的动机就变成了“外部驱动”,他们对踢垃圾桶这件事本身的兴趣被老约翰偷偷用零钱替代掉了。于是钱越来越少的时候,孩子们不但不再感到开心,而觉得“吃亏了”,变成踢的越来越不开心。最后当外部动机丧失的时候,熊孩子们就不再对踢垃圾桶有兴趣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真是感慨良多。
有很多人说兴趣不能当工作,大概原因也是这样,当喜欢做一件事的原因从单纯的快乐变成赚钱的手段,做这件事的乐趣多少都会有所不同。而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感到了这种“陷阱”的存在。就比如说加入007写作营这件事吧。在知道这个写作营之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坚持每天一篇日记。无论大事小事,每天必写,后来时间不够了也基本上两三天写一篇。后来偶然知道了007并加入了,写作营的要求是每周交一篇“作业”就算完成任务。对我而言这当然是小意思,我信心满满地认为完全没有问题。
然而,上周的作业,我是用前一周多写的一篇随感充的数,而明天(28日)是“交作业”的日子,这一篇我“酝酿”了很久的“作业”被耽搁到今天才开始动笔。
我非常怀疑,自己对写文章单纯的兴趣,可能由于自己出于想交朋友而加入写作营,被小小的“任务”成就感偷偷替换掉了。这不得不说是很大的损失。
当然了,老约翰的“陷阱”应该可以有破局之法。那就是认识它。
当外部动机试图在心中偷偷替换掉最初的热爱的时候,我们如果能敏感地识别它,并且反思和省察: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是那个来自外部的驱动,还是这件事带给我的最初的那份感动?
在这个充满了诱惑的世界里,每一秒都有无数的欲望诞生或者消灭。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难的却是认识那“初心”究竟为何物。当它淹没在嚣嚣红尘中的时候,能把它重新寻回的人并不太多。
我们就像那些踢垃圾桶的孩子,常常被一块五毛就勾去了魂魄。
但愿我能守住自己,守住心中纯净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