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爱情
韩剧是什么?韩剧必须有爱情,而且爱情的份量不能轻,太轻就不是主流韩剧,所以韩剧还是必须围绕着爱情来编的,不过这两年韩剧已不再满足于以爱情为单一主线讲故事了,灰姑娘与王子的影子固然在,然而故事绝非仅止于此,在许多好的剧作里,可以看到多线叙述的影子。
当然多线程的故事结构一定不好控,线索越多,越不好控,尤其是在必须保爱情线索的情况下,目前涉足新兴体裁的韩剧,虽不能说把故事讲到了游刃有余,却也能算得上谨慎小心。目前能把线索圆满了的多线程韩剧,还是有的,虽然有些梗依旧难免老化或低能,然而不得不说韩剧越来越精练了,在韩剧的剧情结构里也越来越能看见好莱坞式的结构了,不再是仅仅为抒情而抒情,为纠葛而纠葛~
kmhm
这就是一部典型的带有美式结构的多线程韩剧,一开始大多数进坑的都是奔着7重人格的设定,来瞧个热闹,然后在开场区区数分钟内,便被分裂人格的霸气吸引住了。
登场秀
“你再打她的话,我会再回来教训你。”就是这样一个在RAP配乐里,扔掉烟蒂,勾起眼线,以酷炫狂霸diao炸天的姿态登场,一反池城往日形象的暴力人格虏获了一片女子们的芳心,艺术创作中诞生的坏男人形象,满足于女人们对于强势男的一切暇想,以暴力手段解救被暴力侵害的女子的情节设计,速度完成了一个人格的定性,他明明危险而暴力,怎么看着却有点儿英雄救美的豪气?
“我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先用登场秀抓住你的心。”
这显然是场有预谋的痛殴,一场过瘾的以暴制暴,直接将观众粘到了屏幕前。
“我们需要一些剧情冲突来粘人。”
所以机场撕逼大战登场了,女主与女主他哥——重点线索人物作家,在这出打打闹闹的机场大战中出场,希望自此你能记住他们,即使此时你只想看那个痛殴对手的申世奇,没关系,那也足以让你期待他的再登场而粘在屏幕前,而在此期间,我已完成了所有预设情节的铺垫,以及伏笔的设置,你大可以只为迎接首集尾部暴力人格的再登场,以偿夙愿,但是你却一定会接着去追第2集。
记得《听见你的声音》导演解说版中,导演曾坦言重要人物登场秀的重要性,并称所有重要人物的登场秀全部亲力指导,可见一部剧的成败,除了故事铺陈的设计之外,人物的登场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来也是,当观众对剧集一无所知之时,如何以最快速度一把抓住他的注意力,诱导他成为剧粉,人物的登场必须漂亮、有力。
谜,伏笔
伏笔埋得好不好,解得妙不妙,直接关系到剧的精彩程度。最捧的剧本是在平静的表面下,暗藏一个又一个玄机,当然这玄机还得无关于爱情,因为爱情必须以单线姿态依附于剧本本身展开,这便考验编剧的功力了。
《拥月》的爱情线太重,以至于最终留在观众记忆里的依然是爱情,然而这回编剧似乎有意要做一场试验,要将人格分裂之谜(家族争斗之谜)与爱情两线并立,在观众心中留下印象。
此前池城夫人宝英的那部高收视得奖之作《听见了你的声音》走的也是双线路数,虽有新意,然而与本作相比,不得不说结构依旧略显简单,节奏依旧略显缓慢了。
旁观者,不断解说
相较于以往的韩剧结构,在讲故事的手法上,本剧的编剧有意以不断设置谜团,不断解答,不断反转来讲述这个故事。
不错,除了7重人格的人物设定之外,kmhm之所以好看,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讲述故事的手法上。为了不令剧集本身过于难以理解,编剧设计了许多桥段借主配角之口反复对剧情进行解说。
这点很有意思,作为剧中人物,剧中角色往往会代观众之口问出观众的疑问,然后再由剧中人物进行解答,这种手法在《盗梦空间》等影片中也有过,片中往往会设计旁观者的角色,代观众从旁观察及发问,kmhm中俐温,俐珍,教授都有承担过这样的任务。
重点台词,不断重复
自从14集上档后,10点钟的梗就反复被拿出来说了。
“1月7日10点,我被你迷住的时间”
从第1集因为肉麻被记住的台词(女主在剧中的反应让这句台词的肉麻系数直线升高)。
台词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二度变异:
1、第一次通过女主视角,表现车度贤与申世奇有相似之处
2、第二次从车度贤回忆的角度,说明记忆错位,同时将男主对女主的情感拔升到极致高度
以至于令人印象尤其深刻。
然而如果仔细回忆,我们可以发现,同类的的关键性台词远不止于这一句,他们分布在剧集的或搞笑,或甜密,或纠心的各个环节中(贴吧中已有亲做了专门的整理)。
台词绝非随意编写,而是经过了反复设计以及精细布局。
线索太多,情节太复杂,要不乱,重点台词就必须重复,加深观众印象,解扣时才不至于上帝视角。保证线索的连贯,情节的呼应,布局越合理,越精妙,越隐蔽,揭示谜底之时引发的冲击性越大,这点让人想到《穿越星际》中“幽灵”情节的设计,妙~编剧的功力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角色,只留对情节有推动作用的
好的本子,一定先有主干情节,再有人物,再有人物设定,再有人物关系,铺助情节。情节催生角色,而非角色催生情节,这样的剧本结构才严谨,情节才扎实。
仔细看一下这部kmhm,从剧集开篇之初,被直接踢出画面的配角就不少,老牌演员出演的会长,除了开场第一个镜头,永远以壁画形式出现,只出现于照片的大妈,第7集后通通出局的各类有名有姓的医生同僚们,第11集才登场的父亲,没几个镜头的女二,男三……
在这部剧中情节的走向一定是第一位的,只有为情节服务的角色,而没有拖沓情节的人物,虽然可怜了难得出回镜的各类配角们,但是因为这部伏笔众多,情节紧凑的好剧,还是不得不为编剧的做派点个赞。
身份识别之必然性
由于除必须保住的爱情线索之外,男主的多重人格之谜是剧情的另一条线索。
因此女主的设定必须是医生,因为只有女主是医生,才能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解开男主多重人格之谜的任务,才合理。
女主必须怕地下室,只有女主怕地下室,才能与男主的人格分裂有关,才有可能发生更深的感情纠葛或者更深的渊源,成为人格分裂的原因。
这可以是两个角色,但如果要双线并重,并且不只讲爱情,多线合一,那么就需要合并精减角色,本剧编剧大人的做法是,将这双重任务由一个角色承担掉,以避免剧情拖沓累赘。(让主角身兼数责,感觉现在不少韩剧都在尝试这么干了,以便让剧情更丰满)
好的编剧会不断合并、关联线索。线索与线索之间有越多合理的关联性,剧情越紧凑好看,当然也越难编。
哥哥必须是作家(编剧自己就是作家,所以估计就地取材了,以免写叉~),是作家才有取材动因去调查男主,表面动因才基本合理。
人物设定跟身份越具必然性,逻辑越合理,结构越严谨,剧情越好看。
时下不少涉足新兴体裁的韩剧都在尝试这么做,韩剧拍到这个份儿上,制作团队的成员们应该也是有意突破跟进步的,成天拿东方式的虐恋吊人气,实在缺乏点儿含金量,他们也在尝试跟试验,有意向美剧那类精炼的编法看齐,同时又尽量不抛弃东方特有的细腻感情表现手法。
拔起2/3部分的高潮
韩剧的通病,就是下半场剧情乏力,这点除了像当年《狗与狼的时间》(前4集入戏慢),准备数年完成整部剧本再拍的作品之外,很难得有下半场剧本不烂的,可能韩剧本质还是个言情剧剧种,当下半场无论干什么主业的男主角们回归到爱死女主这道康庄大道上,再新奇的设定都无法拯救狗血剧情了~~大概《狗与狼的时间》这类谍战主导(哈姆雷特式)的剧方能除外,《healer》也类似此类吧~
所以光有新奇设定是不够的,要拔起下半场的高潮,前期线索的设定,必须最终能够多线合一,这一点,在kmhm播到前10集时,有亲写评时也表示过担扰。如果14集尾没有这一幕谜底揭示的话,我们没有发现编剧布下如此多的线索的话,当男女主角完成定情这幕大戏后,接下去的6集到底能讲什么的确有够让人捏把汗的,毕竟搞笑,虐恋,洒狗血都不能为剧的品质带来多少加分,最多也就是还能看看~
但是第14集尾kmhm引来了自第8集男女主角动情后的大高潮,这个高潮不仅在剧情逻辑上自然地将男女主角的感情深刻度升华到了顶点,也将7重人格之谜,家族争斗之谜推至一个爆发点。
当矛盾冲突合流之际,在临近尾声2/3之处迎来大高潮,就剧本设计上来看,这真是一个黄金的时间点,对于完美的收尾将有极强助力,如果接下去6集节奏控得好,收得住,那么这很有可能会成为一部留有余韵的作品(如《狗与狼的时间》),而非大量草草收尾的作品
难演的,对根基深的演员是机会
这是编剧的胜利,也是演员的胜利,就像当年的《星你》,你很难想像如果金贤秀辞演,该剧的走向会如何?外表20岁出头,内心500岁的外星人,若不是经历过《拥月》帝王角色锤炼的小金,估计还真难找出一个与剧本角色的同龄的演员能担此重任了。
而当kmhm出炉之时,写出这样一个7重人格的角色的编剧,对于谁来出演,应该也是忐忑的,7个不同的人物,1个演员承担,很有点法式哑剧的意思了。
想想之前的辞演风波,正如朴叙俊发布会所言“难以想像谁来出演。”而最后接演的是说出了“看见许多辞演报道后,会想为什么不找我呢?然后这回终于找到我了”这样的话的池城。
其实在看到这句报道时,是令人有很深的感触的。想像得出来,作为一个会说出这样的话的老演员,池城在内心中应该一直对自己的演技充满信心,然而机会有时往往不是你努力了就会垂手可得,你只能坦然地做好面前的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向前,他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个演员,我们只能说对于剧本也好,演员也罢,机缘对了。
池城、黄静茵,加上一个让人惊讶于好演技的朴叙俊(真不愧是裴勇俊的门生,出手不凡)终于撑起了这样一部要命韩剧的重点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