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异类》这本书的启发,以及改变自己主创彭萦的分享:《7年前,我开始了一万小时倒计时……》。
1、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最怕你迟迟不开始
关于成功,很多人会说只要坚持就能成功,但是很多人却迟迟不肯踏出第一步:
“因为……我还没准备好……”
“我害怕做不了……”
“我……”
其实,成功是可以遇见的,它就像雨滴,一点一点,最终会汇成一条属于你自己的河流。
那么,什么是10000小时定律?
简单来说,就是从事某一个领域,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所需要的时间大概是10000个小时。
我们简单拿出几点例子:
比尔盖茨,其实早在1968年,就已经进入湖滨学校,开始学习计算机了,在大学辍学之时,已经持续练习计算机7年的时间,总共加起来接近10000个小时。
甲壳虫乐队,两次的汉堡之旅,一周出场7晚,每天接近8个小时,总共1200场次的演出,总时间加起来也超过10000小时。
迈克杰克逊,能成为舞王,也是因为从小的积累……
……
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这个行业或者领域,持续学习了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持续的量变,最终引发了质变。
受到这本书与文章的启发,我也准备开始我个人的10000小时计划:
我的10000小时计划(遇见更好的自己)
写作-2018.8.13
已完成时间:0
注:这个计划,包括思考、撰写、修改文章的时间。之所以坚持这个计划,是因为写作一直是自己非常想去做的一件事。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很轻易地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来分享属于我的故事。
阅读-2018.8.13
已完成时间:0
注:这个计划包括阅读本身的时间,记笔记的时间,还有与外界分享读书感悟的时间。当然,形式以书籍为主,不包括那些刷手机、看小短文的时间。阅读和写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因为阅读,我有了写作的素材,因为写作过程的思考,提升了我的阅读能力。显然,阅读的益处早已经有人论述过,我自己的也是从中的一个受益者,这个就不再展开了。
学习技能-2018.8.13
已完成时间:0
注:这个计划,目的在于提升自己,主要涉及的领域会比较广泛,包括理财知识、软件学习、演讲练习等等。它可能也需要借助阅读这个工具去促进,不过更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实践。再多的想法,没有付出行动,那也是别人的。
2、规则
所有统计,通过两个表完成,一个是日表,一个是月表。日表记录每天完成得计划以及时间,月表则汇总一个月来执行的计划内容以及时间。
原则如下:
记少不记多:如果没有办法记录精确的时间,比如大概40分钟,就按30分钟来记录。
以15分钟作为一个记录点:这样的记录,会便于后期的整理。每天会有一个记录,每个月汇总一次,每年汇总一次。以此类推直到计划完成,每天在自己的记录表上添加一笔,应该也会是很不错的一个体验吧。
3、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身上所有的进步都是可以感受的到的。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一个月、半年、一年、甚至十年之后的变化。《奇特的一生》这本书中的柳比歇夫就是一个爱做记录的人,他的一生, 50多年如一日:研究生物、每天睡10个小时,旅游,听音乐,思考...似乎一切都那么从容、恬静,好像一切都“被安排”好了。从1916年开始记时间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这种一眼望见尽头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是一种自我监督与自我检查。
那么,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充满幸福感,首先,所有的事情变得可以区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会很明确。其次,你知道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也会很明确。甚至,你能知道自己大概多久就能在那个领域有所成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我以前有参加过好几次“写信给10年后的自己”的活动,最终都因为缺乏计划性而不了了之。我甚至忘了我所写的内容——不是活动本身没有意义(假如你能够翻翻10年前的同学录,也许就会知道这个活动的魅力)。而没办法坚持下去的原因,和我的毅力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因为计划太宽泛,无从下手,如果所有的东西变成一个切片,就跟吃西瓜一样,一片一片吃下去,那么要去完成就容易多了。
10000小时应该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和做事情时的专注度,以及强度有关系,不过我相信,只要是在路上,一直在进步,那就足够了,只需要傻傻的相信,这种量化的坚持,最终会靠近更好的自己,靠近自己的长期目标。
如果你也觉得不错,不妨和我一起开始。
让我们一起见证10000小时后的自己。
4、关于分享
一路走来,从学习理财知识而引发起的一系列东西,都是因为分享。我自己就是一个受益者。
一炜说:“分享会带来更多的分享,感动会带来更多的感动。”而我要说:“一炜说的对。”
因为大三经济学老师的分享,我学会了理财基础知识,因为想增加收入,我报了写作课,因为写作,我关注了个人成长之行,认识了一炜,因为一炜,我养成了阅读分享的习惯,因为阅读了《异类》,我开始了这10000小时计划。
所有的起点,居然是大学三年级老师的一节经济学课。
所以,做一个经常分享的人吧,分享好的想法,分享不同的经历。赠人玫瑰,便会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