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蒋方舟是谁,无需赘言。少年成名的经历,让很多人觉得她顺风顺水。自从无意中看到她的一些文字和言论之后,我忽然对她路转粉了。我觉得她对于时事总是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但是又不是像有些网络大V那样,总是反着普遍观点来博眼球、争流量,她的见解是基于曾经读过的大量的书籍,以及身为作家那种敏感的思维,“格外的坦诚和率真”。当我了解到她的功力并不只是来自所谓“天赋”,而是这表面的光鲜背后,她也所付出的超乎常人的、“日复一日”的努力之后,再读她的文字,便觉,作为同龄人,蒋方舟真的是榜样了。
《东京一年》这本书是蒋方舟2016年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在东京交流学习的一年间的日记杂文集,有演讲稿、时评、见闻、以及最新短篇小说等,“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都有其独特又不失严肃的描摹与思考。”我看到的是她在这独居一年里,关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何面对自己年少成名这样的经历,思考了“一个人要活成本来面目所需付出的努力。”
“一个人的言论、想法、生活轨迹必须定期曝光在社交网络上,接受众人的审阅和审查。如果不愿意在社交网络上暴露自己,就会‘被消失’,永远地丧失了发声的机会,消失于表达的深渊中。”——我也曾经就“表达”的欲望与形式进行过深刻的思考,最终我得出了“表达并不可耻”这样的结论,而作者的视野更为宏观,从社会现象去评论,敢于评论和发声,这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表达了。
“天真的人很容易世故,某种程度上,天真和世故并不是矛盾的特质,而往往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同阶段。天真的人不懂得珍惜这个特质,而是早早地把它当做成长必然蜕掉的皮,轻率地抛弃在一边。”“而成年后还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天真一面的人,本质则是复杂的——至少是见过复杂,才知道天真有多可贵。”就这么简单的一小段关于“天真还是复杂”的辩论,让我吃惊,新颖的观点与表达,让我无可辩驳,颠覆了我对此的认知,作者应该也是那个“见过复杂”又知“天真可贵”的人吧!
关于这两年逐渐大热的跑步潮,她这么说:“因为跑步是一种苦修。而苦修,是对过剩的回应。”“在跑步这个近乎受苦的单调运动中,把过剩的能量呕吐出来,再次控制了自己的身体。”“享受这种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来说遥远而陌生的身体痛苦”,“工具替代了身体的功能,要借助马拉松找回自己的身体”,“选择跑步而非广场舞来锻炼身体,显然是因为跑步更像是身份的象征”,等等。言辞犀利,读来痛快,让我反思自己的一段跑步的经历,以及时下的跑步热潮。
还有一段引用波伏娃的话,我也十分喜欢:“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虽然不是作者本人写的,但是这样恰到好处的引用,为她的文字增色,也让我佩服她的阅读量。让我再次想到那张她微博上的照片,整面墙上高大的书架下,一个小小的身影在伏案写作,配文曰:“日复一日。”
这本书后半段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不太喜欢大段大段的景物、语言的叙述描写,无论多么精彩与细致,如果超过一定篇幅,我就生厌,大概这是性格所致。所以对于日记这种体裁中议论的部分,简直是天生的偏爱。而蒋方舟作为同时代的同龄人,她的思考,从内容到结论于我都很受用。虽然有时候言辞稍微有点犀利和直接,但就在这种自我剖析中,才能逐渐发现真相。她说这一年来她只是变得“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也许你我都不会再像十几岁时想些看似虚无的东西,但是保持独立思考的状态,却不能停止。
我记得我曾经看史铁生的《务虚笔记》,被作者大段大段沉重的文字压得喘不过气,直觉就是“他真的想太多了”,是不是因为行动不便,导致在精神世界中的驰骋过于发达了?我学生时代有一阵子,也因为太闲、太好奇,而想太多。作家的“想太多”让他产出作品,而我的“想太多”在特定时期促进我的三观的建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同的是,我们通过那样的“务虚”的思考,才能逐渐成为后来的我们。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少年,你想多了!”大多数时候,务实是必要的,而务虚却能弥补过于务实带来的空虚无力,而这种空虚是对生命活力的消磨。想多一点,多想一点,以此增加一点点生命的深度。我愿意保持一颗好奇心,永远像个少年那样去发问、去思考,清澈执着,全神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