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植树的牧羊人》,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牧羊人在山上植树近三十年,把荒漠变成了绿洲。
故事很简单,语言很平淡,是一篇小说,但近乎传记,看起来像是真实故事的发生。解读起来,很容易就会落在“大爱”,落在“奉献”等情感点上。
多么朴素的文章啊。一节课就可以讲完。
上学期听课三次,自己也讲了两次,也为其30多年种树的经历所动容,为其坚韧不拔,奉献大爱等精神所震撼。
但总觉得有些很重要的东西丢失了,牧羊人真正的精神世界似乎没有被看到。
我们在解读时轻轻的滑过去了。作者也有意而为之。
学生们问,他为什么要种树啊?
文章是这样说的:
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从这一段话中,似乎找不到很明细的理由,我们只能从中触摸一点可能:
因为他丧失了亲人,内心很寂寞,所以,为了排遣寂寞,他决定去种树。
似乎没有什么不对。
一个历经丧失的人,是会很寂寞的呀,是会很无聊的呀。去种树,排遣寂寞,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孩子们也懵懵懂懂,似乎默认理由就是如此。
但经历过世事的成年人,总觉得有些不对。
人间丧失,万物坠落。
总感觉排遣寂寞这种理由,有些轻浮了,有点不谙世事的天真,有点配不上生命疾苦的洪流,有些配不上一颗近五十岁年纪饱经沧桑的心。
更有些配不上成年人幽暗无声的崩溃。
我似乎看见牧羊人微微一笑,沉默而过。
成年人到最后,都只剩下沉默。
2018年,当我听课又讲课的时候,隐约有些感觉,但又有些琢磨不透,但这件事一直挂在我心上。常念起,在纷乱的日常生活中,像块小石子,常轻轻敲打我的心。
2019年,我又懂了些人事,又听闻一些亲友长辈们的死讯,又梦见定格在记忆中的慈母,又忆起二十岁那年初会丧失的几百个日日夜夜,又苦熬了好几个与黑暗痛楚对峙的无眠之夜,又看见时间如苍狗,催人老去如滚滚奔流。
再读这段文字,只觉,作者写这几笔,言浅意深,再好也没有。
而所有的秘密,仍旧在这一段落。
没有经历过丧失的人怎么懂一颗失去独子,失去爱妻的如破絮般飘零的心?
那颗心,是怎样的在痛苦中浸泡过,又怎么的在痛苦中把自身拎起,发现茫茫人世,不过孑然一身?
那颗心是怎样的无数次想借酒消愁,想从此坠落,沉睡不醒,流落街头,反正一无所有,又何必经营什么农场,苦苦挣斗不休?
没有经历过丧失的人,又怎么懂这样一颗历经丧失的人内心的挣扎,无数次的自我搏斗,痛苦呐喊,暗夜呼告,在低沉中逐步获得平静,在平静中逐步突破小我,进而涌现出对万物的慈悲与对红尘世事的解脱?
所以,他从纷繁的山下,搬到了寂寞的高处。他转身,走向了本真的孤独。
他与羊群和狗相伴,平静的看着日子一天一天的流走。在这些时日里,和风一点一点吹走苦痛,日光温柔的舔舐着伤口,高处旷野无边,小花在风中些微的颤抖着,惹人垂怜,羊群啊,狗啊,无知的蠢憨模样,竟在偶尔能让人忘记哀愁。
但在夜晚啊,他还是能听见坠落这只孤鬼,在梦中,如狂风怒吼。
要经历多少这样的平静时日才让一个人终于学会了与痛苦握手言和呢?要多少时日才让内在的坠落停止拉扯,慢慢归于淡泊呢?要多少时日才有心看看这个荒芜脆弱又生机暗涌的世界呢?
不知。
只知他说:这地方缺少了树,没有了树,就没有了生命。
只知他说: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他是终于懂得了慈悲,他是终于懂得了生命,他是终于懂得了小我苦痛其实没那么要紧,但生命可贵。
因为他终于懂了。所以他决定好好生活。
所以他把自己的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他捡栗子的时候专注认真,他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种树。
中途毫无动摇,绝无放弃。
才会无所谓坚持不坚持,只是做一件事,直到自己死去。
所以,才不是只是排遣寂寞。
排遣寂寞不过是男人抽一根烟的功夫,它怎配得上他的三十年如一日心无杂念无所求?。
由一个家庭和谐,妻贤子孝,生活幸福的农场主,到一无所有,到放弃一切走向高山,到在高山中决定去种树,到最后甚至羊也不养了,还是坚持去种树,种植近三十年的植树人。
由拥有到丧失,到痛苦,到脱落,到重建,到专注。
由小我到破碎,由破碎到大我,由大我到感知生命的真谛,
一步一步,皆为山呼海啸。每一步的抉择都要与坠落苦斗。
但他都走过来了,像个男人一样与命运苦斗不休。
这是牧羊人的史诗
也是人的史诗。
但作者讲得很轻,只讲他种树,荒漠变成了绿洲,两次世界大战都在那时发生,但却全然影响不到他,人间喧嚣,世人皆在争斗破坏,而他在创造,在大地之上种植希望。
他是牧羊人呐。
圣经有言: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耶稣爱世人,如同牧人爱自己的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