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和《影响力》作者的另一本书《先发影响力》很相似。整本书围绕“情境”2个字,阐述了我们在情境里面或多或少都会被不知不觉的影响着。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我们认为我们的爱情是因为真的一见钟情。那本书认为都是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可能由于他经历的场景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选择。
分享了读完书的几个感受:
1、一个小故事:他和妻子要去外地参加婚礼,需要做飞机转机来到达目的地。但是因为第一架飞机的航班延误,导致他们没有坐上第二架飞机。这个事情导致他们需要在机场过夜。这会导致他们延误婚礼,而且更让他们生气的是,航空公司是知道第一架飞机延误的,他们不仅没有等待乘客去赶第二架飞机,反而还提前了3分钟关闭了飞机的舱门。所以你想想一下,如果你碰到这个事情,你会是什么状态呢?
嗯,我想大家应该都可以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很多的乘客去找航空公司的客服抱怨、理论、索要免费的晚餐、免费的住宿。BUT,航空公司说,你们上一个航班的晚点,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导致的晚点,并不是我们航空公司的责任,所以索要的免费晚餐、住宿我们不能答应。这时候,很多乘客会跟航空公司更加的抱怨,大喊大闹。企图让航空公司答应在自己看来非常合理的要求。
2、那这时候作者是如何做的呢?
她跟客服说:”飞机晚点弄的你也下不了班,需要在这里陪着我们听我们的各种抱怨,真的是不容易呀。这时候那个客服就吃惊的看着他,她没想到这个人一反常态,和其他人不同“。作者继续说:”你看现在这么晚了,我刚才排队过来的时候,还看到有一个年近70的老奶奶也只滞留在机场,你让他今天晚上怎么办呀“。在他说完这句话,客服说了我们可以特殊处理的。作者一看原来还可以有特殊处理的,那么就是有机会获得免费资源。他又贴上去轻轻的跟客服说:”我跟你说一件事情,但是你千万不能和其他人说,因为这违背了我对妻子的承诺“。他说完勾起了客服的好奇心,让他继续说下去。他接着说:”我和妻子都是基督徒,我们婚前约定如果她怀了baby,在4个月”显怀“之后,才能跟别人说,之前是不可以的,你是知道这个消息的第三个人。告诉你这个消息,虽然让我违背了跟妻子的约定,但是我也是为了他的健康,你看能不能给我们安排一间住宿呢?“就这样作者拿到了一张免费住宿劵。当然是他是没有违背和妻子的诺言的,他只是说了一个对自己来说善意的谎言。
那么问题来了,你对这个客服的行为的印象,是在跟他抱怨大喊大叫的大汉面前的恶人;还是在他前面所有没有拿到免费劵乘客眼中冷若冰霜,一点没有同情心的人;还在作者这里是一个特别温柔、特别有亲和力的一个客服呢?作者就用了这样一个引起我们思考的故事,开启了整本书的篇章。
作者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是,每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其实都是受到她当下所处的情境的影响,所做出的决定。
作者在这本书中,用了大量的”实验案例“来反复证明或者证实,作者上面一句话的观点。也揭开了一些我们平常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困惑。
3、那这些困惑是什么呢?
1、我是否是有同情心。比如:你看到马路上有一个乞丐,你给了他5元钱,甚至可能给20元。但是,你看到别的乞丐的时候,可能都有唯恐避之不及的感觉。有或者,你在马上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你上去嘘寒问暖。但同样还是你,看到马路上看到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却不理不睬。
4、那这时候,你是否会有困惑,为什么同一个我,同一个场景,我做出的决定会如此截然不同呢?读了这本书,给我答案。
这本书说,我对同一个事情是热情还是冷漠的行为,不是有我当下的想法而决定的。她是由我在遇到这个事情之前经历了什么决定的。例如:如果我在遇到乞丐之前经历了愉快的事情,那么我有很大概率会给乞丐钱,如果我刚好在之前中了500万彩票,那我都有可能会给乞丐1000元,反正我也不差钱。但是如果我在遇到乞丐前,正好跟老婆吵架、被公司裁员、跟孩子生气。那么我自然会无视乞丐的存在。
我们在自身需求都没有达到满足的时候,是没有精力去关注别人的需求的,没有能力去做这种雪中送炭、乐善好施的行为。
如果我们当下要去做的事情没有那么急迫,或者暂时需求得到了满足的时候。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更容易去帮助别人,付出自己光和热去做关爱他人的事情。
上面的对为什么同一个我、同一个场景,我们做出的决定为什么截然不同所给出的答案。让我想到了最近看的一部韩国电影《寄生虫》。里面4位主角,在他们工作的富人家出去过生日度假的时候,在富人家的大客厅里面喝酒、聊天时,爸爸问儿子,富人家开出的以前的”尹司机“你知道过的如何吗?女儿说了下图这句话。”我们现在问题都很多,先照顾好我们自己吧“。当我们自己都焦头烂额,哪有精力去慈善、奉献、做贡献。我们还眼巴巴的看别人是否你能帮助我们呢。
但是,当我们已经丰衣足食、衣食无忧。过着家里有保姆、出门有司机、买东西不看价签,吃酸奶都不舔盖的时候,就好似下图。这时候,我们自然有余力去做慈善、公益、扶老奶奶过马路。
5、继续往下深挖问题
我们开头说的爱情是真的吗?联合上面的阐述,我么你知道爱情的发生,不是因为我们当下做了什么决定的,而是因为我们曾经共同经历了什么情境和事情决定的。那其实是,我们身体先有了心动的感觉在前,然后才有我们认为的爱情发生在后。
爱情就是在对的时间出现了一个对的人,因为你曾经经历过某些事情,而这时出现了一个人,他和你曾经的事情引起了共鸣,然后你就感觉他懂你、爱你。爱情就这样产生了。你爱上的不是那个实际的他,而是你曾经理想中的他。 就好似下图中,最近大热的《囧妈》中的一句对话:”在你的脑中,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你锲而不舍的改造我,让我成为那个幻想中的儿子“。
6、继续往下深挖
那么我们继续向下挖掘,我们平常的认知是男生数学好,女生到了初中后数学就大幅度落后男生。那按照书中情境对于我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观点,其实女生数学不好,是一直以来我们给予的暗示,而女生自己也接受这种暗示。所以,最后的结果也正好证明了,女生数学就是比男生差。
但是如果我们还换一个情境,我们告诉女生你的数学能力就是比男生强,你的数学就是可以胜过男生,那么实验结果会发现,女生的数学成绩一点也不比男生差,而且还有可能比男生成绩高。
所以,最后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我10岁女儿表现出来大大咧咧,丢三落四。没有一点传统我们认知中的女生的文静的样子的时候,在我4岁儿子在遇到不顺的事情,比如:抢玩具输给了姐姐大哭大闹的时候。我可以告诉自己,他这样做真的就不对吗?他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情难道不好吗?为什么他们同样的行为,我在不同的时候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呢?通过这本书和上面的阐述和分析,这些困惑都有一些答案。
最后总结一下,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环境和情境对我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后,在我们每次遇到挫折、不顺或者看不惯父母、子女、别人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会减少抱怨,主动的去思考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如果发生过,我当时是如何处理的?我现在的情绪和行为,是因为我在发生这个这个事情之前发生了什么而造成的。
感谢师父的分享,让我非常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