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这首诗虽短,但自古而今,众说纷纭,不可胜记,百度百科文据 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0)、王秀梅 《诗经译注》<上>(中华书局,2015:45-46)、姜亮夫 等著《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9-50)等文献著作整理出来的说法大体如下:
此诗为赞美驺虞而作,但对赞美的对象即“驺虞”所指尚存较大分歧。有学者认为此诗是赞美为天子管理鸟兽的小官吏的诗歌,还有学者认为此诗是赞美猎人的诗歌。《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歌颂文王教化的诗作,说:“人伦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纯被文王之化,则庶类蕃殖,蒐田以时,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朱熹《诗集传》发挥此义,宣传“诗教”,说:“南国诸侯承文王之化,修身齐家以治其国,而其仁民之余恩,又有以及于庶类。故其春田之际,草木之茂,禽兽之多,至于如此。而诗人述其事以美之,且叹之曰:此其仁人自然,不由勉强,是即真所谓驺虞矣。”旧说另有乐贤者众多、怨生不逢时、赞驺虞称职等说,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袁梅《诗经译注》则认为是小奴隶为奴隶主放猪,经常受到驺虞(猎官名)的监视欺凌,有感而作。
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赞美自然生息繁盛的小诗,对神兽深怀感恩之心的诗。春夏之交,芦苇茁壮繁茂,蓬蒿绿意葱茏,行走在这草木深密的山野之间,随手拨开密密匝匝的草丛,发现一窝一窝的母野猪、小野猪,三五成群。深山野林里有如此多的禽兽,应感谢驺虞这个神兽,因为它的不食生物仁心护佑,使得众生灵得以繁衍生息。诗人可能想借此以歌国家统治者的神圣与仁政。因为管理者的仁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和大自然是一个道理。
……简直有些眼花缭乱,想作些辨析都不知从哪开始,还是直接说我的阅读体会吧。
首先,说这首诗是赞美猎人恐怕不确。因为诗里一个“茁”字明显说的早春,芦苇、蓬蒿才从地下冒出个芽儿。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一般是不捕猎的,尤其是雌性野物,大多在孕期,更是不会捕猎。传统注解一边注解说“豝”是母野猪,一边说是打猎,他们一定忽略了这个。还有上面那些说什么“草木繁盛”什么的也一定忽略了这个“茁”字,刚露头的芦芽和蓬蒿,根本藏不住什么母野猪公野猪大野猪小野猪的,怎么会藏那儿等你去捕猎?赞颂什么神兽仁兽当然也不靠谱了。
要理解这首诗,还得逐字逐句的分析。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茁”是个会意字,刚刚出土的草。“彼茁者葭”,就是“那些刚刚出土的芦芽。“壹发五豝”,过去注解说“壹”是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发”,有说是放箭的,有说是驱赶的;“五”是虚数,表示数量众多;“豝”,则多说是母野猪。按这些意思下来,过去解“壹发五豝”,不是说用箭射中了许多母野猪,就是赶出了许多母野猪。我前面说了,春季一般不会打猎,更不会打可能怀孕的母兽,刚出土的芦芽也不是野猪的藏身之所,因此,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愚以为,“发”不是发箭(放箭),而是由此引申出放义,这个放,是放出、放养的意思。既是放出、放养,豝当然是家猪了。“壹”,也不是完全无意义,它就是“一”,有表数量的意思,同时又表假设,有一旦之义,就如我们现在讲的“树上果子真多,一摘就是一筐”的前面那个“一”。“彼茁者葭,壹发五豝”就是说,那些刚出土的芦芽,真多啊,要是放猪来吃的话,一放可以放好几头,都够它们吃呢。
这可能是一个家境不错的人,出门时偶然的发现,所以他赶紧对随从说:“于嗟乎驺虞”——嘘——悄悄地,别声张,快回家去叫猪倌,把猪放这里来。“于”,同吁(xū)、嘘;“嗟”,嗟来之义,唤人来;“驺虞”,古代王侯管理鸟兽的官,类似于孙悟空做过的弼马温,在民间就是放牛娃羊倌猪倌饲养员一类。
第二节意思一样,不过看见的是蓬蒿的嫩芽,“豝”换成了“豵”。“豵”是小猪,“豝”是母猪,也可以是大猪,这里解作大猪更好。
我这样理解,并不是想当然,是有生活体验。芦芽,人可食,猪当然要吃,因为一部分埋在沙土里或浅水下,猪要吃还得拱,还是大猪得力,若是水里,小猪下去就淹了,吃不到,所以第一节要说“豝”。“蓬”,我们老家叫洋蒿苗,打野猪草经常割嫩的来喂猪的,如果放养猪,它们会自己吃这个。还有,我们小时候,经常放牛放猪。大人出门,发现山坡上田野里哪里牛吃的草好,就会叫我们把牛牵去,哪里有很多猪吃的东西多,就会叫把猪赶去,让它们自己吃个饱,我们在旁边看着就是了(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去找地方)。这样既饿不着猪牛,又节省了大人的劳力。
试译一下吧:
那些新生的芦芽,可放养好多猪娃。
快悄悄叫来猪倌。
那刚出土的蓬蒿,可放猪儿来吃饱。
快悄悄叫来猪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