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意写作中有一种情形,那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转化为小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和人物原形,从现实生活中积累攫取素材,将真人真事转化为小说这种虚构文体,是小说创作的一项基本功力。那么,什么样的生活素材才能转化成小说?
我在一篇评论中曾经说过,现实生活本身比小说更精彩,但是,小说并不是生活情景的简单记录和呈现。一个人的故事再精彩,倘若不经过小说艺术的修辞、取舍与重构,进行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再创作,它就失去了文本的价值与感染力。老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小说创作正是通过对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的集中与提炼,赋予其更纯粹、更极致、更有价值的内涵,从而让来自生活的人物、故事呈现出独特的“文本意义”。就小说创作而言,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创作的责任不在于故事本身,而在于通过挖掘故事内涵,结合时代背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维度进行艺术的塑造,让生活中粗泛的人物原形成为文本中的典型形象。
简单来说,文学作品可以用“虚构”与“非虚构”来两分。所有的小说都在“虚构”与“非虚构”,或者在它们之间选择自己的阵营。《哈利·波特》、《魔戒》、《暮光之城》都是虚构作品,因为现实中没有可以不考虑就业问题的魔法学校,没有精灵,高中女生更不可能在校园里邂逅一位帅气的吸血鬼男生。更多的作品是处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这个领域很广阔,作家最能发挥才情,作品也不胜枚举。当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遨游了一圈,回到现实生活中,遗憾地发现,我们终究是生活在“非虚构”的世界。所以,我们需要“非虚构”文学来帮助我们更清醒地面对现实,更勇敢地过好自己的人生。
“叙事性非虚构”作品就是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这类说法。只要稍稍回忆一篇叫做《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文章,就能知道究竟什么是“叙事性非虚构”作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记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山西省平陆县61位民工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它后来成为中国新闻写作的范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几代人。我们至今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印象深刻:绝对是一口气读完。文章的情节扣人心弦,中毒、找药品、调飞机,真可谓是步步惊心!这篇文章是那一册语文课本里最有意思的一课,每一遍重读都有初读时那样的心跳。
非虚构故事的力量到底源于什么?答案是源于真实。非虚构故事写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它发生在你我周围,它触目惊心。读小说,看别人的人生,过自己的人生;而读非虚构小说,恐怕不能仅仅是看客,而是会担心、会反思,也许某一天事情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个世界实在是难以预料。幸好有非虚构作家的存在,他们把这个真实世界中的真实故事记录下来并深入到故事背后,挖掘出可供我们参考借鉴启发深思的普遍真理,并假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写成一个个愿意读、敢于读的故事。
《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是一本系统讲述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创作方法与技巧的作品。本书作者用图表把故事的结构揭示出来,通过大量现实的例子,结合自身数十年的写作从业经验,能够帮助读者掌握此类作品写作的关键技巧,能够让有志于非虚构写作的作家们在设计故事结构、选择人物和视角、描写对话、设定场景、描写动作、发掘主题等方面做得更好,把故事写得更好看,同时又能提高写作效率。
罗伯特·麦基说:“故事是有关永恒和普遍的形式。”乔恩·弗兰克林说:“故事就像是雪花,看上去差不多,但是,每一片都不一样。”作者在书中说:“故事提炼生活意义。”发掘普通人身上不寻常的东西,写那些面临日常生活挑战的普通人,这些主题看似平凡,但更有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讲述,每个人也都需要倾听别人的故事。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和获得生活体验。写作叙事性非虚构作品,就是要从故事中寻找并提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