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小暖阳透过窗玻璃照进房间,一丝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因为室外管道维修,暖气已于昨日停供。幸亏阳光救急似的撒向小屋,要不然层层包裹的身体不知要臃肿到何时。
几时恢复暖气还不得而知。焦急等待中,让人不经意回想起儿时家里用过的小火炉。
曾几何时,只要进入冬季,小城家家户户的房檐下都会伸出一只冒烟的铁皮烟筒,像是大嘴叼着一支烟卷。
只要铁皮烟筒一冒烟,预示着寒冷的冬季模式已经开启。
小火炉除却驱赶寒意,还肩负着做饭和烧水的重任。多少个冰冷的日子,正是因为有了小火炉默默陪伴,才让漫漫长夜很快过去,也让平淡的日子增添了几分快乐。
记得树叶枯黄的时候,小城一个叫“爷坑”的地方便热闹起来。一夜间,数家杂货铺的门前堆满了黝黑的铁炉和锃亮的铁皮烟筒。
眼看到了冬季,得赶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前,将过冬的物资预备齐全。储备越冬物质也成了许多商家一年的重头戏。
回旋在“爷坑”上空的“踢里哐啷”声,像是开场的锣鼓。那是市民精心挑选火炉烟筒时发出的金属碰撞音。
对于杂货铺而言,相比烟筒铁炉的销量要逊色一些。因为许多市民家中火炉保养得好,用完一季,还可以来年继续使用。
生铁铸就的火炉,身量大约有一米多高,炉身顶着一片圆形或方形的炉盘。
炉盘上套有两个圆环和一个圆饼,是为了做饭的时候,根据锅子大小随意撤去圆环或圆饼。
无论新买的还是曾经使用过的火炉,在重新使用之前都要用泥巴将炉膛泥一遍。
泥巴大多选用耐高温的红土,里面还要掺杂少许头发。听长辈讲,这样和制而成的泥巴结实,耐用。
火炉一支起,根据房间大小,一节套着一节的烟筒就该出场了。
安装烟筒比较复杂,常常是家里的男人站在椅子上完成此道工序,女人和孩子站在旁边打下手。
“7”字形烟筒安装妥当,帮忙的小孩脸上手上已经蹭了不少煤灰,大家笑过一阵,接着又笑。
等一切就绪,炉子就可以点火。当第一缕青烟从屋檐下的烟筒里冒出来的时候,待在小屋里就不觉得冻手冻脚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多数人都住在大杂院里。只要是各家点燃的炉火一冒烟,整个大杂院的上空都被一层烟雾笼罩着。这是大杂院特有的景象。
冷清的屋子装上了火炉,立马会变得热闹许多。床板不仅挪了过来,连屋外小厨房里的案板、锅碗瓢盆也挤在巴掌大的地里不愿离开。
小屋一下子变得满当起来,居家户过日子的烟火味也常弥漫着整个屋子。常常是一踏入房门,就能猜到中午火炉上炝过浆水,晚饭蒸过萝卜馅包子。
记得冬天母亲常给我们做烩菜吃。守着火炉切白菜,削洋芋皮,泡粉条,连窗户上都布满了雾气。
火炉上正坐着一壶热水。给地上的两只保温瓶灌满开水,灌进水壶肚里的凉水过不了多久便又开始冒热气了。
水蒸气不停从壶嘴里往外冒着,屋子里不仅比平日温润多了,洗菜、刷锅也不会冻手,时常有热水不断从水壶里续出来。
母亲切洋芋块的时候,会央求她切几刀薄片。将洋芋薄片贴在火炉身上,借助于火的力量,不到一分钟,那薄片就会变成焦黄。
将烤熟的洋芋片塞入口中一嚼,还发出了“咯嘣咯嘣”的声音。一股久违的清香会弥漫整个口腔。这种味道只有在冬天才能品尝得到。
个头稍大一点的洋芋疙瘩变成了烩菜里的洋芋块。而一些不太入眼小个头的洋芋都被小孩子拿去陆续扔进了火炉底部的煤灰膛里。
用不了半个小时,屋子里就会飘来一股烤洋芋的味道。在热煤灰里焐得久了,洋芋外皮都被烤成了黑炭状。
可这并不会影响洋芋的口感。轻轻掰一块瓤儿放至口中,感觉沙沙绵糯糯的,香得让你忘了姥姥。
自从搬进有暖气的楼房里居住,烤土豆竟然成了一种念想。尽管现在物质条件充裕,吃啥有啥,但是只要一想起儿时的烤洋芋,哈喇子总会不自觉地荡漾在嘴里。
火炉不仅给童年带来了几丝舌尖的享受,也让人多了几许温暖的回忆。
尤其到了天空飘雪的日子,当一个人穿着厚重的行头踩着雪“咯吱咯吱”走回家,只要是看见炉膛里烧着的火还旺,就不愿再离开屋子半步了。
将手搭在火炉上烤一会儿,将脚靠近炉身暖上一阵子,或是窝在一旁的旧沙发里小憩片刻,再冷、再苦都不觉得有什么。
尽管儿时的夜晚少了电视和手机的陪伴,可从不觉得孤单是什么。只要是围绕在燃烧的火炉周围,双手于搪瓷盆里和面的母亲,掌着一张报纸倚在沙发背上看报的父亲和低着头在台灯下写作业的哥哥,画面看起来是那么温馨与幸福。
而我,当时也不知道在干些啥。只是觉得每天在这个时候,是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刻。只有一家人高高兴兴围坐在火炉旁,调皮、贪玩的我才会变得安静一些,听话一些。
曾记得有一次半夜睡梦中被一阵嘈杂声给惊醒。那是屋外刮大风,煤烟顺着烟筒往屋里倒灌,父母忙起身开窗、捅炉子发出的声响。
朦朦胧胧中,隐约瞅见父母披着棉袄站在风里忙碌的身影。也许怕惊动熟睡的我们,他们蹑手蹑脚的样子还是被我的眼睛捕捉到了。
母亲为我掖被子的时候,我感觉到她的手是冰凉的,可我的心里感觉是温热的。
就在写完这些文字的时候,无意间听到暖气管道注水的声音。想必不久,冰冷的屋子将重新恢复温暖。可心中的小火炉依然燃烧着,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火苗变得愈来愈暗淡。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