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氛围是轻松愉快的,老师散养式的教学模式下,活泼而愉快的管理风格让我们在其他班的紧张中偷得一丝空闲。若小学时是童年的美好,那么中学一年级则是少年的清纯了。那是只属于刚步入青春的少年们的一种舒适的,奔放的,绽放的心胸与跳跃,那才真正开始一种青春的活力,刚刚褪去稚嫩的羞涩,山泉一般的清澈,美丽的天空和小学一样的美好,但我们却能够跳的更高,伸手触摸到更多的阳光,抓住更多的云彩,像小鸟一样飞出巢,欢呼雀跃,看到更加广阔的天空。
兴奋与好奇经过一年的磨练已经消磨殆尽,二年级开始才正式步入学习的轨道。
二年级的班主任换成了另一位女老师,年轻漂亮,身材不错,扎起的乌黑长发,文静中带着一丝威严,不怒自威,让人不敢随意放肆。不过对同学倒比较友善,这样的老师有时更适合管理调皮的学生。班主任同样教我们语文,她对我们抓得就比较紧了,毕竟我们也马上面临许多考试,她的一个侄子也从其他学校到我们班读书了。
二年级开始多了一门物理课。物理课开始接触物理学的规律,类似于光的折射反射,导体非导体,最重要的还属电流电压电阻之类的,安培定律,焦耳定律,能量守恒,还有磁场的介绍等等。物理对于我们来说还是略显复杂,尤其是有关于稍复杂一点的电路图,串并联以及计算某处电压电流之类的,许多问题总是弄不清楚,一学期结束也是一团糟糕。
第一学期的物理课是一名刚来我们学校的年轻男老师讲授的,或许还是大学刚毕业,不高的个子,干瘦如柴,以至于大家总是私下讨论他在大学到底是放荡不羁了呢,还是学校伙食太差了呢?上课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有些呆板,照本宣科式的抄写提前准备好的教案,内容到没什么问题,只是上课一种放不开的羞涩,说话没有激情,也没有重点非重点的阴阳顿挫。以至于我们一度很无聊,物理自然就没学好了,并归结于老师的过错,虽然是经验不足的缘故,但也不能成为大家表示理解的借口。与此同时早已知道学校有一名优秀的女物理老师,不过由于课程繁忙便没有教我们课,在同学们的集体反应下,也有些许家长表达不满,加之我们班算是重点班,于是第二学期便换仰慕已久的女老师。
女老师正值中年,长发,留着些许刘海,个子不高,温柔和蔼的面庞下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眸。有经验的老师确实上课有着许多的不同,她能够有意识的引导大家往重要的地方去思考,也能够流畅甚至饶有兴趣介绍许多知识点,以前不懂得电路图脉络也逐渐理清了,物理学起来稍显容易了,至少算是入门了。
物理课有许多实验,不过鉴于学校的具体情形,真正去实验室的机会少得很,一学期一次的频率。其实去了之后,新鲜感就降低不少,觉得也并不怎样的令人好奇啊,桌上摆弄的那些物件也不过尔尔,实验课也是像往常一样平平淡淡。但没去的时候总是好奇的不行,像是错失了发现什么物理定律的机会一样,似乎错过了掉下来的苹果。其实我们都知道,即使去了也不过是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即使苹果在身边落下也不会成为牛顿,仅仅是满足小小欲望的一个借口而已。
事实也的确如此,所有的人都经历过无意或有意的把掉东西地上,可是在牛顿之前,难得有人会想问什么会往下掉而不是会往天上飞,即使有人想了,也没有人能够经过复杂演算,推理出万有引力,而牛顿之后的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们虽然知道了万有引力,但在经历掉东西的时候,也只不过是顺手捡起,很少会有人想一下说:哦,这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啊。
而全人类从古至今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技术发展,出现的大师也数不胜数,不乏比牛顿更具才学的人,而历史偏偏凝聚到牛顿的时代才有破解万有引力的科学技术基础,那个苹果也偏偏在牛顿身边掉下,也偏偏也只有牛顿认真思考了,而且牛顿偏偏还有这个能力解答这一疑惑,于是便发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物理定律之一。
当然基于唯物主义观点,这是历史的必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科学技术的成熟使得相关定理的产生,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只是恰好是牛顿发现了而已;但有的时候仔细想一想,很是巧合,从分析中明显是一连串的巧合,这么多的偏偏如此,难道还不够巧合吗?世界上好多重大事件都是如此。《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就描写了不少这样的场景,从结果来看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其中过程却又充满令人咂舌的巧合,实在是令人疑惑。或许真的是神的安排了,这个理由倒可以给我们普通人一个心理慰藉。
其实,我们当然知道苹果砸到牛顿脑袋只是一个不知有无的美好故事而已,神的安排也是荒诞不经的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只不过在无聊的时候,只好用这点故事作为平日的无聊消遣了,不小心从中诞生出一个哲学家或科学家,谁知道呢?
物理实验更多的时候是由老师在课堂完成,提着一个小盒子,各种电路元器件,导线都在里面,然后画电路图,做实验,得出结果,大家在下面看的时候总是欢呼雀跃,而老师让人上去动手连线的时候却鸦雀无声了,无人应答,这个现象想必不止在我们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