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实体书店、新零售、体验经济、生活方式提案
今天和大家分享关于书店的想象。看到徐智明(曾创办“快书包”)的分享《对实体书店未来的十个想象》,书店的形态也在新零售背景下进行重塑。
人在变,需求在变,消费场景在变,所以,书店也不得不变了。
不管是shopping mall ,还是咖啡馆、书店,这些实体店的变革背后有某些相通的地方。但不同的业态又有不一样的变化历史。正好我也喜欢逛书店,也在研究新零售,也在思考书店的未来。看到这篇触发了一些思考,分享下~
10个想象中最吸引我的2个是:
书店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工作空间社交空间;
书店成为生活方式类的体验空间
边看徐智明的想象,边聊聊我的想法。
徐智明的想象基于几个前提:
1、顾客不到实体书店买书的状况,已经不可逆转
这点我是同意的。虽然我经常逛万圣书店,但消费也就在喝咖啡,很少买书,因为不打折的话:不适合大规模采购/ 买太多又懒得拿/网上打折太厉害/快递到家太方便。
2、实体店的复苏,还远未到来
之前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的冲击,造成一个书店的寒冬,近期有所复苏。我家附近就有24小时韬奋书店、万圣书店,还有单向街书店。除了卖书,会有读书类分享活动,以及咖啡冷饮、文化商品的售卖。
但卖书的方式还很老旧,还是20年前新华书店式的陈列有木有。然而,看过亚马逊书店那个酷酷的画面吗?4.8分以上高分的精选书,不再是纽约时报TOP10,而是用户投票的结果,这些评分都来自大数据。
另外还有 IF YOU LIKE , YOU WILL LOVE的选项,也就是算法推荐的线下化,而且线上线下同价(这在超市的升级体现的比较明显,比如电子价签),另外增加了儿童体验区等,都是运用线上运营的思路线下化了,很有趣有没有。
3、实体书店的复苏,需要创新
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这里会诞生多元零售新形态与新物种。
所以,我觉得目前在生鲜超市、咖啡馆等的创新是可以运用到实体书店来的,一切提升线下空间体验的方式都可以尝试,一切电商的成熟运营方式都可以线下化。
徐智明的十大想象:
1 文化空间化
他说:现在的书店增加了餐厅、面包房等,都在以书为主题的文化空间。
我觉得这是必然,现在做生鲜的都在说是连接美食的生活空间,所以都是“在物质世界里寻找精神意义”的尝试。
吃,要吃出文化,买书,当然也要买出点物理之外的精神意义。之前写到日本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特别注重体验和设计,最近也和中信书店在国内展开合作了,值得期待。
2 文化空间化的实体书店跨地域大连锁将充分发展
过去,有西西弗、言几又、中信书店、猫的天空之城书店等连锁发展迅速,未来,新的业态的连锁也将进一步发展。
中国发展最大的好处是市场广阔,从一线到二三四五线,如果把控好规模化的节奏,会打击到很多地方的小书店,就像711便利店打败一批夫妻店一样,我简单类比下。
3 实体书店需要为不买书的顾客提供非书消费场景
非书消费,比如买个本子呀,纪念册啥的,这是文创类的商品,或者喝杯咖啡,沉浸式体验下读书的氛围,和兴趣相投的人一起聊天等,前者是为非书的产品付费,后者是为服务付费。
从经营者的思路看,要让书店活下去,要找到高频消费的场景和高利润的品类。从之前读的书《体验经济》的分类来看,将消费对象氛围初级产品-产品-服务-体验。书店的进化之路,从文创产品到线下服务,最后还可以升级体验,让顾客玩起来,沉浸在场景中,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这是一个思路。
体验需要创造可回忆的东西,体验的议价权会很高,所以,体验是一种创收的方向。这也是现在超市升级,shopping mall升级在探索的方向,可以相互借鉴。
4 从网店分润,用流量赚钱
书店老板头疼的事,也是我经常逛书店也会干的事:
拿着手机在这里记下书名,马上在京东或亚马逊下单。这个场景多么熟悉。
心疼书店老板1秒钟,因为场地、空调、人工都是成本呀,利润却被网上书店带走了。怎么解决呢?线下流量线上化?徐的方案是尝试书店加入到按流量分成的模式中,成为网店的分销商。
我想想有点奇怪呢?顾客不可控,如何激励顾客通过线下渠道扫码购买,需要思考。
5 书店成为智力型自由职业者的工作空间
未来是自由人的世界,通过虚拟协作,有一部分人是可以从组织中解放出来,进行咨询、写作等智力型非全时工作的。
这类人现在的解决方案是去咖啡馆,比如周末写稿的我。但是深有体会,咖啡馆太热闹,都是约会聊天搞事情的人儿。
我觉得有个书店能提供这样的氛围,会是非常乐意的。关键是区别于咖啡馆,营造出书的主题,思想交流的空间。
或者更进一步想,自由职业者的需求,他们需要安静的空间;他们也需要社交有木有?如果有一个空间,定期有小范围主题聚会,社群的人都比较靠谱,进行一些思维的碰撞,在半自组织的情况下不断衍生,我觉得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因为解决了需求。
我都想做一个了,自由人联盟,线上协作,共享新项目,一边玩一边赚钱,线下一起碰撞,有个人空间也有小众聚会,不至于和社会脱节,又可以无限连接,会不会是一个美好的生意?
6 主题书店及其连锁化
书店的商品是书,如何在选品商差异化?现在大多是畅销书占主位,其实很多好书还没有被highlight出来,怎么办?主题化。我觉得可以把豆列搬到线下来,呈现在你眼前,会很震惊有木有?
主题有哪些呢?儿童类、美食类、旅行类,围绕兴趣卖书,围绕兴趣做活动做课程,连接有共同兴趣的人。
7 行业门店书店化
比如银行门店,可以组合进生活主题的复合空间?
比如二手房企业,可以组合进家居主题的书店?
比如旅行社,儿童培训机构,电信营业厅等等
这些可以大胆想象,去整合这些已经门可罗雀的门店,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升级改造。
这个还没有实例,但是值得想象。之前有听过这样的创业项目。
8 生活形态书店及其连锁化
台湾的诚品书店,日本的茑屋书店,二者有什么不同?
茑屋书店是极高水准的生活哦形态书店。
诚品书店则是极高水准的大众书店。
诚品是面向大众的,用高水准、精致化的选品和其他业态组合,吸引各年龄层的顾客,既包括文艺青年,也包括白领、蓝领、金领等。
但茑屋书店不同,它是办给中年以上,生活富裕稳定,有钱有闲的人的。为这样一群消费者,组合符合他们生活形态的商品和服务,向他们的生活方式做提案,让他们看到自己心目中更理想的生活。
而苏州的猫空书店,一家以卖明信片和其他文创产品为主的书店,为什么年轻人那么向往?进去发现它的顾客群,是向往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当他们隔着古镇的水光和船影,看到猫空的灯火,那种感觉是不是很熟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前段时间参加一个宁远的听读会,所有来参加的人在一个群,我看了一下微信头像和他们的签名,发现这真是一类人。可以说是文艺,可以说是热爱生活,总之,有一种探寻物质之外的精神意义的努力。这和我在一个新零售的群,全是行业BOSS的群体验完全不一样,你懂的。
所以呢,未来可以针对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奋斗青年/等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围绕人群做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方向。这个可以参考下酒吧的分类,什么清吧/同性恋酒吧/爵士酒吧,值得深入研究下。
9 未来的书店,主要是小众书店,而非大众书店
与诚品相比,茑屋书店是小众的,茑屋电器也是小众的,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提案,做透了小众市场的生活形态。
和生活形态去匹配人群,比如喜欢慢节奏的,安静的中年生活,和热闹的儿童氛围,是不一样的。
10 实体书店成为新零售的入口
看到这句话,我首先想到的是:新零售是不是也成为实体书店的入口?
徐的联想是电商,当当一开始卖书,亚马逊一开始卖书,京东在3C之后也卖书。
为什么?书是品种多,价格低,消费者广泛,具有天然的引流功能。
这是一个思路,我觉得成为入口还不至于,但是成为新零售的一个元素,一个增加体验的要素,是可以的。
十个想象看完,你有哪些感受呢?
你最近去过的最好玩的线下空间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