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成为父母之前,多数人对于家长这个角色的想象,无非来自于自己的父母,或是教养书的教战内容。过去总以为拉拔自己长大的爸妈,是天生的教养能手,好像他们与生俱来就知道要如何建立一个家。直到自己的年岁逐渐逼近甚至超过他们初为人父人母的时刻,才知道原来「父母」这个角色,没有人是无师自通的。
可惜的是,在传统的东方社会里,众人对于「父母」、尤其是「母亲」这个角色,有着不正确的期待,好像经过了十个月的怀胎,拿起奶瓶女性就知道如何当一个一百分的母亲。举例来说,火车上偶遇小孩哭闹,无声的责备视线,习惯性地射向母亲。但这真的是母亲的问题吗?
在深根孩童EQ教育长达16年的教育机构「笛飞儿」的观察下,他们指出大约只有3%的台湾家长知道如何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而这3%里面,多数教育的成功来自于孩子的特质与家长本身相近,因此这种家庭的父母很清楚知道要如何带领与自己同性质的孩子。
只不过,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将会是那幸运的3%,因此「生养」对现代女性而言,成了一种难以启齿的焦虑。因为社会习惯将这个担子交与女性承担,却忘了这从来就不是女人应当背负的职责。有些人天生气力大、担子轻,那是他的幸运。但这些成功的例子,都不该被拿来做为对照组,谴责做不好的另一群人。
于是我们采访了不同于坊间一般补习安亲班,采用清一色具有心理学背景教师的笛飞儿,希望藉由他们经手过上千个孩子的案例,与大家分享他们专业的教养经验。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一、关于及格的父母
庞大的教育费光想就令不少准爸妈心生畏惧,不过笛飞儿的杨老师却认为,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条件。「认清自己是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愿意以『满满的爱』及『平静的心态』来倾听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这些都比金钱更为不可或缺。」过去我们总认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一种给予和接受的单向箭头。实际上,两者应该是互相学习的双向关系。我们引领孩子接触这个世界,而孩子也同样教会我们如何以另一种视角,审视这个习以为常的人间。
二、如何发掘孩子的天赋
考卷上的分数永远只能扁平的测出孩子的学科能力,甚至单就学科而言,社会也普遍重视英数胜于人文学科。在笛飞儿,这里的教学不停留在刻板印象中的书本纸笔,而是以游戏和引导对话的方式,来提升孩子EQ能力。
除此之外,就连孩童的艺术天赋、组织创造的能力,都在杨老师的细腻观察下一一现形。「其实最难的不是挖掘孩子的专长,而是说服家长支持孩子不那么符合社会认同的特殊能力。」曾有一位家长求助于杨老师,原因是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念书,成天忙着经营一个粉丝人数高达三十万的粉丝团。「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言不虚,现在的问题是大人有没有那样开放而敏锐的双眼,去体察他们的特别。
即便没有专业老师那般锐利的眼光也无妨,计算机前的普通家长若有心观察孩子的天赋,杨老师的建议相当简单。「给他一段无聊的时间,这期间抽离电视、计算机、手机等物品,其余便静待孩子的行动即可。」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是笛飞儿不断强调的重点,即使是蠢事也OK,因为唯有历经此路,才能成就孩子的天才。笛飞儿位于大安的教室就是个明显的例子,斑驳的墙壁、磨损的木头柜……处处可以看见孩子「挥洒」的痕迹,杨老师笑称这些都是孩子自由发挥后的结果。
↑斑驳的墙壁、磨损的木头柜……笛飞儿位于大安的教室处处可以看见孩子「挥洒」的痕迹,杨老师笑称这些都是孩子自由发挥后的结果。
三、教养从来就不是一套简单的公式↑对于「教养」的观念想法总是信手拈来的杨老师,眼神中总散发着睿智成熟的魅力。好似就连早已成人的我们,过往那些亦步亦趋的成长之路,彷佛都被看的一清二楚。
访谈过程中,对于「教养」的观念想法总是信手拈来的杨老师,由于经验丰富,因此眼神中总散发着睿智成熟的魅力。好似就连早已成人的我们,也逃不过她的视线。过往是怎样的孩子、那些亦步亦趋的成长之路,彷佛都被看的一清二楚。在她脑海里,就像是备有一套完整的教养地图,每个令家长棘手的难解状况,都能在杨老师的抽丝剥茧之下梳理成章。
只不过教养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函数公式,并不是输入「孩子老爱在火车上哭闹」,就能从老师那边得到一个直接又简便的解法,毕竟这中间的前因后果,以及影响因子太多。因此为了帮助无法将孩子送到笛飞儿,却又十分关切教养的家长,笛飞儿在今年推出了「跳养App」。这套由儿童心理专家研发的软件,主要功能是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透过填写题组,适才适性的分析出专属每个孩子的个性改善建议,让父母有依循的方向。
AQiLh2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