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一般指虚构故事作品(英文名:fairy tale),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童话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代表作品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
如何在课堂上体现童话这个体裁的特殊性?它幻想,它离奇,它具有更加深刻的审美情节和文学价值。
童话不是记叙文,教法自然与记叙文得有区别。
童话也不是说明文,可以总结说明方法。
它,该如何去上?
台湾作家林良在《童话的特质》一文里,将童话世界比作建筑物来分析,以最常用的五种“积木”来描述它的特征,这五种“积木”分别如下:
1.“物我关系的混乱”。例如,孩子可以跟树叶说话,向路灯说再见。
2.“一切的一切都是人”。在童话世界里,猫骂老鼠、老太婆请棍子帮她赶猪过桥……这是把一切都当作人。
3.“时空观念的解体”。童话世界里,不管“哪年哪月”,不论“何时何方”,不受“时空观念的限制”。例如英国童话《杰克与豆梗》,具有魔幻色彩的豆梗一夜之间就可以由地上长到天上,巨人住的地方比空气还轻。童话作者从不考虑时空是否合理。
4.“超自然主义”。童话里的许多安排,常常是常识上的“不可能”,是自然法则所不能接受的。如天上掉下绿色带黏性的雨点、晴天有时下猪等。
5.夸张的“观念人物”。人是复杂的,人的言行常受现实生活的修正,所以在现实世界里,并没有“单一观念”的人物。比如,好吃的人,一天到晚“狼吞虎咽”;好撒谎的人,一天到晚“信口开河”。但在童话里,这样的人很多。
汪潮教授在《不同文体教学》一书中指出:“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具有三个层次:
语言符号—文学形象—文学蕴含。”
这告诉我们,童话教学应有以下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一是识别语言符号,学习语言,感受童话语言美;
二是再现文学形象,培养想象,体悟童话形象美;
三是挖掘童话意蕴,培养思维,理解童话内涵美。
01情境激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导入童话时,教师可以精心挑选音乐、动画来渲染气氛、烘托场景,营造童话故事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就截取了小壁虎在墙角爬来爬去捉蚊子的动画视频,活泼可爱的小壁虎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于是在与小壁虎打招呼中走进了文本,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童话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学生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能不知不觉地走进故事,产生“我就是故事中的那个角色”的意象,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例如,在初读《小壁虎借尾巴》时,我利用“微课”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优点为学生讲述故事,引导他们感知内容。在品读童话阶段,笔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变身成为童话故事中的小壁虎,与小鱼、老牛、燕子去对话,把“我”化在故事里。
02学习语言策略
统编教材第一学段入选的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保持了口语的特点;情节简单、形象鲜明、结构反复,具有“讲故事”的特征。这些对于低段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积极作用。
1角色表演
童话因其故事生动有趣,语言丰富多彩而吸引学生,把角色表演植入课堂,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同时内化和积累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意蕴。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乐于表现,让他们戴上童话故事中角色的头饰,做出动作、模仿口吻、表现神情,他们常常会乐在其中。
哪些童话是适合表演的呢?比如,对那些以对话推动情节的故事,就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那些结构反复的童话也适合表演。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的时候,可以由扶到放。
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童话时,小蝌蚪先找到了鲤鱼妈妈,又找到了乌龟妈妈,最后在两位妈妈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青蛙妈妈,类似故事情节反复呈现。在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演好和鲤鱼妈妈的对话,在表演中理解“迎上去”,感受小蝌蚪的礼貌。后两次则放手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演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故事演活。
角色表演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的表现欲和创作欲被激活。童话的语言、形象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于是童话中蕴含的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得以无痕渗透。
2听讲复述
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复述——讲故事仍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从童话的起源上讲,最早流传于民间的童话就是成人为儿童编的、讲给儿童听的故事。童话本来就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文学作品,具有容易复述的特征。因此,听故事和讲故事是进入童话和走出童话较好的教学策略。
我们可以在教学童话前,通过教师声情并茂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进入情境,激发阅读兴趣。童话故事结构上的表达特点,也使它适合低龄儿童进行口头复述。大多数童话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的,很多情节又是结构反复呈现,便于学生记住故事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
如《蜘蛛开店》这个童话课后的“示意图”,清楚地表达了蜘蛛开店三次更换招牌的故事。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借助这个情节图来复述故事。又如《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巧妙地将蝌蚪发育成青蛙的科学知识蕴含在故事之中。“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是教学重点。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读全文,找到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句子,然后认真地读一读,并结合课后题,借助插图,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清楚小蝌蚪是如何发育成青蛙的。然后,再加入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等角色,借助故事中的反复情节,引导学生把故事讲生动、讲有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书面语言,提高讲故事能力。
3引发想象策略
童话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幻想,运用拟人、夸张、象征的写作方法,叙述故事,表达美好情感。低龄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个个是想象的天使。为此,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童话故事中的空白点、延伸点,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还原场景,丰满人物形象,启迪思维。
我在教学完《咕咚》1~4段后,抓住文本空白点设计了这样一个想象说话环节:大象看到大伙儿都跑起来了,他是怎么做的,又会怎么喊呢?请你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
有的学生说:“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赶紧逃命吧!’”有的学生说的时候,还加上了动作,演得绘声绘色。
在学完《小壁虎借尾巴》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想象说话的情境:“后来又有一只小壁虎不小心断了尾巴,它会向谁去借尾巴呢?”(出示句式,出示孔雀、蜥蜴、松鼠、袋鼠等动物图)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能唤醒学生的认知,激活他们的思维,感受童话神奇而美好的意境。
当然,童话故事中的想象并不是随心所欲、不着边际的,要根据文本特点,依据语言表达的规律,展开合理的想象。这里还需指出的是,在童话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到了一年级下学期还可以逐步由说过渡到写,在读中学说,说中练写,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4理解意蕴策略
理解意蕴就是感受童话故事中蕴含着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理解意蕴的主要教学思路是: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童话故事意蕴,如《小蝌蚪找妈妈》;从分析人物语言中揭示意蕴,如《小壁虎借尾巴》;从分析关键词语中揭示意蕴,如《我是什么》等。
在童话阅读中,要“让孩子像个孩子”。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一首诗中所言: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学生浸润在童话故事之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远离烦琐分析与生硬的说教,要将童话的真善美根植于学生内心,以心换心,引导学生转换角色,用心去感悟。
在教学时,可针对文本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提出这样的话题:小猴子最后啥也没得到,你想怎么劝劝它呢?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小公鸡,此时你最想对小鸭子说什么呢?也可以依据文本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咕咚》一课,当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看到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时,小动物们都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说出心声,在延续的故事情境中悟到“不能盲目跟风”的道理。在理解意蕴时,我们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和理解,从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5拓展阅读策略
统编教材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虽然统编教材选用的童话数量比老教材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拓展阅读策略成了童话教学一个必不可缺的策略。教师在教学完一个童话后,可以补充相关资料,推荐阅读相同主题或者同一作家的作品,延续童话,丰富童话,提升童话教学的品质。
如在学完《我是什么》这个童话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水的其他故事,比如,《语文园地一》“我爱阅读”中《企鹅寄冰》的故事。在学好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后,《快乐读书吧》安排了读童话故事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童话。这是统编教材第一次出现读整本书的设计,编者用“泡泡提示”的方式提醒学生阅读整本书时要关注书的封面、书名和作者等信息,也要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培植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需要教师通过不同路径,把一个个故事、一本本好书带到孩子的面前。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外接触国内外优秀的童话作家,在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滋养身心。
此外,在第一学段的童话教学中,比较阅读策略在对比型结构的童话教学中,如《雨点儿》《风娃娃》等教学中,运用得也比较多,此外,仿写练笔等策略也可以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