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持续不断的思维枯竭,我很迷茫
这是我第三次写不出东西。而通过这段时间的痛苦实践我发现:一个人输入的量必须十倍于输出,否则就不可能写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甚至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东西。
对于我这样刚开始起步的小白更是如此。我在16年下半年听完李笑来老师的《这些年我的创业经验》之后,就开始践行每日3000字。后来又参加了了80后“老处男”彭小六的《知识管理训练营》,感觉学到了很多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收获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但具体到执行层面,才发现什么叫做知易行难。特别是在坚持写字儿这方面,我甚至有点狗咬刺猬——不知道从何下嘴。只能先听从六哥的建议,从写领读、书评类的文章开始,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但这类型文章写了大概一个月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坚持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在我的观念系统里,写字儿本质上是将自己的长期积累,经过加工和处理之后诉诸于文字的过程。可是我在写类似于领读类文章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提炼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再复述一遍。
这种方式的写字虽然有助于充分理解和消化书里面的内容,但本质上是把自己的笔记(最多是心得)分享出去的过程,既无法提高你的写作水平,也没有办法锻炼自己独立、深入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在仅仅坚持了一个月之后就放弃了。
2.好了伤疤忘了疼
后来就把时间全部花在了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上面。直到今年11月份,好不容易结束了枯燥不堪的考试之旅之后,突然想到自己已经有将近一年时间不曾看过一本书,写过一天字儿了。
紧接着,大脑就开始不由自主的再次启动“马后炮模式”:
“我这是怎么了,怎么就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耽搁了呢?”
“我不是决心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作家吗?”
“如果我能每天抽出哪怕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书写作,现在说不定已经成为简书的签约作者了”
“我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儿撂在那儿将近一年?!”
……
我发神经似的对于之前“半途而废”的行径懊悔不已,完全忘记了当初是放弃持续写字的理由,更加忘了我脑袋里其实依然没有多少的东西。
于是我又开始的打算坚持“每日3000字”(我表面上对自己的要求是“每日千字”,但只要开始写就忍不住奔着3000字的目标去了)。
前半个月还可以,顶多就是写的慢一点。有时候一天一篇,有时候两天一篇。
可之后日子就觉得自己有点思维枯竭了;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虽然我每天都在阅读,但是阅读速度很慢;读一本书一天顶多读一、二章,而且还不是每天都有时间看。这样算下来读完一本书大概需要一个礼拜多。
虽然有时候也读一些大咖们的文章,比如熊大大的《熊逸书院》,连岳老师、雾满拦江老师以及和菜头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对远远不足以让我完成“每日3000字”的目标。
而且即便每天都在读不同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并没有激发大脑的反思情绪。更多的时候是读过去就读过去了,没有任何回味的空间,顶多就是有点儿印象而已。这样我异常苦恼。
3.被逼到自欺欺人
更可气的是就在上给礼拜六,我为了强逼自己写字儿,居然根据12月6日发生的“莎普爱思事件”,凑出一篇“莎普爱思教会我们要正确对待白内障”。
当然你们也猜得到,我这里之所以用“凑”这个字眼,是因为整篇文章大部分内容都是我临时收集而来的。虽然我还没有无耻到完全不加修饰的直接复制粘贴过去,但这和我一年前写领读,把别人的东西加工一下,当做自己的发表出去其实是一个逻辑——我崩溃了。
经过彻夜的反思,我发现之前对自己的期待和认知存在偏误。
之前我认为自己之所以一事无成,是因为缺乏坚持下去的恒心和毅力,总是做到一半就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
可实际上我每次放弃一件事情,都是源于能力上无法胜任。之前在文章里说自己只是一条“臭咸鱼”并非妄自菲薄。因为如果从教育经历的角度看,我可能连高中水平都达不到。
我其实很清楚,自己从小就缺乏系统性和规范化的成长教育。特殊的童年经历加上自身的懒惰无知让我荒废了二十多年的青葱岁月。
而这种状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不光在认知维度和深度上都弱于同龄人,甚至都没有建立起符合我年龄阶段的眼界和逻辑思辨能力。
所以进入社会的我,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为人处世,都要比同龄人差很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我长期以来一直试图逃避、隐藏的“伤疤”。
4.老天爷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落下的,必然是要补的。从这个角度上讲,老天爷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那些你有意无意错过的关键环节,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让你追悔莫及、捶胸顿足、痛心疾首、苦不堪言。对此,我是真的体会到了!!!
现在我该考虑的,不是要求自己输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装摸做样的把在电脑前一整天敲出来的三言两语发表出去;而是踏踏实实的坚持每天有所输出,有所思考;慢慢培养自己的文笔和逻辑,希望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能够达成最初的愿望。
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我现在只有30岁,还很年轻,拥有大把的精力和时间。
于是,只要我能够做到踏踏实实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前期的进步是缓慢的、低效的,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引发质的改变。
我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同时还是一个价值投资者。
那些年我所经历的试错,沦陷,反思、行动;再试错,再沦陷,再反思、在行动……让我明白了,成长的道路没有捷径。每个人都必须经历完整的阶段性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跨越。
任何价值的体现都离不开积累,任何积累都离不开长期。只有经受得住“长期”的考验,笃定的坚持“时间越长,价值越大”之事,才会在完成一个又一个跨越之后,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至此,我这条臭咸鱼才算是翻了身。
5.今后计划
我从来不给自己定长远的计划,不是害怕自己坚持不下去,而是近两年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当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好先给自己定一个比较容易完成的目标。
人贵有自知之明。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厨子,可如果脱离实际状况,给自己设定一个无法完成的目标,那么你就会在很大概率上选择放弃所做之事,或被自己的愚蠢和蛮干虐到气空力竭。
这就好比我本来只能举起30公斤的哑铃,可处于逞强好胜的心理,非得逼着自己举100公斤的。那么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举不起来,还面临着被压死的危险。
“一口吃不成胖子”,并不表示永远吃不胖。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坚持做好一件事儿;长期看来,我的努力不仅不会白费,还有可能收获难以想象的回报。
所以,从今天开始,除了坚持奉行“做时间越长,价值越大之事”的成长原则;我还给自己加了一条:
坚持“时间越长价值越大的事情”
踏踏实实的做力所能及之事,实现稳中有进的持续“增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知不觉又2000多字儿了。谁说我没有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