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字仲达,三国实际终结者,保健养生达人。
鹰顾狼视,老谋深算。
如果说三国演义前半部是诸葛亮的话,后半部就是司马懿的天下。
他的人生智慧,够我们受用一生。
1.要审时度势,看好了再出手
公元201年,洛阳郡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也就是市长助理。司马懿不愿意出山,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派人去看,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事一样。
公元208年,曹操使用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大概相当于文化部门副职。这一次他出山了。
试想,如果司马懿不出来,也有的是方法,大不了可以逃走,可以投刘备或孙权。
但是,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就明白了。
201年,曹操击败袁绍,制霸北方,势头正盛,手下荀彧、荀攸、程昱、贾诩等人才济济,如果这时候过去,很有可能没有立足之地。
然而208年,赤壁大战天下三分,曹操虽然失败,仍旧是最强的势力,兵马城市钱粮比孙刘加起来还多,并且因为诸葛亮、周瑜的存在,曹操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这是司马懿登场了,发表了一番精辟的分析,简直是雪中送炭。
曹操大腿一拍,委以重任,给儿子们当老师。
这就是审时度势的智慧,抵得上奋斗十年。
2. 隐忍不发,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
诸葛亮称赞,司马懿是天下第一善守大将。
善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忍。
诸葛亮第五次出祁山,在司马懿营前叫阵,司马懿不为所动。这时,诸葛亮使出大招,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裳,意思是,你司马懿如此小心谨慎,只配作女人而不配作将帅。这一招很奏效,司马懿手下人都被激怒了,火冒三丈。
然而司马懿,忍住了,穿上衣服转了一圈。最终把诸葛亮耗回了成都。
曹丕死后,曹睿即位,大将军曹爽逐渐掌权,排斥司马懿,给他安排了太傅这个虚职。曹爽外强中干,弄得魏国国力衰退,司马懿的老部下劝他出山,司马懿安慰他们“且止,忍不可忍。”意思是说,要忍别人忍不了的事。
忍,避免了引火烧身。
3. 不打无准备之仗
公元249年,年已70的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事变,一举定江山。
曹爽不服,说道“你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夺走了我们曹氏四代君臣建立的江山。”
司马懿意味深长:“我挥剑只有一次,可我磨剑磨了十几年。”
我们来细细的分析下这十几年司马懿准备了什么
军事上,数次打败诸葛亮,统领过雍凉兵马,提拔年轻将领不计其数,如果郭淮、钟会等誓死跟随,军中威望无人能及。
政治上,曹爽一系列愚蠢操作大失人心,接连败于吴,国力衰减,更加衬托了司马懿的精明强干。
一切都妥了,就等机遇。
终于等到了曹芳“出城谒明帝墓,就去畋猎”,司马懿扛着自己的三尺剑,领着兵士,占了洛阳。
最后上书曹芳,说曹爽奸臣吴国,我要清君侧。
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还有不成功的?
4.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司马懿生于179年,卒于251年,活了72岁,仅次于吴国丁奉。
与司马懿同级别的武将,诸葛亮54岁,周瑜36岁,郭嘉37岁,荀彧60岁.......
曹操、曹丕、曹睿都没熬过司马懿,他成了最后的赢家。
我们来看看他长寿的原因:
基因好,家族长寿。
心态好,能忍,宠辱不惊。
会保健,是五禽戏高手。
5.只求务实不求虚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司马懿可谓是理解到了精髓,做事只求其实,不图虚名。
曹丕刚刚继位,便有称帝之心,司马懿作为曹丕的老师,当然是心知肚明。
司马懿出谋划策,导演了一出禅让大戏,即将成功之时,司马懿确退居幕后,让大臣华歆上书拥立,将这一天大的功劳让给了别人。
为什么让给别人,因为曹丕实属篡汉,当时还是有很多人不服的,这个拥立之功会得罪很多人。
司马懿得到了什么实在的东西?
他得到了曹丕的信任。
这就是务实。
6. 懂得避让,在逆境中发现出路
曹丕临死之时,任命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
曹爽是曹氏宗亲,一直瞧不上司马懿,联合宗族势力,共同排挤司马懿,
那段时光,可以说的司马懿的至暗时刻。司马懿处处避让,保全自己。
最后,曹爽建议曹睿,司马懿鹰顾狼视,干脆把他弄到雍凉苦寒之地,保守的风吹日晒,让他在那受受苦。
曹睿同意了,司马懿一番思考,痛快答应并感谢陛下,回家之后,笑了。
司马昭很不理解,问都被人欺负成这样了,父亲怎么笑了?
司马懿说,我笑了么,你懂个屁,雍凉是防御诸葛亮第一阵线,可以连兵马,培植势力。并且远离朝廷纷争,如果继续在京城待着,曹爽早晚弄死我。
雍凉简直是司马懿的世外桃源啊。
看到了吗,一般人面临这样的处境,愁都愁死了,然而司马懿却迎来了生机。
这就是逆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顺境把握趋势,逆境锤炼意志。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