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认真地点开了“递爪”APP,他的定位是:非荷尔蒙驱动的社交,递爪这个名字其实是:有趣人类的击掌中心,也就是你我在这里相遇,感觉志趣相投,就high five一下,这就是递爪的含义。玩法是这样的:和三五个陌生人,连麦聊话题,所有人匿名出场畅聊。
不过我没有去参与主聊,一直都是旁听,去那些聊得比较火的房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初次体验,感觉聊的人素质都很高,大约年轻人在玩吧,当然前卫的中年人也有,递爪的用户是从果壳知乎豆瓣去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知识量和表达欲,接触事物比较快,随便进哪个群聊,没有几个是聊死的,一开始也许不是很热烈,但是都渐入佳境,一下子就被APP圈粉。
今日之旅
首先接触“递爪”,是在果壳网下载的,进了“学习互助小组”,6个人里面3个用户刚好在分享学英语的经验,发音都很棒;进了“百无聊赖读论文局”,听了他们在讲自闭症相关的论文,今天刚好是自闭症纪念日;
进了“在教育行业打拼的心得分享”,大家一起讨论了做老师的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到了教育的“情感需要”和“差异化”,教育的改革也许会比想象中快很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目前这套方案是有缺陷的,有漏洞的;
进了“海龟汤”闲聊猜故事,进了“海外党专区”讲当地疫情、民族文化,甚至有在国外开厂的兄弟还晒了晒他的枪... ...
半路进了“互助小组”,有个产品运营小姐姐在讲他们家的产品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政府都不采纳,听了半天大概是算法可以回溯病人前两个星期的行动之类的,大概是科技虽新,可能是触及到隐私问题。
印象最深的就是“普通人的副业之路”的房间,进去两个房间,都是一个大佬在分享他的副业,讲互联网,讲运营,讲营销,这些东西是我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我也就只能把他当成故事听。
有个大哥的主业是在国内做农业,但是一直花很多时间在自学考虑酝酿他的副业,现在是在海外推“游戏陪玩”的业务,做到了天使轮融资,其实不是说他的事业吸引了我,而是他的视野和思考过程吸引了我,他的做法很简单,我们总是想把国外火的东西抄进来,而他是想把国内火的APP搬到国外去,反而不做国内市场,容易被挤出市场。
听得出他学习了很多计算机知识,不一定懂得具体的程序,但他是一个设计者,懂得一个产品从理念到设计到推出市场到融资这一系列的步骤,深入研究了许多互联网成功的案例,在有个程序员分享他做了数字币之后恰好遭到了国内市场打压,转战海外失败后,就分析了一个案例namebase:比特币+全球顶级域名,购买“认为有价值的”的域名与区块链结合起来,第一次听到真的在感慨“什么脑子?”,好的创意从来不缺市场,而且他还说,在递爪呆了两天,想把这个软件也搬到国外去,还有个大姐最大的副业是在美国做房地产市场,早年在美国开脱衣舞酒吧,简直太劲爆。
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是自己造出来的,无论是主业还是副业,能做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最幸福的事,但是这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去选择的,今天提到了公司要求员工要有“创业精神”,其实不是真的要去做成什么事,而是要让我们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而只有感兴趣的才有热情持续地深入,直至卓越之境。
认真听完了几场,真的感觉“认知升级,全局观念,全球视野”有多么重要,我希望自己以后成为这样的人。
不应该只拘泥于当前专业与技能,至少要大概了解科普某些领域,把知识面铺开,多去接触不同行业和岗位的人,在做什么,在干什么,在想什么,然而我们每个人的朋友圈真的是小之又小,今天听到几个海外党,和我们的环境不一样,思考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这几天我会流连于递爪,这次要仔细记录一下自己的“一闪即过”的灵感。
不过我在现实生活中很害羞,一群人前基本不讲话的,很接近“社恐”了,除非是熟人会呱啦呱啦讲一堆,我现在怀疑之前考研“郁郁寡欢”,其实就是缺陪聊,天天只学习,没有那种思维碰撞的快感,明天不能再怂了,不能一直在旁听了。
至少也要有“把自己介绍出去”的勇气,不然别人怎么认识我。
欢迎大家加入专题:岁月拾遗,我们一起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