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个周末,跟妈妈去买菜,聊天。
描述的是前两天跟爸爸的拌嘴,关于舅舅家孩子结婚份子钱。语言和情绪有些激动,我不耐烦的叫她别那么激动,不然别人以为我们在吵架。
她想跟我解释些什么,后来什么都没说。
心里突然感到莫名的难受。我害怕旁人的眼光,不让自己的母亲表达情绪。用一些所谓的道理,像教小孩一样教育她。她最亲的女儿,都没有耐心倾听她的困惑与压抑。
好几次她说想回老家,我舍不得。一方面希望她在身边我能好好的敬一下孝心,一方面有她在家务方面会轻松很多。
而我知道她不喜欢长住这里,没有熟悉的亲朋好友,平时只能在家里看看电视或者出去走一走。
难得想跟我聊一聊她所碰到的问题,却被我所谓的理智语言打发了。
交流在年老的父母和中年孩子之常常有一道无形的鸿沟。
2
爸爸去年轻微中风,留下有后遗症。今年脚疼了几个月,因为不想我们担心,没跟我说起。冬天老家冷,他才跟老妈一起来广州住。
晚饭后的休闲时间,爸爸时不时想找点什么话题聊一聊,我却很少集中精神回应。有时候看手机处理事情,有时候是对他说的事情不感兴趣。
即使在子女家里住着,老人家还是会孤独。因为两者之间经历的生活不一样,形成的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
我很想好好爱他们,可是连跟他们沟通交流缺乏时间和耐心,内心觉得愧疚和惶恐。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孝顺的女儿,却被现实赤裸裸的暴击。平时忙于工作,忙于陪孩子,跟老公沟通。就是没有认真对待渐渐老去的父亲母亲。
细思极恐,不知道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情形?
我的父亲母亲,受到我的真正关注和爱护太少了。
3
这些年来,忙于处理婚姻中的鸡飞狗跳,忙于学习处理亲子关系,忙于拼搏想要的事业,却把曾经无私爱着我们的父亲母亲给放在一边。总觉得等自己家庭和事业有成了,就可以好好孝顺父母。
我们容易忽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网络上太多教人如何处理亲子关系,教育出如何优秀的孩子,也会有很多谈感情的公众号,教你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然而却没什么人关注,如何与逐渐老去的爸爸妈妈们相处。
偶尔也会看到关于空巢老人的文章,感慨唏嘘后,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我们忘记了父亲母亲正在老去。
弋舟的《空巢老人调查:在孤独中,人的尊严也会丧失干净》,描述了一对“功德圆满”的夫妻老李和老伴的老年生活历程。在研究所退休后,考虑孩子在北京的压力,没有过去和孩子住一起。
他说:“我们没有料到,自己的身体会垮的那么快。”
后来请了保姆,却发现“不是你支付了金钱,就一定能够换来等值的服务。”
最后,他们选择进养老院。因为孩子远在他乡,因为这样至少可以杜绝保姆关起门在家称王称霸的可能。
看着看着满是心酸。两个高材生孩子,工作也不错,在大城市顶着压力打拼。老人家为孩子考虑,不去打扰生活。他们还有不低的退休金为保障。却也无法逃脱年迈时的孤独。
关于空巢老人的新闻很多,有不少说到了空巢老人去世很久后才被发现,不敢想象临死那一刻,他会想些什么。
不太能明白孩子为什么那么久不联系,即使不住一起,就不能多几个嘘寒问暖的电话?老人需求其实很简单,希望孩子过的好。而子女的需求,对父母的需求
3
看到简书上傅踢踢的《为什么权健们那么害人,我们的爸妈还是会信?》,文章中从保健品欺骗问题,分析了老人为什么会受骗的深沉原因。到最后点出了子女对父母爱的缺失。
看过之后,深感歉意。对无私奉献生我养我的父亲母亲。
文章中说出了很多中年子女的状态。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思维和认知都逐渐变慢,不经意的我们忽略或者以更高的视角去审视,而且没有回报相应的爱。
殊不知人之暮年,对于亲情的渴望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只是,我们习惯了无视父母的这份渴望。
4
终究,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我们也会像现在的父亲母亲,渐渐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社会的进步,局限于已有的经验和观点。
那时候,我们在敬老院,年轻的护理人员把我们当做不懂事的孩子使唤,忘记了我们已经懂得了的尊严。
我们也会每周期待孩子带着孙儿们过来探望,有希望就有失望,时不时打来电话说因为工作的事情,取消了这次探望。
那份孤寂慢慢的藏于心底,遗憾确是无悔。因为他们是我的孩子,我不希望拖累他们,就让生命随着窗外落叶渐渐凋零。
结语
人们都说父母爱孩子是全心全意无私奉献,而孩子孝顺父母总是会打一些折扣。
我只愿这些折扣尽量少一些,让父母在有生之年多能感受孩子的爱,少一些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