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现在好多文章都在教我们怎么过好大学生活,而且写得好的都可以拿出来出成教科书了,少部分已经被当作经典奉读起来,甚至一些小青年们已经开始将文章讲的理论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了。
老师老师!作为一个已经毕业并参加工作的空巢青年想举手发言!我有一句心里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TM怎么没早点看到这种文章呢?!这种文章怎么不早点发出来呢?!走了多少弯路才换来与一篇实用又出色的好文相遇啊……”
可能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才恍然大悟:当初真应该多去图书馆看看书,不然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吧;当初真不该拒绝她,不然也不会是条单身狗年年吃狗粮长大;当初就应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不然也不会经历落后就要挨打……要说如果可以回到的过去一段时间重新来过,大学时光应该都是大家的必选项吧。
当看见一篇文章在告诉我该“如何过好大学生活”的时候,自己确实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就像在夏天喝七杯茶里的西瓜汁一样,既解口渴,也有回味。但我们每个人都适合喝这种绯红的西瓜汁吗?恐怕未必。
因为大学不是别人写出来的,大学是自己过出来的。
念大学时候,我有个隔壁班同学当初立志要在四年坐冷板凳,读圣贤书,不谈恋爱,只谈学习,大一上学期表现还不错,下学期开始明显已经装不下去了,后来就玩物丧志了,不过还好基本没怎么大改变,女朋友交了不少,学科挂的也不多。
还有个从外地来念书的同学觉得大学里参加太多活动没有多少益处,有些活动能推就推,一些聚会能躲就躲,留出时间去学习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他真的在我们班里消失了,还传出了他进了传销的消息,可能这和他脱群也有点关系,老一辈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脱群也不一定能走进一个完美世界,况且最后还是班里同学发现他最近老是联系不上才报警将他救了出来。
也许我们在提着外带的西瓜汁走进学校里面的快餐店点餐前,能不能思考一下大学生活到底是个啥?是学习+恋爱的A套餐吗?是考证+加兼职的B套餐吗?是打游戏+打比赛的C套餐吗?恐怕此时的你已经无法下单了,因为大学实在是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就像我们无法定义自己的人生一样,人生几何只有临死前才明白。既然大学生活到底是个啥都还不清不楚,解答“如何过好大学生活”是不是就有点超前了。
读大学那时候我炒鸡喜欢吃学校里小摊子上煎饼果子,贴在摊车上的菜单上有各种搭配选择,有加火腿鸡蛋的,有加肉松的,有加培根的,也有只加生菜脆饼的,甚至你可以不根据菜单自己DIY搭配,只要摊主能做出来。回过头来想,这个山东煎饼就像大学生活,你怎么搭配它都是一个山东煎饼,你就是手里有一本逼格甚高的《中国山东煎饼果子制作工艺》,你配出来的也还是山东煎饼,而且味道不一定比随性乱搭出来的好吃。
前不久,朋友圈有个大学同学发了条她回母校吃螺狮粉的状态,看得出她很喜欢母校螺狮粉的味道。她曾经向我们说到过,她爱上螺狮粉前对螺狮粉是不感兴趣的,只因为经常听到周边人说螺狮粉味道臭臭的,让人无法下口。后来她心里一想,既然臭到不好吃,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店子在卖螺狮粉呢?一定有它的奥妙吧?我就要吃它一回,大不了不好吃放下筷子拍张照片走人就是。再后来她身上就经常有螺狮粉味道了。
螺狮粉确实臭,而且有两种臭,一种是从别人口里说出来得臭,另外一种是自己亲口品尝过的臭,这当然是不同的,后者更真实、更有趣、更丰富,因为这臭是自己尝出来的,很香的臭、很美味的臭、很伤心的臭、很怀念的臭、很温馨的臭等等,都由你自己决定。
生活是自己探索出来的,别人教得再好,至多可能会让你少走些弯路,但谁又能否认弯路上的风景就不能锦绣江山呢?弯路上的野物就不是诱人美食呢?
晚上排队吃食堂菜的我,是在校园里慢慢成长的我;晚上聚众吃麻辣烫的我,也是在校园里慢慢成长的我;
晚上独自喝雀巢咖啡的我,是努力学习的我;晚上默默喝红牛的我,也是努力学习的我;
晚上煮泡面的我,是处理社团工作的我,晚上熬燕麦粥的我,也是处理社团工作的我;
晚上在娃来哒约会吃饭的我,是正在恋爱的我,晚上在烧烤摊吃烧烤的我,也是正在恋爱的我。
“我”不想听书上说晚上吃这个喝那个大学才是完整的、白天做这个做那个才是大学正确的过法。
我只想用“我”的方式,过好这一生,不管路上风景怎样,远方有一片和我笑容一样的云就行。
最近特别怀念大学时光,应该是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的原因吧……不……应该是对自己不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