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一直是个笨蛋
萧秋水老师说:笨蛋就是用同一种方法,期待得到不同的结果。原来我一直是个笨蛋。
比如每天的系列里任务只是数字的累加,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
比如从来没好好研究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数、留言数和题目、内容的关系;
比如写什么能“既对自己有用也对别人有用”这个理念就选择完全的忽视,每天自说自话......
今天听秋水老师的《知识管理》课程说,我们应该重视、收集、分析、运用数据。其实最终还是落在一个“用”字上。笑来老师的写作课也曾苦口婆心的教大家要做一个对素材如饥似渴的人。
记得第一期写作课后,每天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有什么感想都会马上记下来,作为文章素材,然后再问自己“这个例子还能用到什么地方?”,那段时间写作练习动力十足,每天都以发现新例子而高兴,怎么渐渐就忘了这些方法呢......
2、为什么写作
现在每天早上写的文章,我会同步到简书上,有时候投稿被拒,小编会发来不录取的原因,大部分都是与专题要求不符。因为我从来没研究过不同专题的录取要求,只是盲目的投稿,或者投在每天写1000字这样的专题上,虽然是自动录取,关注专题的人和有许多万,但是阅读量不大,本身就说问题了,但我依然没做出任何改变。
有时候也挺迷茫,我到底是为什么写呢?为了培养写的习惯→为了深入思考→为了输出倒逼输入。那我的输入呢?只是把每天的琐事凑在一起,肯定不算高质量的输入,最终还应该要落在实实在在做的事情上,比如读书后、听课后、听分享后的收获,光是输出文字只是引发思考的过程,而思考的结果引发了什么样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改变我们的一定是行动。如果光有思考没有行动,最终的结果可能和许多人一样:读了那么多书、懂得那么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虽说我已经在“改变自己”的路上,但是什么样的行动会让我加速前行是需要不断修正的,不要想着等一切准备就绪了再开始,一定要先行动起来。表现性人格的人在行动前会纠结先迈哪条腿更好、更漂亮,而进取型人格的人早就跑出去好远了。
3、刻意练习小组任务
昨天的任务是做一个迷你版的自我介绍,这是一个对原文取舍的过程。比如为了精简,需要的是高度概括的话,有时候想保留一段文字,但这段话描述的意思太具体,概括性不强。这就反映出,当初在写原文的时候,文章的框架不够清晰,文字组织过程也太随意,这也是今后写文章需要改进的地方,至于如何改进还要读书学习。
需要提高的地方有许多,还是该向秋叶老师说的,先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做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然后按节奏、按步骤来,保持耐心,总有一天能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