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考研那段时光,我读了很多关于社会学、传播学方面的著作,而这周重试这本《社会性动物》读到的一些观点仿佛又把我带回了几年前,但感受却截然不同。下面我来讲知识点吧。
从本质来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无法脱离所在的群体去离群索居。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基本观点,下面的观点就可以展开了。
社会心理月有一个共同的因素:社会影响。即人们对他人的想法或行为产生的影响。每个人都会出现时候聪明偏差,这种偏见指的是一旦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如果我们无意中(背后)听到某人在讲我们的好话,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会喜欢这个人。
从众
从众可以定义为,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例子:三人成虎;电梯实验;线条实验。
两种原因会导致从众。1、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2、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例如被拒绝或嘲笑)或者获得奖励(例如得到喜爱和认可)。
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划分三个类型:依从、认同、内化
旁观者效应:其他的旁观者在场会一直人们采取行动。 例:扶老人
说服
中心路径:对观点加以权衡,对相关的事实或数据加以考虑,在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边缘路径:没有经过多少深思熟虑,人们并非依据对观点力量的权衡和思考过程,而是不做过多思考的依据那些简单的、往往不太相关的线索对观点做出正确、错误或者有吸引力的反应。
可信性增加:方式就之一就是不计较他们的个人利益。如果一个人在说服我们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而且还有可能失去一些东西)我们就会信任他,他也就会更有效力。
观点呈现的次序: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接受者的特征:自尊:自我感觉不好的人比那些认为自己了不起的人更容易受到宣传说服的影响。
社会认知
认知吝啬者:人们总会金利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考虑到我们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我们会试图采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策略。在采用这一策略时,我们活着忽略掉一些信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负担。
为决策设置框架:引导对提问的回答。引导型提问不仅可以影响对事实的判断,而且看影响人们对所发生事情的记忆。
信息的信后次序:
人类认知的保守性:证实偏差和事后聪明偏差都支持这样一个命题:人类认知倾向于保守。我们会尽力去保护已经形成的认知,去维护我们先前存在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定型。
当我们看到某件事情发生在某人身上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会假定,所发生的事情是和这个人是有关的。而当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会觉得事情是由于环境造成的。
自利偏差:人们总是将好的一面归为己有,而否定坏的一面。
自我辩护
每个人都有认知与行为保持一致性的要求。
减少失调:减少失调的行为是一种自我防卫行为,通过减少失调我们便可以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
登门槛技术:通过请人帮小忙,制造了一种让人们同意提供更大帮助的压力,实际上他已经为人们将来按照更高的要求办事提供了理由。(温水煮青蛙)
内部归因,外部归因。
充分的惩罚造成更大的吸引力。
如果一个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目的,有过某种困难或者痛苦的经历,那么这个目标或者目的便会更具吸引力,这一过程被称为为努力进行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