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其本质究竟是什么?
莫言以九字言“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聊”给出了简洁而深刻的见解。
这九个字看似平常,却蕴含着层层递进的关系。
吃,代表经济基础;
睡,意味着生理和谐;
聊,则象征着精神共鸣。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是生理需求,包括饥、渴、衣、住、行等方面。
在婚姻中,只有满足了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男女才会组合成婚姻。
夫妻有了经济基础便能“一起吃”,有了生育愿望就会“一起睡”,这是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求。
然而,仅仅满足这两个条件,婚姻也只是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要想让婚姻圆满,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就必须学会“一起聊”,产生精神共鸣,满足高层次的情感需求。
就如曾经有一对夫妻,恋爱时如胶似漆,婚后起初也甜蜜。
男方工作稳定,满足日常开销,两人可以“一起吃”。
但随着时间推移,生活琐碎和工作压力让他们失去交流时间和耐心,“一起睡”也成了形式,更别提“一起聊”了。
矛盾和误解在沉默中累积,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莫言认为,婚姻中有一件事,婚姻就是苟延残喘;有两件婚姻比较稳定;有三件则是可遇不可求。
在婚姻中,“一起聊”获得高层次情感需要的前提条件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及时沟通、相互鼓励。
它是婚姻中的高层次需求,是夫妻相互感情上的需要,是婚姻能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说“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聊”在婚姻中是可遇不可求呢?
关键在于“遇”。
如果在组成婚姻前,能把握时机,选择三观一致、情投意合、你情我愿的对象,组合婚姻后,便为“一起聊”打下了基础。
不用太多的经营,婚姻就会锦上添花。
但这样的“遇”并非普遍,大多数婚姻是需要经营的。
这种经营就是在满足“一起吃,一起睡”的生理需求基础上,递进到学会“一起聊”,产生精神共鸣,满足夫妻情感的高层次需求。
婚姻的本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它是一种内涵,包含爱情又超越爱情,是两个家庭的合作;
是一场自我修行,需要双方努力完成,学会成长;是建立家庭关系,为家庭提供稳定基础和纽带,传承社会价值观、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
是爱情的体现、信任的建立和沟通的重要性;
也是为了繁衍后代、基因传承。
莫言是从心理学需要层次理论角度对婚姻本质的解释,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然而,正如莫言所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婚姻亦是如此,选择不可能十全十美,最后都得经营婚姻。
马斯洛也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满足是阶梯式的,在婚姻中,我们从满足生理需求到追求情感需求,不断探索和经营,才能体会到婚姻中的酸甜苦辣,收获成长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