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选择就有成本,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当我们没有办法再做选择的时候,就不存在成本,这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的含义。
比如说去看电影,我们坐在电影院里面15分钟、20分钟,就知道这部电影好不好看。其实电影票已经买了,钱已经付了,如果这部电影不好看的话,你最合适的做法就是当场离开。因为买电影票的钱已经沉没了,不再是成本了。如果再继续观看下去,你所付出的就是你的时间成本了。
但是你看,电影院里面要播一部烂片,有多少人会在电影播到10分钟20分钟的时候,就当机立断地站起来离开呢?很难做到。
谈恋爱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大多数人谈恋爱,半年之后就过了恋爱的盲目期。这时候他们已经能够理性判断,这段感情是不是真的适合他们,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果断地提出分手呢?好多人都是拖了又拖。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知易行难,既然沉没成本不是成本,那我们用什么来做我们行动的指南呢?
王羽和丽丽同为单身青年,之前互不相识。
某日,在丽丽闺蜜婷婷的婚礼上,王羽和丽丽被安排在同一桌就餐。当时,丽丽的美貌和流露出来的气质深深的将王羽俘获,可以说一见倾心。因此,饭席间王羽对丽丽格外热情,不时为她提供各种便利,甚至连平时粗鲁的言行举止也明显收敛了许多。结果,丽丽对王羽留下了好的印象,并在宴席结束时,还应了王羽的请求,将自己的微信留给了他。
第二天开始,王羽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对丽丽展开了追求。先是请吃饭看电影,再就是旅游泡温泉,期间还买了和种衣服和化妆品,总之投入了不少时间,花了不少心思和大把银子。当然,每一次丽丽对王羽的回应也都是蛮不错的。可以说有求必应,除了没发生关系外,其它能发生的都发生了,总休来讲,王羽还是比较愉悦和满足的。
后来,在丽丽的一次生日宴会上,王羽顺利的向丽丽表白成功了。
打这之后,王羽以为丽丽迟早是自己人,加上之前为追她投入了太多精力,因此对丽丽变得没有之前那么上心了,而是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工作上,想尽快挣钱买套房子,为以后两个结果做准备。可是谁料,偏偏在这个时候,贾强像瘟疫一样不期进入了丽丽的世界。
贾强是标准的富二代,家里开了两个工厂,还经营好几家连锁超市,因为不学无术,整天开着一辆玛莎拉蒂到处撩妹。刚开始,丽丽内心的一点虚荣,对贾强产生过一丝仰慕,但毕竟她已经答应了王羽的表白,因此也就坚守着自己的防线,没有对贾强产生过任何想法。可是,贾强作为情场老司机,深谙各种把妹技巧,加上王羽对丽丽的关注度日趋下降,后来不到一个月,丽丽就像被灌了迷魂汤一样乖乖成了贾强的池中之物。
没过几天,丽丽便将王羽的微信,从自己的好友里删除了,给出的理由是不合适。
眼看煮熟的鸭子飞跑了,王羽深感懊恼。决定找丽丽讨个说法。可是,两个当初认识时,只留了微信,直到分手前,也没有留下其它联系方式。情急之下,王羽想到丽丽的闺蜜婷婷,想通过她要到丽丽的电话。不过,婷婷毕竟是丽丽的闺蜜,自然维护着她的利益,因此在王羽第一次向她提出请求时,就遭到婷婷的婉言拒绝。无奈之下,王羽用微信给婷婷发了红包,并说了一堆好话,这才要来丽丽的电话,当时激动得他感天谢地。
可惜的是,电话打过去,丽丽非但没有回心转意,反而将王羽数落了一顿,说他要房没房,要车没车,对自己也越来越冷漠,跟他在一起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并称自己已经找到意中人,让他以后不要再来纠缠,说完没等王羽开口,就将电话挂了。随后王羽又打了过去,却被提示限制呼入。
然而,王羽并没就此打住,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想办法跟丽丽取得联系,以挽回这段坠落的感情。可是,不管他怎么努力,怎么费尽心机,丽丽都没有动摇,甚至有一次被逼急了,贾强还找来一帮混混将他暴打了一顿。此后,王羽的生活一落千丈,整天借酒烧愁,破罐子破摔,活在过去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再往后,工作也丢了,干啥都没劲,整个人颓废得一塌糊涂,几乎陷入了绝望。
(故事纯属虚构)
从虚构的故事里折射出日常生活里很多现象,往往让当事人不能自拔,自暴自弃,最后怨天尤人。如果能从经济学的思维去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或许我们人生道路上迷茫的时间会更短一些,生活的会更从容一些。
这个故事里涉及到的经济学概念包括:个人估值、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稀缺、需求、科斯定律、歧视、交易费用、交易剩余、沉没成本等。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沉没成本,如果王羽知道了“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他的不甘心会不会少一点?他会不会大彻大悟?会不会为了一段不能再挽回的情感而继续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我们要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也就是除以产生的成本外,未来你将还要投入多少才能达到预期的回报,因为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你之前的投入,已经拿不回了,影响你之后的决策尽量不要被之前的投入影响到。未来的预期才是你将要考虑的。
总之一句话;“成本永远向前看,沉没成本,也叫历史成本,是向后看的”。
�1_��[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