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研究生毕业在家乡三线城市的中国银行工作,当时考虑到金融内生于经济,家乡在我们这个经济强省属于欠发达地级市,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劲儿工作不到半年我就辞了工作进入了省会城市的一家民营银行,由于我们是经济强省,省会城市也是准一线城市。
当时,我纯粹想换个城市,因此进入民营银行的身份比较尴尬,既不属于人才引进,也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对后来的职业发展多少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这可能不是非常明智的做法,但是从个人长远的规划来看,离开三线城市进入准一线城市绝对是正确的选择,所以尽管职业发展不算顺利,但我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言归正传,我是2011年1月到省会城市工作的,刚过去,行里按差不多应届生的起薪给我定的薪酬,因此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就6000多。由于我一个高中室友本科毕业就在省会城市工作,因此我刚来没有经过找房的痛苦,她已租好房子,我们俩人合租。
那时候,我对房子没有太大的概念,在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眼中,均价大约两万的房价是遥不可及的。民营银行工作非常忙碌,我几乎天天加班,全身心都在工作上。
2011年春季,万物复苏,也到了春心萌动的时候。我在同学同事聚会上认识了她的一个男同事,我和他应该属于彼此一见钟情,很快我们就进入了热恋的状态。他在事业单位工作,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又年长我几岁,因此和我相比他已经有一定的物质积累,他那时候刚在单位附近的一个老小区买了个40多平的房子,我认识他时房子还在装修状态。实际上,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是靠妈妈在老家卖了套房子才非常吃力得买的这个小房子,装修也是今天添置点明天添置点,应该是用尽了家里所有的力量。我是一个看待感情比较纯粹的人,加上当时刚参加工作,对待情感的态度还停留在学生时代,感觉对了就好了,完全不在意男生是否有房子或者房子的大小。但是他不同,在都市中浸润久的男女看待感情心里自然有杆秤,秤的两边放着双方的学历、家庭背景、物质条件、工作情况……。这也为我们之后的分手埋下了伏笔。
应该说,这段情感开始的几个月,他还是非常用心和投入的,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他单亲家庭和母亲异常亲密的相处模式以及他对于物质生活的极度渴望最终导致了我们的分手。
大概是2011年9月,我们正式分手了。那段时间,我整个人的状态是游离的。尽管理性得分析我们并不合适,但是结束一段关系终归会让你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包括对自己的否定。
这个时候,我另一个高中室友研究生毕业也来省会城市工作,我们又换了三室一厅三个人合租。
在失恋后的疗愈期,我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我要在这个城市买套房子,哪怕很小很小,但是它比男人更能够带给我稳定和安全的感觉。当然,这里面多少有一点赌气的成分,不就套40多平的小房子么?我也可以啊。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我着实被自己吓了一跳。要知道,我来自于农村,家里还有个哥哥,农村传统的观念就是资源是往儿子身上倾斜的,加上当时父亲刚在农村买了块地,造了栋在我们村算数一数二的别墅,也几乎耗尽了父母毕生的积蓄。这意味着家里几乎不可能给我经济上的支持。而我自己从2010年7月研究生毕业才工作一年多 ,在中行工作的半年由于还在实习期每个月3000不到的工资,除了生活开支几乎没有节余。这意味着我这个刚毕业不久的姑娘想在这准一线城市赤手空拳的买房子,想想也是不可思议。
当然,我不是个异想天开的人,但是我是一个一旦认准一件事就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买房子这个事我也仔细思量了下,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学经济的关系,我是一个比较早就有投资意识的人,本科的时候,我就用父母给的生活费定投过基金,也在07年高点的时候买过股票,当然股票上肯定没赚到钱,但基金上赚了些钱,当我想买房子的时候,我把基金账户的钱盘点了下,大约有6万元左右。当时行里给普通员工有10万元的消费贷款额度,加起来有16万。我当时的想法是买个40多平的房子,总价在80万左右,这样首付三成,以我的人缘,首付的钱还是可以借到的,按揭有公积金,工资里再出部分,还是可以实现的。
想清楚后,我就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告诉了他们我的决定。妈妈当时是非常吃惊的,后来妈妈告诉我她当晚把这个事情告诉我爸的时候,我爸脱口而出:“这不是天方夜谭么?”我从小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的,因此买房这件事上,我不是征求父母的意见,而是告知他们我的决定。我听出了妈妈的惊讶和压力,我告诉她,“你放心,所有的资金我自己会解决,你们不用管。”爸爸想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他给我打了个电话,大意是他仔细考虑了下,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现在年轻人的婚姻不稳定,女孩子有套自己的房子终归有个保障。同时,为表示支持,爸爸拿出了4万元钱作为支持。当时老家正在装修,正是用钱的时候,所以爸爸已经体现了最大的支持。
接下来就是马不停蹄得看房子。从11年9月份开始到12年3月份最终签下购房合同,前后花了半年的时间。因为资金有限,我只能要么选择远郊的新房,要么选择市中心的“老破小”。这里我还是想强调下,无论资金多少都不能放松对房子的要求。房子的价值体现在地段以及周边的配套上。我当时找房子的标准是:1.必须在市中心,最好离工作单位近点;2.房龄不能超过15年;3.房子有一定的附加值,比如学区,比如靠近地铁。4.户型不能有硬伤,尽量避免顶楼和底楼。5.有一定的装修,能直接入住。
看房子绝对是件体力活,但是想尽早结束租房生活的我对看房子抱了百倍的热情,经常下班后跟着中介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得看。看得多了,对于物业、楼层、户型、朝向等等都有了自己的判断。记得有一次,我看好一个房子,请了同事的老公去帮我把关,那个姐夫走进去看了几眼就出来了,那个户型是一室一厅的格局,长条型,客厅很窄就像过道,姐夫就跟我说了一句:“房子一定要周正。”从此,我对户型又有了新的认识。就是这样,我一点一点累积着房产知识。中间还有段插曲,我看中一套房子,各方面都比较符合预期,特别是房子精装修,可直接入住且比较舒适。当晚看完后我说要考虑一晚,结果第二天这套房子就被卖了,当时悔得我肠子都青了。有这个经验后我知道只要看到符合预期且性价比高的房子,下手一定要快,因为你喜欢的别人也一定喜欢,而省会城市的房产交易非常活跃,一犹豫就错过了。经过了近半年时间的看房,当我真正下手买房的时候,实际上我只看了一眼房子,当晚回来后中介说有另外的人要看,你是否要直接定,不然可能错过,我当机立断直接定了,这套房子总价100多万,超出了我的预算,但是咬咬牙我相信还是可以买下来的。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晚去签意向合同的时候,我是用信用卡刷的2万定金。而首付加各种税费要36万,我手边加贷款满打满算只有20万。签了意向后,我就心里盘算着可以借钱的朋友,然后一个一个得打电话去借钱。读书时候开始我就是一个特别自尊的人,也从来没有开口问别人借过钱,但是我一旦认准了一件事,哪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我也一定要达成。所以那段时间我厚着脸皮一个一个打电话,这对我而言其实是件特别艰难的事,但是想买房子的渴望战胜了一切。
我非常清楚得记得,当我拿到房产证的那一刻,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实际上,如果你资金充裕,看房子根本就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我资金不足,对房子的要求又不低,所以才特别难找到合适的房子。事后证明,我买的房子已经是当时我的能力范围内能买到的最好的房子了。
我们当时合租的三个女生,一个是10年就买了市郊的期房,一个在我开始看房子后很快一个礼拜内在单位附近的市中心买了套60多平的房子。三个女生中,我买的房子面积最小,总价最低。但是五年后,我的房子总价最高。收益率远远高于她们。因为两点:1.我买的是学区房,而且是这个城市排名第二的小学的学区房;2.我买的房子在新城边上,靠近金融中心,升值潜力巨大。
五年之后,这套房子以我当时投入资金200%的收益率回馈了我。五年后,当我感觉房价开始一天一个价的时候,我很果断得在另一个新城买了期房,以先买后卖的方式完成了房子的置换。而这个时候,老房子替我解决了首付及车位的费用,而五年后我的收入也足够支撑按揭且不会影响生活质量。新买的房子在半年之内也迅速飙涨。
回头看看,如果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我的每一次买房决定都做对了。而我也从刚毕业囊中羞涩的职场新人快速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可以相对舒适得在这个城市扎根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