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过850万册,作者近藤麻理惠,5岁开始阅读家庭主妇类的生活杂志,15岁开始正式研究整理法,2015年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这本书讲的是”只要整理一次就绝对不会回复杂乱”的整理方法。此书的理念是用丢弃的方法完成整理的第1步,最后的结果就是清楚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然后再进行定位。在她看来,整理不单纯是物品的移动或收纳,那是小学生也会做的事情。整理的九成得靠精神,即以正确的理念整理,成为会整理的人。所以她的作用是在于帮助人整理生活的态度与想法。
用一句话来总结:所谓的整理就是对过去的整理。
一、为什么我们整理不好?
整理的误区:1.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来进行整理的。每天整理一点,你一辈子都整理不完。2.越是擅长收纳的人,越容易堆东西。3.按不同场所、不同房间进行整理,是整理上的一个致命错误。
不会整理者的三种类型:一种是“不愿丢弃型”,另一种是“不能将物品放回原位型”,第三种是前两种类型的混合,即“不愿丢弃又不能将物品放回原位型”。
房间之乱是心乱。所谓的弄乱这种行为,从本质来分析,出于人们想要逃避现实的防卫本能。
二、整理前准备
在丢东西前,先思考“理想的生活”。你最初想要整理的动机是什么呢?整理究竟是要达到什么效果呢?最好能够具体地想象自己在“整理好的房间里生活的样子”,越具体越好。无论丢弃物品还是拥有物品,都是为了让自己幸福。
高效整理必须死守的一个重点就是:绝对不能搞错整理的顺序。整理时只考虑“丢弃”是不行的,因为整理的本意不是选择“要丢的东西”,而是选择“要留下来的东西”。
以什么标准来确定弃留物品的?碰触到的瞬间,是否感觉“怦然心动”? 把东西一个一个地拿在手里,留下令你心动的东西,丢掉不心动的。
三、节庆的整理。
整理分两种,即“日常的整理”和“节庆的整理”。所谓”节庆的整理”是指物品丢弃和设定存放位置,是一次大的整理,只需进行一次,日常的整理”,单纯是指“把使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即保持。重点分享节庆的整理。
节庆整理时该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确定物品的弃留,二是设定物品放置的位置。
节庆整理的正确方法:整理要一次结束,要从丢弃无用物品开始,直到“判断”结束,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自制力,丢弃完之前不收纳;按照“物品的类别”进行整理,如今天整理衣服”“明天整理书籍”。
节庆整理基本顺序:首先是衣服类,其次是书籍、文件、小件物品,最后才是纪念品。 不能从纪念品开始整理。因为它有功能价值、信息价值、感情价值,难以放手。
在完成“节庆的整理”后,就要做到“使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先设定的位置”和“为新增物品设定位置”,所以要进行一次性正确的整理并且体验这个过程,这样就能毫不费力地继续保持整理后的状态。整理一定会有个终点。当你拥有的所有物品都有了固定的位置时,你就达到了整理的终点。
一直被收纳着、长期不动的物品实际上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存在感。整理是我们重新面对拥有的物品,确认自己的感觉,对那些已经发挥完作用的物品在表达完谢意后予以丢弃。这个过程就是面对自己的内心,对思想深处的旧意识进行认真的盘点和清理,让自己重获新生的仪式。
以书为例。 一本未读的书,觉得总有一天会读,“那一天”永远不会来。会重复阅读的书籍,其实微乎其微。读过一次的书,就已经“经验了一次”,即使不能牢记书中的内容,它的知识也应该全部进入了你的内在。那些还没看的书应该全部丢掉。如果丢掉后心情也没有任何变化,说明丢弃的行为完全正确。如果丢弃后还想认真学习,那就重新买来好好学习。与书相遇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相遇的瞬间正是阅读的“时刻”。身边囤积过多的书籍会阻碍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不容易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整理后,东西不断减少。终于有一天,你突然明白了自己拥有物品的适宜数量。这个瞬间称之为“适量的感悟点”。神奇的是,有了这个感悟点,以后就绝对不会再增加东西,也绝对不会出现反弹的现象。如果你感到“适量的感悟点”还未来临,那就应该继续整理。物品也和人一样,只有回到自己的归宿之处,才会真正安心。
四、让人生发生戏剧变化的整理魔法。
整理的过程也是盘点自己得失优劣的过程,深究不能丢弃的动机,就是“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不安”,这不仅是自己拥有物品的方式,也是人际交往的模式,选择工作等的标准。透过物品,我们能正确地审视自己,最终找到对现在的自己来说极其宝贵的东西, 价值观变得十分清晰,人生选择也不再迷茫。
整理,原本就是在人、物品和家这三者间取得平衡的行为。请以“如何使家高兴”的视点来进行整理作业。人与物品的缘分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珍贵而不易得。
整理并不是人生的目的。整理有助于找出让你从内心深处心动的使命。请对具有真正心动感的工作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热情吧。 真正的人生,从整理之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