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城市总有一种吸引力,大陆内的人们总也忍不住想要看一看,哪怕就是伫立片刻也是好的。
我第四个学生的父母就是在海滨城市创业打拼并小有成就的人。
这是个男孩子,那个时候个子不高,起码在同龄的孩子们中,算是比较矮的,头发偏长,带着夸张的眼镜,遮住半张脸,不说话的时候,不仔细瞧,估计会认为是个女孩子。
和他接触有半年的时间,我只当面见过一次他的妈妈,爸爸就是传说中的人,毫无影踪。每次给他上课,见到的都是家中的阿姨,是个老实勤快的,把这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孙子来疼爱,偶尔我们也聊一聊天,她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孩子可怜啊,总是孤零零一个人。”说到自己伤心起来,还会抹抹湿润的眼角。
这个孩子的内心很不容易走近,连着好几次上课,都是不怎么说话,好似一个提线木偶。若是一般人,估计就想,我就是个拿钱办事儿的,教完走人就行。可我总像是个多管闲事的人,想的也多。有一次上课,我就想逗逗他,于是乎给他起了个小外号“小呆”,谁知道他不乐意得很,居然破天荒说了好多话,于是我知道这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家伙,十分有诚意得道歉了。这次以后,我们上课话越来越多,慢慢的他的喜好和娱乐活动就都允许我知道,并有时候邀请我一起参与了。
小呆喜欢读书,他有自己专门的书房,一架子书,目测几百本,都是他自己买的并且读过的,涉猎很多,文学 地理 天文 科幻 推理 等,他每天比较快乐的时光都是在书房看书。你一定觉得这个爱好非常棒,喜欢读书,将来前途肯定很好。我却担心起来,他太宅了,不玩手机,不上网也就算了,休息时间从来没有和同学朋友出门玩过,长此以往,他会抑郁,这是真话,绝非危言耸听。虽然我那个时候有意识的和他成为了朋友,但是我不可能一直陪着他,将来我离开了,他又该怎么办呢?所以我干了一件“坏事”,教他上网。虽然他只有17岁,但是家里人怕他不够花,或者也是为了弥补不能陪在他身边,给了他不少零花钱,但他基本上没啥社交,也就没怎么动,足足有8万(实在汗颜,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四无青年),我就想空余时间学学理财吧,先买基金后买股票。其实主要也不是赚钱,而是能让他和外界产生联系。我们一起加入了一个理财群,有线下活动就去参加,没有的时候,可以在群里聊聊天,他在网上能说会道,交了不少朋友。后来,因为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他变得越来越自信,人缘越来越好,成了开朗活泼的男孩子。
可能你也是非常忙碌的成功人士,你的孩子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你几面,但是不要忘记每天给孩子打个电话,因为他永远不知道打给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在忙,因此惹你不高兴了。很多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长期以往会变得抑郁或者暴躁或者玩世不恭,要知道这根本不是孩子的错,没人教他,自己不长歪,简直和奇迹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