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争气(醉美古都)
想念外婆就像想念她做的饭菜一样悠长,这就是生活亦是爱,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味道记忆。
不知道何故,我从小就喜欢待在外婆家,喜欢外婆家的味道,喜欢她家的一切一切。
成长是寂寞的,陪伴是温暖的。在那个注重亲情关系的年代,外婆、外公和舅舅是我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陪伴。
那是在我8岁那年,我和以往一样,暑假第一天就迫不及待的来到外婆家,也和以往一样,外婆给我做了我最喜欢吃的面筋疙瘩汤。
年小的我、不知饥饱的我,一碗接一碗、吃到记不清自己吃了几碗,只觉得饭基本上到了嗓子眼才停住。
年小的我一直觉得外婆家的饭要比我家的好吃很多很多,殊不知吃了这么多怎么去消化,到了晚上撑得睡不着,鼓鼓的肚皮越来越涨。
依然是外婆,给我揉肚子,直到我安然入睡。苦口婆心的告诉我:吃饭也要依着肚子才行,如果依着嘴就会苦了胃。
从那以后,我吃饱后再多余一口也不会给嘴里喂。
走的再远,唯有味道不会背叛自己。味觉记忆就是种在生命里的朱砂痣,总会在某个时刻挑逗着我们早已麻木的味蕾、让走南闯北的我们温暖到泪流。
味道里有一颗心、有一份牵挂和无限寄托,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根吧!也许是上天觉得我们生活太单调,所以给了我们味蕾;也许是上天为了让我们记住某些人,所以给了我们记忆中的味道。
儿时去外婆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念她做的饭菜、简单而美味,一碗新磨的包谷稀饭就着刚从地里拔回来的萝卜丝,一碗臊子面、一盘韭菜鸡蛋馅饺子、水围城搅团、长长的粉鱼或者一个白面馍馍夹油泼辣子。
记忆就是这么深刻,越久远越清晰。清晰到此刻坐在电脑旁的我仿佛闻到了外婆家的饭菜香、仿佛听到了外婆喊我回家吃饭。
如今,我已经年近四十、外婆也已垂垂老矣,每次去她家,她还会在厨房忙活,为我们这帮所谓的孩子们做着她的拿手菜,就像小时候一样看着我们围坐在一起把它吃光。
也说时光如流水,带走了虚度的时光,留下了最深的印记。这些印记有些在脸上、有些在心上、有些在记忆里、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味蕾上,一但触碰便会勾起所有的回忆。
吃过了一家又一家饭馆、吃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名菜、大菜。最想的还是家里的那碗饭、那道菜。就像经历了社会上的种种才知道简单的才是最好的,想吃简单的饭菜、想和简单的人待着、想在简单的环境里活出自我,想把记忆里的自己寻找。
昨天,女儿问我最喜欢是吃什么?
我说:面条。
她不解的问:天天吃不烦吗?
我笑笑说:吃了快四十年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