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意间说起我闺蜜结婚那天可能会从我家出嫁,婆婆马上阴沉下脸,义正辞严地说:绝对不行!你给她随多大的份子,我不过问,但是从咱家走绝对不行!
我说:为什么?
她说仍旧面带愠色:不行就是不行。她是二婚,从咱家走不吉利!
我心里马上有一行字掠过: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呢?我偏偏就是不听你的。
你是不是该搞清楚,且不说思想上的差异,就说这是我的家,我是不是可以做主?随多少份子你不过问?婆婆大人,这真是让我太感激了,您居然不过问了。您要是过问的话,我是不是就得遵命了?
记得有一次,婆婆的侄女去看她,我也在场。婆婆问她:你就要这俩闺女?不再生了?
她侄女说:不生了。
婆婆坚决地说:你不要算了。反正俺必须得再生一个!
那种坚决,让人会误感觉是她自己要生孩子。旁边的我似乎就是一个摆设。
心中有个声音冷笑道:
你想生你就生呗!反正我是不生了!走着瞧吧!
和婆婆的关系一直都是如此——我偏偏就是不听你的。
在心理学上,这叫逆反心理。准确地说,是反向逆反心理。就是让你往东,你偏要往西,不让干什么,你偏要干什么。
有人认为逆反心理只存在于青春期,其实不然。逆反心理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
产生逆反心理的最重要原因是语言因素,也就是语言的表达方式。
例如,妈妈想让孩子加一件衣服,可以有三种说法:
1.穿上外套。不穿冻死你鳖孙!没人管你!
2.你必须把外套穿上。不穿不行。
3.今天天气预报说要降温,外面已经刮风了,凉嗖嗖的。不过穿上外套出门的话就好了。你看穿哪件?红的还是蓝的?
显然,这三种说法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内容可能都是客观的、正确的,唯一的区别就是表达的方式。
如果你是孩子,你最能接受哪种说法?
显然第三种要好一些。因为第三种说法关注到了主体的自主性。让主体得到了最起码的尊重和自由。
我们深究人对尊重和自由的渴望,它们来源于人们婴幼儿期的自发性活动和早期环境及发展。
常听到类似的话:我认准什么,才去行动,否则宁可不做。我喜欢什么自己就会去接受,别人强加给我,反而让我厌恶。我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追逐自己的理想等等。
站在这种想法背后的,就是自发性感受。它源于主体对自己的认识,再自发而指向客体。或者说,这是一个将外部客体内摄而成为内在客体的过程。拥有自发性感受并且去行动的人,是拥有自己的个人意义和意志自由的。所以,适度的逆反心理是正常的。
当我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也最好尊重对方,不侵犯别人的自由领地,多考虑对方的感受,注意说话的方式。只有如此,才可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逆反心理产生的另一个因素是个人特质。
即使对于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人产生心理逆反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反应平淡,但有的人反应就很激烈——这种每个人固有的逆反倾向就被称为特质逆反(Treat Reactance)。一般来说,攻击性、自主性、防御性、支配性和冲动性越高的人逆反水平也会越高。此外,Burgoon等人提出,逆反普遍存在于那些追求自主并且自认为有能力选择他们行为的人身上,而那些对危及他们自由的事件不那么敏感的人就不太容易产生逆反。
所以,逆反心理,并无好坏之分,这只是人格特质的差异。对于逆反心理强的人,我们说话应当格外注意,不要触动其逆反心理。
但是,逆反心理不能毫无节制。
如果不考虑客观情况,一味地全盘否定别人,和别人对着干,不对事,只对人,这样是不可取的。也就是“你说什么我不关心,我只知道要和你对着干”,这种情况要坚决警惕。
因为逆反心理说到底带有很大的个人情绪,是不客观的,所以不能任其发展。逆反心理强的人,在遇到这类问题时,需要尽量排除个人情绪,冷静客观地分析思考,力求不过度受逆反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