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我们来谈谈大家所熟知的校园暴力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媒体的宣传作用,全国各地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被爆料,校园暴力问题也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并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但是大多数人对于校园暴力的理解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也很少有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研究。就我所接触到的文献来看,大多文章对于校园暴力的问题分析仅停留在表面;而对于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动则强调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或者大谈民族复兴与未来。总而言之都是治标不治本。我在中学时代曾受到过长达两年的校园暴力,因此对校园暴力深有体会。
一
校园暴力指的是在学生群体中,某方学生(一个或多个学生)作为施暴者,以言语攻击和肢体接触为手段,通过侮辱、恐吓、威胁、勒索和武力等方式,对受害学生造成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要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仅仅是知道校园暴力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校园暴力还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型,不能够一概而论,用同一种思路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经过我的研究,校园暴力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这将对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按暴力的形式分,可以分为语言暴力、网络暴力、肢体暴力、武力暴力和侮辱性暴力。语言暴力,即对受害者进行语言攻击。常见的方式有语言侮辱、语言恐吓和威胁、取侮辱性绰号和散布谣言等等;网络暴力即将网络作为媒介对受害者进行言语施暴,本质上也属于语言暴力;肢体暴力指施暴者通过肢体接触对受害者进行施暴,常见方式是扇耳光、推攘、撕扯等。这些方式并不会对受害者身体造成重大损伤,但是对心理健康却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武力暴力也是通过肢体接触的方式,甚至会借助一些工具(棍棒、管制刀具等)对受害人进行殴打,对受害学生的身体造成实质性损伤,严重者甚至可以威胁到受害者的生命安全。侮辱性暴力常常以武力威胁作为手段,强迫受害者做一些违背其意愿的事情,例如强迫脱衣服、强迫偷盗、强迫吃粪便甚至是强迫性交等等。
其次,按参与施暴者的类型分,可以分为被动性参与者、报复性参与者、倾向性参与者和主动性参与者。被动性参与者指处于弱势一方的受害者在受到暴力侵害时,无意识地采取过当的防卫手段对原施暴者造成人身伤害,从而转变为该起暴力事件的施暴者。相反,原施暴者则变成了受害者;报复性参与者与被动性参与者一样,原本也是作为受害一方。但不同的是当前者在受到暴力侵害时,会选择隐忍和妥协,事后便寻找机会对主要施暴者进行报复;倾向性参与者,往往是在与受害者产生摩擦和矛盾时,采取武力的手段对后者进行施暴,其他一般情况下此类参与者不会主动参与校园暴力;主动性参与者,指的就是校园里的“古惑仔”或者“校霸”,他们讲究哥们义气,崇尚武力,拉帮结派。遇到问题时大家一起上,没有问题制造问题也要上。因此他们会去主动挑衅其他无辜的学生,某位同学但凡有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让“校园古惑仔”们心理感到不爽,都会成为后者“充分”的施暴理由。
第三,按暴力的层次不同,可以分为固定性欺凌、无固定性欺凌和群体性暴力冲突。固定性欺凌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施暴者(结伙)对其认识的某一个或几个固定的学生进行长期性的欺凌;无固定性欺凌指一个或多个施暴者(结伙)对周围同学(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进行长期或短期欺凌,即他们没有固定的欺凌对象;群体性暴力冲突,指的是矛盾双方纠集伙伴进行武力混战,俗称“约群架”。
最后,按施暴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防卫和报复型、矛盾解决型、利益索取型和心理补偿型。防卫和报复型都是原受害者为了反抗和报复原施暴者;矛盾解决型是倾向性施暴者为了解决与受害者的矛盾纠纷;利益索取型是施暴者为了从受害者方面获取利益,例如金钱;心理补偿型是施暴者为了满足内心不良的心理需求以获得愉悦感,此类的参与者以主动参与性施暴者为主。
以上就是我从不同的角度对校园暴力所做的一个具体分析,但是各个内容或实际情况都是互相交叉的,其复杂程度还远不止如此。当然,要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也远不止完善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这么简单。
二
早期时候的校园暴力问题还没有受到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的重视。据我通过网络收集的资料和对以往所接触的校园暴力参与者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早期的校园暴力问题远远比现在更加普遍、更加严重。因为所涉及到的各方对于校园暴力问题的处理十分暧昧,这主要包括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
学生方面,大多数学生在受到暴力侵犯时,他们或是出于对施暴者威胁的恐惧,或是出于对老师和家长的敬畏,都不会选择在第一时间向老师或家长报告。很多家长往往是通过孩子身上的伤痕才知道了后者正遭受校园暴力。而且,即便有的学生亲眼见到其他同学被欺凌,也很少会主动上前制止或者向老师反映。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于维护自身安全和反对校园暴力的意识十分淡薄,如此一来,就给了校园暴力可乘之机。
家长方面,自然是极力反对校园暴力的,因为大多数父母都会心疼自己的孩子,特别是那些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孩子的父母。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学校与家庭的二元分隔,父母们根本无从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也不会主动与父母沟通。许多家长都是在孩子遭受欺凌已经有一段时间后,才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到相应的情况,譬如上文所言通过孩子身上的伤痕。当父母们得知自己的孩子正遭受欺凌,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找说法”。
但是,在没有出现重大人身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学校方面总是“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原则,协调矛盾双方,以道歉或者经济赔偿的方式“私了”。因为谁都不想把事情“闹大”。而对于那些施暴的学生,无非就是“严加管教”、“严肃批评”,最后便“不了了之”。有的“校园小霸王”正是抓住这一空挡,一犯再犯,甚至专门多次针对某个对象。他们不会对施暴对象造成重大的身体伤害,但是会对后者进行长期的“软暴力”侵害,包括语言恐吓、威胁、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等等。因为他们笃定了即使事情败露也不会遭受到重罚。但是,恰恰就是这种长期的“软暴力”,会对受害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创伤,甚至给他们留下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所以学校对于校园暴力暧昧的处理方式,本质上就是对施暴者的变相纵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近几年,由于社会对于校园暴力的关注度提高,国家也开始大力整治校园暴力问题。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加强立法、完善制度、加大宣传教育等等。早期法律对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一向持宽容态度,因此在发生校园暴力时一般都是由学校处理。而近几年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为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即司法解决。例如《刑法》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校园暴力的施害人如达到法定年龄,则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罚,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这就打破了以往对未成年人犯罪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认识。因此,近几年的校园暴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可以明确的是,现如今大多数学校在处理校园暴力问题时还是偏向于传统方式,即由学校全责解决。因为每个学校都很重视自身的声誉问题,没有谁愿意和“官司”扯上过多的关系。在发生校园暴力时,学校往往最先做的就是杜绝相关消息的传播,然后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尽可能私下解决。这也是大多数学校一贯的做法。
虽然校园暴力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双重作用下得到了缓解,但其实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即便没有发生重大的暴力事件(事实上还是有的,只不过相对于以往来说较少了),但上文所提到的“软暴力”却依然存在。那些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专抓制度的空当和打法律的擦边球,肆意对弱势学生进行长期的“软暴力”侵害,最终又无法以犯罪去定义他们。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仅仅采取治标的方式是无法彻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
三
从本质上来讲,校园暴力是属于教育问题而非法制问题。换言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必须也只能依靠教育。论语中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大意是:用行政法规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整治百姓,百姓虽能免于犯罪,但无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导百姓,用礼教来统一他们的言行,百姓们就既懂得羞耻又能使人心归服。这里的“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就可以以“教育”一词来代替。
是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用教育或者教化来劝导?这是另一回事。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孩子来说,教育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因为作为未成年学生,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几乎为零,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和思想行为的控制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就好比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有哪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十恶不赦无可救药的呢?但我们的教育却始终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地建造分数金字塔,让无数的学生不断拼命地往上爬。
对于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也有许多人提出了强化思想教育的方法,即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进行规劝;然后再教给学生们一套系统的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最后就是对校园暴力的施暴者进行象征性的处罚,而后继续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我们似乎都太相信思想教育了: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出了问题,那么就是思想出了问题;思想出了问题,那就要进行思想教育;如果还是不行,那就继续加强思想教育——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对待“问题学生”一贯的做法。然而事实上,所谓的思想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教育,其对于教育所起的作用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
我曾不止一次提起过,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能够触及心灵的。今年国庆节的热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白昼流星》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沃德乐兄弟因违法被送进少管所,出来后得到了李叔的悉心照顾。但是大哥沃德乐依然贼心不改,他偷了李叔的“救命钱”打算带弟弟远走,不料却很快被警察抓住。但是善良的李叔并没有为难他们,还帮他们圆场,最终使得警察“无功而返”;事后又带他们去沙漠中看“白昼流星”。兄弟俩经此一遭,终于明白了李叔的良苦用心,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这虽然是电影中的故事,但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却是不言而喻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因为一个行为或者一句话就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试问,电影中的兄弟俩在少管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会少吗?如果他们因为偷钱又被警察带走,在看守所里继续接受思想教育,能改变他们的人生吗?相反,李叔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过多的思想教育,而是进行了触及心灵的教育。或许李叔并不懂得高深的教育理论,但他却成功改变了兄弟俩的命运。这是单纯的思想教育所不能及的。
四
那么,究竟该如何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校园暴力的问题呢?首先必须得承认,对学生进行校园暴力知识的普及和预防、应对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远远不够。因为我们在教会好人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如何让坏人变得更少。前者自不必多言,我主要着眼于后者,也即如何对校园暴力的施暴者进行教育,以达到“减少坏人”的目的。
正如方才所言,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能触及心灵的。因此想要教育那些“校霸”或者“刺头学生”,就必须要把握住他们的心理特征。毫无疑问,他们的心理都具有着不同程度的暴力倾向。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心理产生暴力倾向。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了暴力倾向心理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最后药到病除。为此,我通过深入研究,将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特征分为了以下三类:
第一是继承性心理。这种继承主要是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总是以武力来体罚孩子,以暴力来解决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产生暴力倾向。还有的家庭暴力是父母之间的,主要体现为父亲当着孩子的面殴打孩子的母亲。当家庭暴力对孩子来说已经成为家常便饭,那么他们心性就会受到影响。有的孩子会变得自卑,恐惧与人交流;有的孩子则会从父母身上将暴力倾向心理继承下来,继而对外发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校园暴力就是家庭暴力的延续。
第二是模仿性心理。这种模仿主要来自于早期的港台黑社会电影或者一些黑道电子小说。相信大家对这些东西都不陌生,特别是90后。电影中所展现的热血沸腾的搏斗场景,和铁血无双的哥们义气,极大地诱发了青少年们的“江湖梦”。他们竞相模仿电影或小说中的情节,幻想自己也是黑社会老大,在校园里拉帮结派,组成了一个个校园黑社会团体。为了能够耍酷和展现自己的武力,他们就只能到处挑衅,恶意制造矛盾,最终形成了一起起校园霸凌事件。可以这么说,校园暴力的积弊成疾,这些黑道电影和黑道小说可谓“居功至伟”。
第三是补偿性心理。前文提到过施暴者施暴的目的就包含了心理补偿型,即施暴者是为了满足内心不良的心理需求以获得愉悦感。那么为什么他们需要心理补偿呢?这是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这种类型的施暴者都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差等生,他们在成绩上得不到同学、老师甚至是家长的认可。他们的基本处境是家长不问,老师不管,学校不予以重视,成绩好的同学又不予理睬。因此,他们实际上是被教育边缘化了的一群可怜的孩子。面对来自外界各方面的否定,他们中有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有的人会自我否定自暴自弃;也有的人会心生不满,他们会采取许多方式来展现自己以引起他人的关注,比如说叛逆,违反校规,和老师及家长对抗,更极端的就是暴力对待其他同学了。他们就是要向别人证明自己即使成绩不好,也能够通过武力的方式成为“人上人”。
一般来讲,我们总是对那些参与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横加指责,认为他们都是坏孩子,应该如何如何惩罚。但其实这种评价太过于武断了。我曾经跟一位朋友聊起过关于校园暴力的事情,这位朋友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学,也是学校公认的刺头学生之一,当年我没少受他的欺负。但后来我们却戏剧性地成为了朋友。他向我坦白,当时的他们(他和他的哥们儿)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很霸道,总感觉那样做(欺负别人)很爽。特别是那种管制刀具碰撞的声音,很容易让他们热血沸腾。同时他还向我提起,他在家经常被父亲打,自己又喜欢看黑道电影,在学校的成绩也不好,几门功课加起来都考不上两位数的分数……当然,他当年的许多好哥们基本上也是如此。
从那以后,我就对校园暴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虽然我曾经也受到过校园暴力,也对那些施暴者深恶痛绝。但是现在回过头去想,其实那些校园霸王们也是一群可怜的孩子。他们身上甚至具有着普通学生所没有的品质,比如勇敢无畏,临危不惧,敢于挑战权威,重感情重义气等等。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使他们将这些品质用错了地方罢了。
2019年10月10日于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