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她承 认,正是这句话,引诱了她。
她在被盛传为世界末日的2012年的初冬季节,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一个人的旅行。
一个人走,穿过长长的站台,穿过拥挤的人潮。她喜欢此时的自己,独立,无畏,不悲不喜,步步从容。
火车徐徐开动时分,她透过窗玻璃看着冷寂的站台上零星的人影,看一张张此生也许只见一面的脸。一人一世界,看见了,忘记了;遇见了,分离了。注定各自天涯,无从抚慰。
她感觉所有人都在远离,头也不回。
无人拥抱,无人告别。
路在脚下铺开,可她却一直有种错觉,她没向前,反而是疾速后退。这种感觉是矛盾的,背弃和眷恋同时并存,理性与感性在内心深处激烈交锋。
北方的冬天,天色冷暗,雾气一重一重,重重笼罩。
一路上,沿途的风景,永远是田野,山坡,村庄,河流,残雪,羊群,枯树。交替,重叠。看多了,很容易厌倦。她最爱的,是那一个个架空在高树上的鸟窝,成百上千根树枝,成百上千次来回,一寸寸叠高,一步步完善,一天天成就。鸟的一生,亦是活得何其艰难。
山很多,火车钻进隧道的瞬间,仿佛有风灌进来,鼓起了耳膜,那霎那的胀痛和暗下来的车厢,让她惊惶。
山洞很长,约三个小时的时间,列车呼啸,周围的人声渐渐微弱下去,失聪了一般。车窗偶尔闪过橙色的灯光,如风中疾飞的火花,一闪即逝。时间,分不出白天和黑夜。光明不过一闪之间,一念之间,一线之间,随后便陷入无边的黑。手机亦无任何信号显示。
某一个瞬间,她害怕自己会消失在这黑暗中,永远消失。
眼前如此黑,她如此无助。
进入山西,隧道愈发长的没有尽头,两壁上的灯,如暗夜里盛放的花朵,明亮绚烂。她从疾速掠过的灯影里,看到自己的脸,看不真切,但她知道,寂寞无时不在,她带着这样的表情上路。
天真的黑了,这因为醒着更凸显漫长的夜,她开始想念。
谁可以拉着她的手,拯救她出来?
列车在早上六点钟到达郑州。
昏暗的黎明,马路上站满了刚刚下火车的人们,疲惫倦怠,却还得继续赶路。她夹在等车的人中间,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候。七点多钟,才有第一辆早班车慢慢开过来。
郑州西客站,买了票,坐在空旷的候车厅继续等候。等着的时候,她的胃开始轻微的疼痛。
九点钟,她踏上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两小时后,她就可以到家了。
这次回来,她事先没告诉父母。
离家越近,沿途的风景越熟悉,她竟有些许的不安,无从说起。这就是所谓的近乡情怯吗?她不知道。
上午十一点半,她推开家门。
父母正在包饺子,抬头看到她的一瞬间,竟不知是什么表情。
然后,母亲先笑了,难以置信,不知如何表达。
父亲看她一眼,继续低下头包手中的饺子,甚至一句话都没问。那份平静,好像还是小孩子的她,刚刚放学回家。
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一切都好像更旧了。沙发,家具,窗帘,无花果树,还有父亲母亲,都老了。
老在没有她在家的时光里,老在沧桑的岁月中。
哥哥弟弟的孩子们,都比她在家的时候大了许多,她看着他们熟悉自如的在各个房间里穿梭,看她的目光有生疏,有距离,有无法靠近的隔阂。
不管她愿不愿意承认,她是客,从离开家那天起,永远的客。
她不再单纯是这个家娇惯的女儿,姐姐和妹妹,更准确地说,是小孩子眼里从远方归来的陌生人。
这些她缺失的时光,抹淡了她的面容和身份。
她站在客厅中间,环视四周,突然觉得无枝可依。
潮湿的中原气候,冷不会一下子入侵,而是在看似温和的空气里,一点一点把冷渗到人的骨髓里,填满每一个骨缝和裂纹,躲进去便不出来……她便瑟缩,日日里只是盖着棉被看书,手里捧一杯滚烫的奶茶,仍然驱不尽身体里的寒气。朋友笑她的娇气,买了厚的棉袜给她。她笑着把两只手伸进去,左右贴着脸颊,一下一下轻轻抚摸。母亲便也忍不住笑,说,我的傻闺女,你什么时候才长大啊。
长大吗?她不想啊。
可谁都得长大,不是吗?
家里的几日,除了必要的出行,她都呆在床上,看小说,地图,计划自己的时间和行程路线。累了看窗外依旧挂满黄绿叶子的杏树,看长满青苔的潮湿屋顶,看洁净的小野猫气定神闲地沿着屋檐散步。
九日后,她再一次起身,前往湖南凤凰。
停停走走的旅途,看完白天,陷入黑夜,看不完的是山,走不出的也是山。
天一直下雨,时大时小。她看不清外面,只是从粘在车玻璃上的雨滴来判断雨势。有时候,斜飞的雨会顺着窗玻璃缓缓下流,有时候,很大的雨滴贴着玻璃一动不动。
越到南方,冬天越远,依旧随处可见翠绿的林木,果树,花草,在雨里更显生命力。最难忘沿途漫山遍野的小蜜桔林,坠满累累果子,艳丽芬芳。只在少许的黄叶和荒草上,才初呈现一抹季节的颓败。
一路断断续续的睡,断断续续的醒来,总是恍惚。
中午时分,火车终于到达湘西州府:吉首。
下车时雨还在下,温度很舒适,没一丝寒意。
在这个从未到过的异地他乡,她跟着人流出站,当人群四下散开后,她不知往哪个方向走。
问了路,在一个小商店门口买了份凤凰城的手绘地图,她坐上开往凤凰的客车。
吉首到凤凰,尽管都是山路,路况却很好,尤其是修了高速路,两边风光也很美。感觉没多少车程,凤凰就到了。
同样,当同行的人群三三两两消失在出站口,她再一次孤零零站在雨里,分不出东南西北。
照样是问路,地图拿在手里也看不明白。
感觉无助,很无助。
可是还是要走下去,这不过是个开始。
一个独自旅行的女子,隐忍地抑住快要流出的眼泪,拖着沉重的行李,一步步继续她的旅途。
艰难的找到一个公交站,看看站牌上面的站点,终于看到古城入口。欣喜地上了车,下车便遇到开旅馆的本地大姐,她自称阿姨,其实比她大不了几岁。跟着去了她家,三层的家庭旅馆,门口摆满了花,年老的大爷大娘在看古装电视剧。她看了房间,还不错,虽简单,也一应俱全,因为是淡季,价格也很低廉。透过窗口,便能看到沱江,以及沿途的酒吧和餐馆。再往远处看,便是高高的山和茂盛的绿树,还有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旅馆民居。
凤凰城不大,只是她实在是被地图坑得够呛,也许准确一点说是她被自己的笨坑得够呛。不过,虽然累,她还是美美转了一下午。对旅行者来说,迷路是一件美妙的事,因为永远不知下一个路口通向哪里,不知道会遭遇什么样的美景。
夜晚,穿过虹桥去转夜市,很长的摊位,几乎摆满整条街。空气中充溢着各色食物的香,诱惑着人的舌尖和味蕾。她买了一大堆七七八八的东西,辣的甜的热的凉的,坐在沱江岸边的石椅上慢慢吃完。然后起身沿着石头路走,酒吧里音乐响着,歌声飘荡,缤纷的灯光映在江面上,如泼洒的水彩颜料般艳丽生动,这样的夜,浪漫蛊惑,忘却忧伤。
她绕着沱江走,一会儿过桥到南岸,一会儿又踩着跳岩到北岸。末了,坐在岸边的石凳上看流光溢彩的水中倒影,想念发呆。却不想诉说。
是的,就像她一直说的,只为自己而行走的旅程,只为遭遇最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的孤寂,一个人承受。
回到旅馆,她放水洗澡。南方的夜,狭小的房间里是冷的。浴室的门开着,潮湿的热气在整个空间里弥漫,床头灯显得愈发暗淡,她换好衣服,打开陈旧的木窗。热气慢慢散去的同时,冷气和沿岸的歌声一并飞进来。
许是太冷,太寂寞,许是一个人太孤单,她缓缓蹲下身,趴在床边,几乎崩溃。
她不敢哭,她怕听到自己的哭声,那会让她更绝望。
她忍着,忍着,这艰难的一刻,她得挨过去。
她知道她能,虽然这个过程疼痛无比。
她慢慢睡去,在彻夜不眠的歌声里睡去,在日夜奔流的沱江水里睡去。
再睁开眼,悲伤全无,又是一天。
在沈从文的故乡,读《边城》,场景生动,如在眼前。
去了沈从文先生故居,在门口经过,没进去。总觉得名人故居听听都让人匪夷所思,并无太大意义。只是离开后很后悔没去,或许会有更多更深了解。更后悔的是来去仓促,没到先生墓前看一看,听说墓地及其简朴,芳草萋萋,看到的人多唏嘘感叹。不过没去也罢,她是容易伤感的人。
第三日上午,她乘坐客车到怀化,途径的山路蜿蜒颠簸,三个多小时的行程,她吐得死去活来。
中午到怀化,阳光很好,剧烈的晕车过后,她慢慢恢复常态。然后,坐在火车站广场的台阶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听中年的残疾人唱歌。末了,在他面前的纸盒子里放上五元钱。
他看着她,说,谢谢你妹子,旅途平安。
之后是怀化到昆明,昆明到大理,沿途风景不必细述,终是整日的行车让人疲惫,已无心观望。
到达大理,已近黄昏。她在当地白族民居住下,然后找自助银行取了钱,顺便在古城里小转一圈。因为途中劳累,她早早便回去睡下。她害怕漆黑无边的夜,便整夜开着灯,睡得并不沉稳,依旧会是在火车上那样,不时醒来。但终归是好了许多,总算落到地上了,有脚踏实地的感觉。
只是陌生异乡的夜,依旧安静孤独的让人崩溃。
她沉默,想念。却依旧不想诉说。
第二日,跟了团游了苍山洱海,没太大意思。
下午一个人在古城乱走,去著名的洋人街看花花绿绿的商品,东西南北街来来回回走,路上遇到放学的孩子结伴回家,心中酸楚。晚上又胡乱吃些街边烧烤和当地小吃,便回去洗了澡睡下。
第三日,自己拿了地图准备徒步上苍山,旅馆的大姐极力阻拦,说一个人太危险,反倒是大哥很赞同,把她领到门外指路。她沿着三月街渐渐热闹起来的集市,一路向北,越往北走,地势越高,行走就越吃力。她一边走,一边向遇到的当地人问路,终于走到了进山口。
巧的是,两个年轻女孩骑了马上山,附近村里的一个村民随行,更巧的是,她和她们是同乡。
她跟在他们后面,踩着松软的土路上山。
这是一大片原始森林,低处还有阳光,路两旁是当地人的墓地,一片片散布着。使环境更显沉寂。越往上走,阳光便再也穿不透着层层迭迭的枝叶,地上遍布青苔,就连高大的松树,从树根到树梢也全是青苔,一只飞鸟都不见。
没有真正开凿的上山路,需要沿着马粪和人的脚印走,才会顺利到达山上。其实一个人也不会迷路。旅馆大姐当时极力劝阻她不要独自上山很重要一个原因,便是多年前一个从上海来的大学生一个人在苍山上迷了路,失了踪,当地甚至动用驻地武警部队上山寻找,八天后找到,人已死去。大姐对这件事心有余悸,她说她儿子当时也参与了那场搜救。
到底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她知道大姐尽管一直住在距离苍山如此近的地方,却也已是十多年未上去过,并不十分了解。
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极其辛苦,她满头汗水。
同行的当地人让她坐马上,说不收钱。她不肯,她说你都可以上去,我也可以。
她是对的,尽管走得万分吃力,可她很高兴自己坚持走上去了。
上了山,沿着半山腰的栈道前行,陡峭的山崖边,潺潺山泉蜿蜒流下。她坐在地上,伸手捧住清澈冰凉的泉水喝几口,竟觉得有些冷,便不敢多喝,起身继续往前走。后来为同行两个女孩拍照,顺手把自己心爱的围巾放在路旁木围栏上,竟是忘了拿,最后就落在山上,虽有些遗憾,但也让她有了一个从此对一个地方念念不忘的理由。
再往前走,遇到几个当地人,说前面的几个景点塌方,过不去。两个女孩有些失落,而对她而言,她只是想看看这座山,对于没能看到景点,却是没有任何遗憾。
只是要就此分手,各自离去。
她沿着台阶下山,而那两个女孩仍骑马原路返回。
下山的路上,比之前上山好走许多,只是,整段路途始终未见一人。
极安静,离去的人静静安睡,经过的人轻轻走过。路途中,都不寂寞。
一直走下去,慢慢可以看到阳光,以及几乎和阳光同时出现的飞鸟,而快到山脚下时,看到一大片烂漫的野花。
终于下了山,只觉山路好长好长。
下山处是天龙八部影城,虽并无兴致,但既然都到门口了,是该进去看看的。
只是实在没什么可看,景点只管理直气壮地收费,全然不见很多建筑其实早已破败不堪,荒草连天,连个人影都见不着。多处像是要修建的样子,只是横七竖八摆放一些匪夷所思的木料和陈旧的桌椅之类的东西,看不到有人工作。
对比这些竟无一处可圈可点的影视城,门票价格高的实在没道理。
唯一让她觉得不虚此行的,是门口那棵华美盛开的日本樱花,绚烂美丽至极。她流连在树下,不舍得离开。
回去的路上,她双腿绵软,全无力气。
再一次迷路,总是要人指才可以回去。
穿过拥挤的三月街的集市,在路边吃一碗不知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很好看,吃起来凉凉的,酸辣中带着甜。摊主是一对年老的大爷大娘。
终于可以回旅馆休息,她把自己扔到床上,动都动不了了。
晚上继续夜游古城,灯火阑珊下,这是她留在大理的最后一晚。
第二天一早,她坐公交到大理火车站,等待开往丽江的列车从昆明开过来。
等车的大段时间里,她沿着对面的大路一直往北,先是坐在一堵很有特色的绘满当地少数民族人像的红褐色墙边小睡了一会儿,当时阳光很暖,她脱掉靴子,把脚一起在阳光里晒热。这是她第一次竟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人来人往的街边熟睡,感觉却十分安详。休息好往回走,找一家小店吃碗凉鸡米线,便坐在附近的街心花园继续等候。
那个时候,她一边看书,一边看睡在草丛里的流浪汉。
无太多感慨,流浪者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一点也不稀奇。
她有时只是不理解这个世界。
也许,她不必一定要懂,只是过好自己的人生就够了。
她想,好吧,好吧,自己的生活尚有诸多无能为力的,又有何力去思量他人的生活?
去往丽江途中,和一个来自深圳的女孩相识,知道她和一位男同学沿着废弃的铁路线徒步从深圳出发,走了两日,经过之处荒无人烟,夜宿郊野,看满天繁星。终是女孩难捱劳累和荒凉,搭乘一辆长途货车来到昆明,再转而到丽江,而男生依然徒步在荒野独行。一个人的旅途,怕是更显寂寞了些。
只是,一个人选择的路,想必只与自己的心境有关,无关别人怎么看。
女孩没提前预订旅馆,就和她一起前往自己定下的旅馆同住。
第二日大早,旅馆小老板开车带她们两个去附近一家老字号米线店吃早点,人很多,乌鸡米线的味道极为鲜美,她就着大勺的红辣椒吃下,在丽江冷湿的清晨里才不觉瑟缩。
之后前往著名的茶马古道,去了才知道,这个景点门票贵的离谱,九寨沟此时门票价仅为90元,而这里最便宜的线路都要200,太坑爹了。最后,小老板和当地导游软磨硬泡,选了黄金七号线,旺季标价为880,淡季600,最终在私底下每人350元成交。
骑着马,沿着曲折狭窄且陡峭的小径,蜿蜒而上。途径千年古树及声名远扬的“一米阳光”。
一路美景,匮乏的笔墨无法描绘。
下午,她一个人逛古城,竟到黄昏都寻不到回来的路,不愿麻烦旅馆老板,硬是固执地自己回来。
只是,暮色四合时独自迷失异乡的惊惶与无助,久久不散。
终究是,自己给不了自己一份安全感。
有时候,她会恨自己的软弱。
丽江第三日,她遭遇老羊。
在这里,在这偶然遇到的两个人身上,并无事发生。
他们只是坐在纷乱的人群中交换故事,交换心事。无意寻求什么,只是想与人诉说。
是的,很多话,所有真心的,痴心的,伤心的话。
是的,不是一定要谁知道,他也许永远不会听闻。她只是想说出来,说与一个陌生人知晓。
说出来,她才惊觉自己内心的疼早已痛彻心扉,无法承受。
原来,这就是为什么,她必须得抽身离去,远远离开。
丽江的时光,只为一份温暖的旅途,感恩这份相遇。
是的,所谓的艳遇,其实无关爱情。
整整十五天的行程。她本想走的更远。
鞋底走断了,旅行结束了。
是的,尘埃落定。
生活一样继续。
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可正是这句话,引诱了她。
说到底,她不过只是想知道,远方有多远。还有,自己可以独自走多远。
海子说,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她说,好吧,那就让风往北吹,一直,永远,不要停下来。
谨将此文献给自己。生命中某一时刻突然老去的自己。
感谢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