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老徐(徐静蕾)上董卿的《朗读者》第三期节目接受采访,并朗读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
自认为跟老徐(徐静蕾)除了同姓以外,没有什么其它共同之处。
尽管如此作为电影喜爱者,对于作为最早出道的四小花旦之一的她,差不多的同龄人,从最早的风头很劲,到如今差不多淡出状态,多多少少有些知道。这期间不管是她有作品推出也好绯闻炒作也好,她都能成功地让人关注她。她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爸爸》让我觉得她颇有才华,记得我还在一个不喜欢她的女友面前极力为她辩护过呢。只可惜后来一部不如一部,最近的一部,也就是两年前那部,还没上映就又拿她和某大咖间的多年来似有似无的纠葛先炒作一番,可是如果不能凭作品说话终究还是遗憾的。特别不理解为什么选择布拉格作为她那个故事的情景地,真是太牵强太生硬,如此暴露肤浅的也只有老徐这样率直的人了。真还不如选择旧上海或者旧北京,还可以为投资人节省不少钱,电影的利润也就更高些。
在节目中主持人问的自然也是观众最感兴趣的,永远是她的下一部作品以及顺带刺探一下私人生活话题,但是已经老练如她那样的,自然不露痕迹应付得完美,她当然是回答了主持人的问题让你知道了些关于她的什么,但你事后再回味一下又好像她又什么也没有告诉你。她依然是那个和你保持着一定距离的明星,然而她给你的印象是,也并没有拒你千里以外,反而是颇亲和的。
她全程含泪地朗读了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片段,甚至几次哽咽不得不稍中断,让我们这些并不知道她和她奶奶之间细情的人未必能立刻感同身受而陪着落泪,虽然也看到现场有人,特别是姑娘们不知是被她声情并茂的朗诵或者演员才华带动,还是联想到自己故事而眼里噙上泪水。
这虽然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但是到了我这个年纪,情感上的茧好像已越来越厚似的,不再像小姑娘们那样能轻易被撕开。
直到她朗诵结束,又插了一段对她的访话,别的朗读者都没有这个环节,也许她那样动容的朗读的确是深有原委的。这段话还插得真好,的确帮着解开了迷惑-她最后的那句,奶奶去世,我童年的日子也结束了。
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至少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为字面上的,就是奶奶去世,无忧无虑只管玩乐的童年结束了;第二层,即还是在童年的年纪,却被迫中断了童年应有的快乐,而过早进入一种完全不同的严肃或者残酷生活,这种对照是残忍的,影响以后一生的童年阴影就是这样种下的。想必是在采访和朗读的全过程中这种阴影记忆被再次唤起,她才会如此难以自持吧。
还是被老徐的话戳中了。虽然我的童年不是在奶奶去世后结束的,却也是在离开奶奶后确确实实就结束了。
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成为后来一生挥之不去阴影的感觉该怎么形容呢,就比如你原来住在高山上,和天很近,和云很近,和鸟儿很近,突然就坠落到地,从此也许只是在为了生计而不得不上山打柴的时候你才会回想起原来你和山和云和鸟儿曾经那样接近过。又比如原来你是赤着脚光着脚丫奔跑疯玩的丫头,某天突然被按在椅子上说开始给你缠小脚,而且再也不允许你出屋,更别说玩,直到你的脚被拗被缠成满意的尺寸,于是你的性格也彻底变了。这期间的你,还是一个无助的、毫无防卫的小小孩所要吞咽下的苦痛就是童年的阴影,一辈子难以释怀。可怕的是但愿这样的阴影不要从此把人塑成冷酷的人,在终有能力的时候想到是去加倍的奉还。
正如史铁生那样,在童年就近距离接触死亡的,也许长大后对生命的理解是要比一般的人深刻些吧。
我是爷爷临终前被大人送到老家的爷爷奶奶那里,四岁的我第一次被领到爷爷面前时,他躺在床上,大人告诉我他马上要死了,我当即被吓得大哭。
爷爷去世后,大人们留下我陪伴孤单的奶奶,可是到了上学的年纪我也不得不离开她。后来从妈那里听到奶奶有托人写信说我走后她很想我,我当时还有点不相信,因为她那时常叨唠我的淘气,我以为我走后她应该感到轻松了。奶奶在我离开的第二年突然去世,据说是在一次跌倒中风后不久就走了。
我永远记得那个消息突然而至时的那年我8岁,站在我家楼前空地上,天空是阴的,好像有风又好像没风,但是只有我一个人站在那里,脑子好像被闪电击了一下,那个三年里总是牵着我的手健步稳稳的小脚老人,我的奶奶没有了,我还不曾跟她告别过。在似懂非懂的年纪最亲的人就这样不辞而别,这种痛注定要绵延一生。
如果能重返童年,我希望它总是被阳光照耀着。
愿对童年的美好记忆赋予我们力量,在我们为人父母时也给予我们的孩子一个无忧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