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面对真实的自己。
之所以这样描述,是因为,我已经无法面对自己,或者躲着真实的自己很久了,一方面,最真实的自己很可能不是工作中的自己,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工作、同事打交道,实际上,工作中的我们只是一种角色,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我们与同事们在工作的大多数交流碰撞,实际上是一种角色的对接。
那么自然而然的是,我们很少有时间审视自己,自己内心的渴望,自己内心的不满,其实都是需要不断的去面对自己去解决,这是一种自我的对话。这种对话实际上就是面对真实自己的过程。
我为什么要真实的记录自己的感想,因为想要用记录的方式,不断放大内心的情绪,思想。真正影响自己行动的就是自己的思维方式,即使我们活在同一个客观的世界,但是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同时又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有时候不断的面对自己就是在面对痛苦,面对尴尬,有时候不断的将自己的伤疤揭开来看一看,体会一下痛苦是一种反人性的事情,人的本能就是忘却痛苦,但是痛苦能让我们刻骨铭心,尴尬能让我们避免在同样的情况下犯一样的错误。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雷·达里奥在《原则》中做了这样的描述,“他这一生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把思维定式从认为“我是对的”变成了问自己“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这是他在反复咀嚼自己失败经历苦果终总结出的重要的原则。
我一直笃信学习成长的力量,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自身的一个严重的问题,长时间以来都是在简单的重复,对于相关的产品的功能的实现也好,还是对于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好,遇到困难的点,很少有欲望彻底的弄明白,大多数时间抱着问题解决,功能实现正常就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
这样的成长必然是缓慢的,最核心的东西有时候是最困难的,拿工作来说,真正的基于专业能力去做好一个产品需要你对于这个产品的架构有很深刻的理解,这一部分才是真正的与别人拉开差距的部分。所谓的刻意练习,最精髓部分也就是在这里,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我做事情的时候越到最后的关头,越是有些后劲不足,有些掉链子的感觉。无数的惨痛的事实告诉自己,最后需要处理的就是一些边界的事情,有时候这些边界的事情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并且按照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的观念。已经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我们称之为沉没成本,也就是已经付出的努力,时间。但是要明白一个重要的问题,真正决定收益的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也就是临门一脚。
每当自己学习到最后的时刻或者工作做到最后的部分,我的懈怠情绪是自己的底层的思想还是停留在终点式思维里面,现代互联网的企业做的事情没有说一个事情做完就完了,而是有一个共识——产品在不断的迭代,没有什么事情是已经做完了,这就是所谓的过程式思维,如果一个产品的迭代已经完了,说明产品已经被市场抛弃了。
我个人有一个困扰自己很长的时间的问题,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充满的是沮丧的情绪,否定自己之前的努力,并不像很多电视剧里面说的那种满血复活的状态,自己觉得成长的速度太慢了,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我可以肯定的是,我并不孤独,我相信有这样情绪的人绝对不少。一方面,工作的方法不得当,没有做到相应的积累。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耐心还是不够,投资自己,专注于成长本身,而不是专注于每天的回报率是一种复利思维。这种思维修炼本身就很痛苦,没有人的成长是线性的,很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只要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是正向的,是通过深度思考践行的行动,那么这种付出就是值得自我肯定的。
不断的面对自我,不断的调整策略,不断的反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