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99)
问:问几个关于感知论的重要问题,第一、你以什么来证明感知方式就是根本的存在方式?
答:我们一直以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意义就是世界是本来的独立的存在,证明的方式就是客观物质可重复证明的实在性,但“在”是什么?我们忽略了。对于人,在只能是感知的信息内容,在就是能重复感知到的信息内容。在只能以感知的方式呈现,除了以感知方式,在无法存在。我们未觉察到存在以感知方式存在,是我们忽略了人与在之间的感知方式,我们甚至猜测存在与我们的感知无关,它们在我们的感知以外存在,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的猜测只能在存在被感知以后,我们将感知以后的存在形态用猜测的方式放置到感知以前是个简单的错误,感知以后的存在被我们赋予了属性及形态,这些感知的属性与形态不可能出现在没有观测对象的感知以前,我们误以为存在物的属性及形态是与我们(观测者、感知者)无关,这是唯物观的重大错误。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在观测即感知之前,存在物只是游离的粒子群,它们不呈现任何属性和形态,这些离散的粒子群必须在观测者即感知者的感知参与中,才能依据感知的元素组成有属性及形态的存在物,否则,它们仍然呈离散状态,不会作为存在物而被人证明。人们反复证明的实在的存在物是感知的产物,对于人这特殊的感知者更是如此,人不但给予存在物属性和形态,还给它们以命名和概念性描述,事实上,人们感知到的一切存在物都是经由人赋予属性与形态,并经过命名和描述等加工过程以后的存在。
我们往往在时间概念中转不过弯来,以为存在于多年以前的存在物是未经我们赋予属性与形态的存在,这又是一个极简单的错觉,无论将时间拉长到什么尺度,存在物必须经由我们赋予属性和形态,不但N亿年前的事物由我们的感知赋予其属性和形态,N亿年后能被我们感知的存在物仍然适用于这个法则。N亿年前的存在历史依然适用于这个法则,人的感知在N亿年前就与存在物同在,但现在我们感知到的过去的事物仍是经由我们赋予属性与形态,并经过命名和描述后的事实,如果回到当初,我们感知下的事实当然不是今天我们感知到的事实,因为当初的赋予的属性和形态,以及命名和描述都大不相同,因此我们现在感知到的事实仅仅是现在的感知事实,不再是当初的感知事实。
我们依赖想象力把今天感知到的事实移置到过去,这是唯物主义犯下的一个低级错误,因为你不可能把过去的属性、形态、命名、描述原封不动的移到现在,你再用现在的描述去概括过去的存在物就是错误的,你描述的只能是当下感知的过去,这是不可含糊的。
以上的论述足以说明存在是感知运动的产物,而不是与人无关的自在的存在。当然,感知存在也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感知规则及感知运动不按人的主观意志运行,但是,这并不证明存在与人的感知和意识无关,感知和意识对存在事物的加工也是不可分离的,这并不是唯心主义的主观意志论,这恰恰是存在的极客观的真相:事物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感知中,绝不会存在于我们假定的客观世界中,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世界观就改变了,既不唯物,也不唯心,这才是感知的真实。
问:第二,你为什么一定要取消生命观念?
答:生命观念实际上是唯物主义客观思维的产物,人的生命认识就是人的主观认识。生命的定义:“具有能量代谢功能,能回应刺激及进行繁殖的开放性系统。”这看似我们下的一个物理性质的具有客观意义的定义,其实这句话里包含了我们对于生命自然现象的概念性认识。“代谢功能”指的是生命体的物理性运动,是可观察的现象,而“回应刺激”则表露了人对生命现象的主观认识:剌激是什么?是外在事物对生命的作用,其实质就是一种感知关系。问题是,生命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是被动的“回应”?还是主动的攫取?是接受回应还是去进行感知,这是我们对生命现象理解的分水岭式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决定了“这个进行繁殖的开放性系统”是以自我生存繁殖为目的的生命体还是以获取外部感知信息为目的的感知体。我们将“具有能量代谢功能、能回应刺激及进行繁殖的开放性系统命名为“生命”,这个命名的意义就决定了人类几千年的命运。生命体的目的和感知体的目的完全不同,由生命原理出发的伦理理念主决的生存秩序统领了人类世界几千年,其根本缘由就是选择了“被动回应”而放弃了“主动攫取”导致的观念差异所致,这个“被动回应”的生命个体给人类的存在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人们对生命的物理描述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生命伦理上,由生命个体独立存在形成的伦理关系就决定了人与人相处生活的本质性关系,每个人都必须为自我的生存负责,这就是人的自私性来源,这就必然形成生存的竞争态势,这也就是人生命的排他性理由。人用生命伦理来作为生命存在的规则,这就必然导致人生存的恶劣处境。人们都知道自私是万恶之源,而生命伦理及规则就是自私的理由与根源。生命伦理必然导致自私与竞争,必然导致人间矛盾冲突与人间残酷的战争。可以说,人间的一切罪恶与苦难的根源,就是源自生命伦理,这就是说,只要人以生命为立场生存,人类就永无宁日。人主观认定的生命观事实上祸害了人类几千年,不但导致了错误的文明方向,还导致人类永远处于竞争和矛盾的紧张关系中,任何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
人活着是求生存还是求感知,这其实并不是矛盾的问题,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感知,人将活着定义为“回应刺激”是个天大的错误,其实生命运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感知,而获得感知的愉悦就是生命存在的最终目的。因此,人在生存中进行竞争,互相制造痛苦,这是和生存的目的相反的行为,是人们主观的非理性行为。起源于生命求存目的的一切作为其实都是反存在目的的,它已经给人类世界带来了重重灾难。人类理性的觉醒就该果断彻底地放弃生命理念,转而选择感知理念,这是人类自救的重要一步。
放弃生命理念不是放弃生命,人在感知伦理中会活得更美好更幸福。抛弃了生命理念的束缚和压迫,人会获得全面感知的自由。人将这样来重新定义生命:具有能量代谢功能,感知及回应刺激及进行繁殖的具有开放性系统的感知体。这个改变会带来不同的生命伦理,建立不同的存在秩序和全新的人伦关系。为了区别于旧有的生命理念,人重新回归性地将生命体命名为感知体。这个改变的后果是建立一个新世界和拥有一个新人类。(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