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和情绪是怎样的关系?良知是如何控制情绪的?在情绪失控的时候,良知是不是在一旁呆着,袖手旁观?
原文
来书云:“尝试于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觉,即罔然消阻,或遏于初,或制于中,或悔于后。然则良知常若居优闲无事之地而为之主,于喜、怒、忧、惧若不与焉者,何欤?”
知此,则知“末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然谓“良知常若居于优闲无事之地”,语尚有病。盖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解析
陆原静说,我自己在心上体会过喜、怒、忧、惧等情绪的生发变化,即使是在情绪爆发到极点的时候,只要我的良知一有察觉,就可以慢慢让情绪消解,或者是在情绪初起时遏阻,或者是在中间控制,或者是在过后悔悟。
但是,良知好像总是在一个悠闲无事的地方呆着,完全不参与喜、怒、忧、惧等情绪的生发和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王阳明回答,能体会到良知对情绪的控制,就说明你明白了“末发之中”“寂然不动”的本体,体会到了“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然而说“良知好像总是在一个悠闲无事的地方呆着”,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良知虽然不粘滞于喜、怒、忧、惧,但是喜、怒、忧、惧也不是和良知分离的。
注评
引陈荣捷注,东正纯云:“程、朱论未发已发,以心言之,文成则直以性视之,其说亦并通。然《中庸》,性书也。文成之说,事得其宗矣乎!”
引陈荣捷注,但衡今云:“陆书此次所问‘主’与‘不与’,辞旨深切。似已透过一层。《传习录》中,殊少见也。而阳明所云,不滞于喜怒忧惧,不外于喜怒忧惧,语意含浑。‘不滞”,无异外之也。‘不外’,何异滞之也?将不若‘主”与‘不与”之显明亲切。若谓不与,则发而中节者谁主之?若谓主之,则发而不中节者谁与之?此心学之所以难言也。学者果能遏之于前,制之于中,悔之于后,实较不滞于外,主与不与,为尤踏实。”
心得
良知浑然一体,无所不在,情绪未发之时,是本体呈现,体现为寂然不动。情绪已发,是功用呈现,体现为发而中节。
然而,有时候情绪过激是怎么回事,好像良知不管用了。这不是说良知不在了,而是良知被遮蔽了,就是被情绪冲昏了头脑。这说明良知还不够强大,是存养的功夫不够。
陆原静说的初起遏阻,中间控制,事后悔悟都是省察克治的功夫,都是有意识的参与,是用理智控制情感,所以会感觉好像良知是在一个悠闲的地方呆着,像个看门房的大爷一样。实际上说明,良知尚未光明,不够强大,才会感觉有时不在。
良知光明的时候,就是《中庸》所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的时候,平和安详,已发的时候喜怒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