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
今天听樊老师讲这本书,其中有一句我们平常说错的话,“你其实挺聪明的,就是太懒”,这句话容易让孩子们轻松的产生优越感,这种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优越感他们不想轻易打破
在学校里还有很多错误的鼓励方式,你比如说老师们经常这样说,说你很聪明,你只是懒,你要稍微使点劲,你的成绩就能够跑到前边去。你没发现用这样的方式鼓励的孩子,往往没什么变化吗?为什么呢?阿德勒说,如果这个孩子这么轻松地就能够得到这种优越感的话,他是不会轻易地放弃这个优越感的。就是我不使劲我都很聪明,那我就不要使劲,为什么?我一使劲万一不聪明的话,这个神话就被戳穿了。所以你越是这样鼓励他,这个孩子越是会保留这个优越感,他会永远吊儿郎当,永远懒惰,永远不努力。
因为其实是这些鼓励的话限制了我们,那你说这孩子真的懒惰,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阿德勒说如果这孩子懒惰,说明他没有学会克服懒惰这件事,你不应该去激发他的优越感。你应该把大家组织在一起,不针对任何一个人,我们小组大家一块儿来讨论懒惰是怎么产生的,懒惰的危害有哪些,为什么要克服懒惰,克服懒惰有什么好处,那么大家有什么办法来克服懒惰?你看这时候那个孩子甚至都感受不到这是为他举行的班会,因为你根本没有针对任何一个人,你只是把大家叫在一起来讨论懒惰的问题。
这个话题可能能够帮助到所有的孩子,这就是合作的过程,这就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本书里边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它跟我们前面讲的《刻意练习》竟然能够重合,你想想看,《刻意练习》告诉我们说,根本没有天赋这回事。而且这里边也用到了帕格尼尼和莫扎特,他说即便是像帕格尼尼和莫扎特这样的人也没有任何天赋可言。他们都是因为有了一个机会去接触那个事,他们都是因为有了正确的不断地练习的方法才能够成为大师。
所以在学校里边,根本就不应该告诉孩子说有天赋和排名的区别。如果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听一下《刻意练习》这本书,如果所有的老师都能够首先放下对于天赋的成见,我认为教育会少伤害很多孩子。在我们过去的生活当中,一朝为学渣,终身为学渣,原因就是这个孩子可能那一个知识点没有学会,就被冠以了一个“你数学不行”这样的概念。我们的老师们经常讨论这样的问题,说这孩子语文不行,那孩子数学不行,那孩子慌得很,那孩子懒得很等等。
当老师给孩子们下了这么多的定义以后,这个孩子自我就会认同这件事情。他会在别的方向弥补,比如说我数学不行,但是我打篮球很行,他会玩命地打篮球去获得那个优越感。他就放弃这件事,因为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没有这个天赋。
实际上作为一个老师,最起码的一点你应该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天赋,更不应该去做大量的排名。这些排名会使得自卑和自大的感觉不断地交织,会让孩子的心理出现扭曲。所以最终我们讲到学校里边给孩子最好的影响,是想办法跟孩子建立联结,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真正的关怀。让孩子能够感受得到,自己自身的能力是可以不断地通过训练得到进步的,他才能够去关爱别人,用老师对待他的方法来对待其他的人。
阿德勒还去大量的学校演讲,就是试图去改变当年的那些老师们。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不是我在教大家,不是我比大家更好,我是一个更好的老师,而是我更愿意谦虚地去学这些前人的书籍。我们大家一起谦卑一点来学前人的书籍,这时候才有可能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不同的机会,这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责任感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