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说微信支付侵蚀支付宝,是因为有社交优势;美团,高德、携程先后宣布做出行,其实相比滴滴,它们有使用场景优势,滴滴更像是出行工具。美团、携程、高德是聚合服务体,做出行是顺带的,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出行市场来说是好事,消费者和司机肯定会受益。滴滴、快车、优步在市场初期普及了这种打车的新模式,对传统出租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让用户有了使用网约车的习惯,但用户也学会了用两部手机接单,谁给的钱多跑谁的单,这也是市场规律。
打败打车的可能不是打车单一服务,更可能是吃喝玩乐之类的聚合服务。打个比方,我第一次用美团出去时以为美团就可以打车,后面发现得用滴滴,我又得去找滴滴,手续挺麻烦的,如果美团上有一个吃饭的去处,我点击确定后会出现我到那里的路线,要多久,需要多少车费,接车时间多久,甚至会有商家为了促销报销车费,用户使用成本降低了。还有一般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玩一般会用地图,一般会看哪里到哪里怎么走,要多远,我们查询完就可以打车走了,相比复制地名再粘贴到滴滴收索要快的多。美团、高德、携程和滴滴本来不是一个维度的服务,但是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前者进入市场的时间更早,服务也更加多元,美团滴滴的竞争更像是三体里面的“降维打击”。
前段时间在长沙,我早上赶火车,不小心点了拼车,司机并不太情愿带我,他说带我是不赚钱的,因为他已经带的一个人的路线经过我的目的地,所以滴滴公司只会按第一个人路的里程给他分成,中间上下多少人都和他没多大关系,可是他运营过程中违规被贴罚单,或者出交通事故了,滴滴公司并不买账。用司机的话来说就是滴滴公司用最少的成本请他打工。
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初期补贴烧钱,主要是为了养成用户使用习惯,一旦形成习惯,那些培养用户习惯的企业就占据先发优势,形成绝对优势后肯定会提升价格回本赚钱,这种套路美团、滴滴都用过。所以最后消费者还是占不了便宜,到后期竞争,很多的也是服务的竞争,同样的价格服务做得更好才会有优势,当然不只打车服务。
在服务这块,明显后来的神州专车,曹操专车要做得好得多,我女朋友有一次在滴滴上和我说神州专车的服务超级好,她姑姑一次带孩子做神州专车,司机会下来帮她开车门,放婴儿车,下雨了还会帮忙打伞,虽然价格会贵点但服务确实好。反观自从滴滴打车普及以来,关于滴滴司机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滴滴司机性骚扰女乘客”、“滴滴司机、车辆无证上岗”……
当然这除了和滴滴司机入驻审核机制有关外,还有就是滴滴公司和滴滴司机的关系在劳动法里面的空白,这种既不是员工又在做员工的事,出了事情谁负责?滴滴公司对滴滴司机也没有培训和教育的义务,自然无法保证每一个司机都是好人。
新竞争者加入势必会给滴滴施加压力,出行寡头的优越感会慢慢低下头来,出行暴利乱象的情况肯定会有所改善,网约车也会更加规范。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价格更划算外,还能选择自己觉得服务更好更安全的出行方式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