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这个封号,对于战国时期的名将们来说,通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战国乱世,风起云涌。一仗成名的为数不少,而能有幸获得“武安君”爵位的,则只有区区几人。
很多人认为战国有四位武安君,除了公认的“武安三君”之外,还加入了项燕。这个说法不知道从何而来,从网路上看,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虽然内容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一个能拿出史料原文,来证明项燕曾经被封为武安君。倒是他的儿子项梁,曾经自号为武信君。
事实上,在战国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总共涌现出三位武安君:李牧、白起、苏秦。他们凭借自己以武安邦的功绩,享受着这一无上的尊号。
然而,事情通常是把双刃剑,他们以武名扬天下,但也正因为“武”字而死于非命。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作为赵国末期的核心将领,李牧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幸运的是,在他的全盛时期里,没有了廉颇、赵奢等名将的身影;但同时,让他大放异彩的那个舞台,也已经快要落幕了。
打匈奴出身的李牧,在赵国朝堂愈加腐朽昏庸的时候,忠诚地扮演着救火队员的角色。
赵悼襄王元年,李牧攻燕,拿下武遂和方城;
后七年,赵国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对抗强秦,并在宜安大破秦军,李牧本人也因此被封为武安君;
居三年,秦军攻击番吾,又是李牧临危受命,击破秦军。
当时的秦国实力,已基本高出六国一大截,李牧在这样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还能够以一己之力抗击秦军,武安君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他的光芒不仅让赵王迁欣喜,也让秦国深深的忌惮。赵王迁七年,秦将王翦攻赵,赵国仍旧派出李牧抵御。就在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的时刻,赵国史上最无耻的小人登场了,他就是郭开。
秦国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让其使反间计,整天谎称李牧和司马尚要造反。赵王昏庸,听信谗言,于是派出赵葱和颜聚去换掉李牧。
战斗正酣,李牧见此命令,心知是小人作祟。他悲愤得拒不受命,赵王便让人伺机捕获了李牧,并下令斩首。一代名将李牧,未能死于沙场,而是冤死在自己人手里。
白起者,郿人也。
白起的名号,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耳熟能详了。他极善用兵,并在秦昭王十三年,被任命为左庶长。第二年,又升任左更。
据说白起为将,未曾一败,经他指挥的出名战役,更是斩敌无数、所向披靡:
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俘虏了公孙喜;第二年,白起升为大良造。
攻魏国,拿下城池大小六十一座;
攻楚国,占据鄢、郢都等,烧夷陵,逼的楚王仓皇出逃,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秦昭王三十四年,再度攻魏,斩首十三万;
秦昭王四十七年,胜赵军于长平,坑杀降俘数十万人。
。。。。
可以说,白起这个名字,就是六国的噩梦。不过,噩梦总有醒来的时候。
长平之战后,白起怨恨秦王听信应侯之言,没有乘胜追击,因此在后来的邯郸之战中,他称病不行,由此引起了秦王的不满,他先是将白起赶离咸阳,又派使者赐剑,让其自裁。
白起死前感慨,长平之战,赵军投降的有数十万人,我尽数坑杀,是罪当死。于是举剑自刎。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
苏秦,东周人,据传曾拜鬼谷子为师。
刚开始出门游历,却一事无成,穷困而归。由此,受到了家中兄弟姐妹妻妾们的嘲笑,这深深地刺伤了苏秦的自尊心,于是闭门不出,在家苦读,研习《阴符》等书。经过几年,大有所成,便去游说周显王。
很可惜的是,出师不利,周显王并不信他那一套,不予理睬。然而,悲催的命运还未停止,紧接着,他又先后去了秦、赵,都遭受了冷眼相待。这种怀才不遇的状况,直到苏秦见到了燕文侯。
燕文侯算是个识货的,他听了苏秦关于合纵的主张后,便资助了车马金钱,得到了第一桶金的苏秦又来到赵国游说赵肃侯,这一次,没了奉阳君赵成的作梗,他顺利地得到赵王的赞赏和游说资金。
有了燕赵两国的大力支持,苏秦的纵横大业终于开启。他马不停蹄,从韩国到魏国、齐国,再到楚国,无一不顺利游说成功。至此,六国纵横局面正式形成:
於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得到了六国的相位,并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这份荣耀的确是空前绝后,不仅归功于苏秦的一张利嘴,也从侧面反映出,六国对于秦国的担忧。史载有了这个联盟,秦军十五年都没敢出函谷关。
后来齐、魏在秦国的策划下攻打赵国,导致了合纵联盟的瓦解。与此相应,达到事业巅峰的苏秦,也逐渐从神坛跌落。
彼时,齐国大夫们与苏秦争宠,派人刺杀他。苏秦死前对齐王说,我死后,请将我的尸体车裂,并假称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行作乱之事,这样杀我的人就一定能抓到。
齐王依言行事,后来杀苏秦者果然自告奋勇,出来领功,齐王于是杀死了刺客。
战国“武安三君”的命运,都没能得到善终,证明了这个封号既无比尊贵同时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或许有时候,这也是为将者的悲哀。
本号文章,皆为成周子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