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如何打造脱颖而出的品牌》【美】扬米.穆恩 著 王旭 译
2017年4月起阅读
这是一本写得风趣,通俗易懂,让我边读边点头赞许作者思考的逻辑和角度,同时也深深折服于她的文笔,把一笔营销理论书写得像哲理散文一样优美,令人心旷神怡。于是便决定,如此好书,不能再草草了事,要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好好研读。
2017年5月1日 读<敌意品牌>部分
如何实现企业品牌的差异化营销?本书作者给出了几个方式,今天读到的是其中之一“敌意品牌”。
如何理解敌意品牌,可以从它的对立面来看。
曾经作者将市场营销比喻为举办派对:市场营销是主人,她的人物是列出宾客的名单,确保这些宾客能够在派对上出现,然后确保他们玩得开心。作者也一直把市场营销看作是企业“快乐的女主人”。多年来品牌营销也一直有着一个根深蒂固的逻辑:这些品牌希望能张开双臂拥抱整个世界,既想让我们队他人还有好感,又想让我们队他们的品牌怀有好感。这种想法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我们的疑虑,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被称之为“感觉良好的营销”。
类似的营销方式也被称之为“微笑营销”“吟游诗人营销法”:以吟唱的方式追求人们对品牌的最大认同。
然而,当社会中大部分品牌都遵循这个套路,营销一味宣扬积极美好的时候,千面雷同的内容一方面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过分鼓吹的美好加剧了人们对这些宣传的不信任。于是,作者所谓的“敌意品牌”的出现,就凭借耿直、个性、新鲜等特点抓人眼球,甚至迅速吸纳品牌追随者。
何为敌意品牌?敌意品牌就是爱玩“欲擒故纵”策略的品牌,它没有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营销,而是反营销。
与学生探讨中发现,他们最迷恋的的品牌,是哪些让他们没有感觉被愚弄的品牌,即哪些不惧怕消费者多花钱,会拒绝大量消费者的品牌。这些品牌既不会向任何人妥协,也不会竭力取悦大众。
敌意品牌例证:
Mini Cooper市场推广:2002年,美国人非常迷恋大型汽车的时候,它如何打造品牌?广告直接拿“小车身”对品牌展开宣传。
红牛(Red Bull)市场推广:味道差,不被认可。企业自吹自擂,放大“补充能量的特性”。当知名度在夜总会蹿升后,喝这款饮料的人给它起了很多绰号来描述其特性,“液体可卡因”“带来速度的罐子”“液体伟哥”等,甚至散布谣言说红牛饮料的原料取自公牛的睾丸,消费者为此组织抵制红牛饮料的运动。公司不仅没有努力终结这些流言,范儿按部就班,一直采用一种完全依赖无限制口头传播的地下营销方式,让人们对这种款饮料产生兴趣。
马麦酱(Marmite):英国超市出售的一种糊状的深棕色食用酱。味道奇特,所以广告语就是“爱它,或者讨厌它”
勃肯(Birkenstocks):丑陋的鞋子。
三个品牌的特点是,产品本身有不讨好的缺陷:不好喝,不好吃,不好看。然而在品牌营销的时候却并不回避这些缺点,不改变,甚至会说出来。敌意品牌就是会这么做:拒绝守旧的劝说式营销方式;它们会说一些其他品牌不敢说的话,甚至敢做一些能把我们吓跑的事情。
敌意品牌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它们的坦率令人耳目一新;它们毫不畏缩、非常直接地提供信息,公然向我们挑战。
这样的营销方式令人振奋,因为牵引力的产生需要摩擦力,敌意品牌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摩擦,只有心理上的不和谐才能激发出某种旺盛的生命力。
洗澡猿(A Bathing Ape)安逸猿(BAPE):日本一种街头休闲潮流服饰品牌。它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品牌,实行一种反营销策略。店面基本都在小巷里,似乎故意不让人找到,而且没有明显标示;规定顾客每次只能买一种产品,而且必须要符合顾客的身材尺寸;网站也要下载运行一个独立可执行的文件后才能登录;但几乎所有日本年轻人都想拥有它。
它利用了“稀缺”的心理作用。稀缺能刺激需求,然而了另一方面,人们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物品的所有权,当人们付出努力时,就会感到很麻烦。
这让我想到了不久前朋友圈被传的只卖白T 的店。这家名为#FFFFFFT同样是日本的店。就是这样一家产品选择执拗到近乎古怪、驻地藏在居民区旧车库、一周只开半天的小店,每次开启,只会摆出 20-30 种白 T 以供选购,但逢周六开店日必然门口早早就大排长龙。开幕至今未满一年已红破天际。原因就是将白T的细节做到极致。
这两家店并不友好,给消费者制作了很多不便和麻烦。这种营销策略以任何事情对顾客来说都不轻松,只有胆小鬼才最看重方便性为中心。
敌意品牌的共同点就是,它们与其他品牌有着很大、很明星的差异,无论这种差异是好是坏。也就是说,它们给了我们一个染自己变得与众不同的机会。传统品牌把我们隐藏起来,而第一品牌则迫使我们突显自我。奢侈品品牌一句简单的财富差异,使社会分化;但敌意品牌依靠多样化的品牌忠诚来显示消费者的身份。这是一些与金钱无关的奢侈品品牌,其象征性价格带来的事一种拥有权。
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衬衫反穿法。
有主流,就会有支流。敌意品牌属于后者,它们依靠文化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然后又依靠亚文化把我们紧紧捆绑在一起。虽然我们与这些品牌的关系是靠个人的喜好维持的,但也许这是我们最喜欢的联结方式。